![]()
中国风格设计的知与行——卞向阳教授主讲《锦绣中国》
21世纪的今天,服装时尚已成为中国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尚产业不仅是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中国传统纺织服装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指向。那么,当代中国风格的设计思维是怎样的?当代中国风格有那些设计手段?10月17日,卞向阳教授围绕“中国风格设计的知与行”给师生带来本学期《锦绣中国》别开生面的一讲。
![]()
中西方“中国风格”的错位与重叠
随着民族设计全球化观念的提出,中国风服饰越来越明显的成为一个全球化流行趋势。西方设计师通过对中国元素的借鉴、改造、重组等手段,对中国服饰形象进行想象性诠释;中国的服装设计师则通过对中国文化的深层理解,通过对传统服饰形态的再造和创新,较好地保留和展示了中华民族服饰文化内涵。
当代中国风格的文化表达
“中国风”存在本体上是对中国文化的搬挪与演绎,这与当代后现代主义设计要旨不谋而合,当代的中国风格服饰设计是对历史上“中国风”的超越。中国风格服饰设计应该基于中国文化内蕴含的“中国意象”重构。当代中国时尚风格设计的文化逻辑是延续发展传统文化,并且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结合起来,共同造就中国风格的时尚。
当代中国风格的设计思维与设计手段
当代中国风格设计的主题和素材主要包括历史、民族、地域、自然和生活主题。而中国风格在设计中具体表现为符号性的元素表达、非符号性的内涵挖掘。在应用中国风格设计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挑战,例如设计流于表面的复古、设计与现代生活脱节等。接着,卞教授提出了中国风格的意义重建,即以中国风格唤醒中国意识,以中国风格丰富创意内涵,以中国风格时尚弘扬中国文化。
![]()
在提问环节中,同学们踊跃发言,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卞老师耐心地为同学们解答疑惑。当同学们问及西方文化是否真正理解“中国化风格”的内涵时,卞老师提出要处理好民族化与全球化的关系,让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使同学们增强了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也认识到了要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
![undefined]()
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撰写:苏长恒、宣蕊
摄影:郑豪强
责编:华旻
美辑:华旻
![]()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更多精彩,可点击下方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