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动态】“CSIG图像图形中国行-百年南开名家讲堂”在南开大学成功举办

【动态】“CSIG图像图形中国行-百年南开名家讲堂”在南开大学成功举办

阅读量:3783222 2019-10-25


2019年10月20日,由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CSIG)主办,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机器视觉专业委员会、南开大学计算机学院联合承办的主题为“机器视觉与智能图形前沿技术”的“CSIG图像图形中国行-百年南开名家讲堂”活动在南开大学津南校区业务西楼报告厅成功举办。南开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袁晓洁教授和计算机系系主任程明明教授主持会议,北京大学林宙辰教授、浙江大学周昆教授、同济大学苗夺谦教授、天津大学胡清华教授受邀做专题学术报告。本次会议得到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吸引了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陆军军事交通学院、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合肥学院等院校的广大师生们,以及天津市气象局、气象信息中心、气候中心、天津瑞发科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等机构的众多技术专家一共300余人前来参会。
 

首先,南开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袁晓洁教授致辞,热烈欢迎各位专家、各校师生以及各界人士在南开大学百年校庆之际前来指导和交流。南开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系主任程明明教授随后介绍了“CSIG图像图形中国行-百年南开名家讲堂”活动的各位特邀专家,对各界人士表示热烈欢迎。
 


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IEEE Fellow)、国际模式识别学会会士(IAPR Fellow)、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CSIG机器视觉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林宙辰教授做了题为“The Interplay between DNN and Optimization”的主题报告,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当前深度神经网络的优化机制,提出了全新的可微优化理论和算法,用于指导深度神经网络的结构设计和优化目标。基于此理论和算法设计出的深度神经网络在主流分类任务上的效果优于之前手动或自动设计的深度神经网络。
 

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IEEE Fellow)、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浙江大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周昆教授做了题为“从计算机图形学到智能图形学”的主题报告,详细介绍了计算机图形学悠久的发展历史和近几年智能图形学的研究热潮,并展示了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近几年研发的根据单张人脸照片自动生成其动态表情和声音的交互模拟技术、运用流体动力学对复杂三维打印物体表面涂釉技术等。
 

国际粗糙集学会会士(IRSS Fellow)、嵌入式系统与服务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同济大学苗夺谦教授做了题为“粒计算理论及其对人工智能的贡献”的主题报告,回顾了粒计算理论的起源和发展,并对粗糙集理论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讲解,探讨了粒计算理论的哲学思想、以及其对人工智能研究和应用的进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天津市机器学习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粒计算与知识发现专委会副主任、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副主任兼人工智能学院院长胡清华教授做了题为“基于不确定性建模的机器学习”的主题报告,介绍了当前中国在新能源发电上面临的多种挑战,尤其是风能发电中的数据质量低和数据收集不可控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风能的稳定供电能力,并提出多种数据融合和预测的统计模型和学习策略,极大地提升了风能发电的稳定性和有效利用率,为中国的新能源战略提供了算法上的可靠保障。

 
“CSIG图像图形中国行-百年南开名家讲堂”活动现场学术氛围浓厚,报告嘉宾与各界人士频繁互动讨论。各界人士对感兴趣的方方面面进行了提问,报告嘉宾深度的回答使他们对图像图像领域相关研究技术的发展有了深刻的了解。在报告间隙的茶歇,各界人士和报告嘉宾热烈探讨。
 



本次“CSIG图像图形中国行-百年南开名家讲堂”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极大地丰富了各界人士的眼界和科研思路,为南开大学百年校庆续写辉煌篇章!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