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心语】
每次周一升旗,站在飘扬的国旗下,总能想起七十多年前我们的祖国——中国,所经历的巨大苦难。鲜血染红了旗,胜利的号角吹响,中国人民终于在苦难中站起来了。“风雨压不垮,苦难中开花”,这正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鲜明写照。如今,七十年过去了,事实印证了拿破仑的预言,中国这头雄狮觉醒了,并且高昂着头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中国,正在一步步走向富强。我们的国家每天都是全新的面貌,每一次发声,都为世界所震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改革开放,让中国走上了富国强民道路,我们应以中国的发展而骄傲,要有一颗中国心,拥有浓浓的中国情,我爱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我骄傲,我是中国人!今年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风雨兼程,70来我们在不断进步,展现中国力量,国际影响力也大为提高。我们应继续努力学习,为祖国今后发展注入属于我们青少年的力量,奋进中国加油!
【旗下演讲】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踏实肯干、奋勇拼搏的2020届4班。我是宋艺煊。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 “热爱劳动,热爱生活”。
自古以来我国就不缺少辛勤耕耘之人,回望历史,有百姓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再看今朝,有青年为祖国科研事业热血奋斗,书写青春赞歌。劳动是社会的主旋律,是引领我们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依然离不开劳动。邓小平爷爷号召全体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南京理工大学将劳动设为必修课等,这些无一不体现出劳动精神对于我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性。大家之所以如此重视劳动,是因为它是我们发家致富的主要道路,是因为其强有力的内核支撑,是因为它对国家兴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劳动精神教会我们“粒粒皆辛苦”的古训。从小我们就被教导要珍惜粮食,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从“天下荒”到“天下仓”的转变,是劳动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出来的宝贵财富,是劳动精神为新时代注入的不竭动力。我们所熟知的袁隆平爷爷,下定了决心要钻研杂交水稻的栽种培养,让苦难中的人民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他与团队踏遍了大半个中国的稻场,只为找到一株雄性不育水稻。最终,他成功了,奇迹般地啃下了这块世界公认的“硬骨头”——水稻产量突破每亩千斤。中国人民已不再为粮食而发愁,并且为解决世界的粮食问题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现在的袁隆平爷爷,已有九十岁高龄了,却依然在劳动的路上奋斗着。
新时代离不开劳动精神,新征程离不开劳动精神,我们离不开劳动精神。
劳动精神于个人而言是精神上的补钙,于社会而言是社会前进的助推剂,于国家而言则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中流砥柱。“人生在勤,不索何获?”人们只有付出了劳动,才会有所收获,才能更好地体会到获得感,只有大家都体会到了劳动的社会价值,我们的社会才会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安定有序,我们的国家才能够拥有长治久安的保障。
作为一名一中学子,学习生活固然紧张,但是这并不能够成为我们逃避劳动的理由。诚然,我们的父母可能会认为只要我们学习好就行了,至于家务劳动等生活琐事自己可以替我们承包。但是,这恰恰是造成我们懒惰的源头,要知道生活上的懒惰也是造成我们学习不用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或许正是由于家长不恰当的干预才抹杀了我们爱劳动的天性。长此以往,我们便会自然而然地觉得劳动本就不是自己的事,随之而来的恐怕就是劳动精神的缺失,个人精神的缺钙了。同学们,还能记起我们小时候嘴边老念叨着的“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吗?想一想,几年的成长后,你仍记得劳动吗?所以说,纵使再忙也不能忘记根本,纵使再忙也莫失了天性,我们要时刻谨记劳动精神的重要性,时刻弘扬劳动精神。
习近平主席曾告诫全体人民:“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我们不能光有远大的理想抱负而忽视了基础,只有打好了基石,建筑才会稳固。同样的,只有劳动精神永流芳,社会才会不断地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稳步提高,社会才会更加地和谐美好。既然如此,何不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创财富,共同让劳动精神的源泉充分涌流!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学子风采】
主持人:2020届(4)班 刘一菡
她,是刘一菡,来自志存高远、自信自律的2020届四班,,来自一个好学勤奋的班级体。在这初中生活里,她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她可以是老师的好帮手,同学的好朋友,也可以承担起一个组的职责,干着不同的事情。她活泼开朗,努力学习,喜欢帮助别人,喜欢挑战一些自己从未试过的事情。她在班里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欢,只希望自己能够做的更好,初三生活中会有新的辉煌,她也是学雷锋先进个人,争做最好的自己。
演讲人:2020届(4)班 宋艺煊
他踏实上进,永远不会认为自己做到了最好;他热爱生活,相信努力总会获得回报;他活泼开朗,与每位同学都有着良好的关系。学习优秀是他在老师心中的“标签”,他也曾骄傲,却终被现实所击败,令他放下了年少轻狂。“再努力一下”是他对自己说过的最多的一句话,相信他终会在努力过后取得他理想的成绩。
【学生感言】
刘一菡:初中三年,转瞬即逝,我们从初一时懵懵懂懂的小学毕业生,到现在有自己想法与主见的少年,三年我们有太多的变化,经历了太多事情。每一次考试便是我们的成长,不知失利时流了多少眼泪,更不知道分别时还会有同样的泪水吗?我很高心我能在这三年遇见这里的老师,这里的同学,学校的每个角落都值得我去留恋。也希望2020届的同学们,能够抓紧最后一年的时间,创造新的奇迹,为学校争取荣誉。
宋艺煊:也许人的生活在每天都会不断的变化,就算心中充满了对以前事情的自责和后悔,但那些事情就像是过往的乌云,会很快散去。所以我们应该迎接每一天的阳光,不管那片阳光是否会带给你对新的一天的好运,但是你都要勇敢面对。相信自己,每一天的阳光会带给你不一样的快乐。生活因为有了自信才会充满快乐, 而阳光是因为有了乌云才显得格外的有光彩。所以我们应该勇于面对过去,把过去的一切看做是回忆,激励自己迎接更美好的明天。
【小编语录】
“人生在勤,不劳何获?”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劳动是财富的源泉。达芬奇也说过“劳动一日可得一天的安眠,劳动一世可得幸福的长眠”。只有劳动的人,才会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才会懂得幸福生活需要用双手来创造。光荣永远属于伟大的劳动人民,我们应以辛勤劳动为荣,好逸恶劳为耻,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用劳动来感受生活的美好,用双手来创造未来的幸福。
供稿:学生发展处 撰稿:李龙 审核:妙宏哲
联系我们
电话:0917-3656545
微信:宝鸡一中
官网:www.bjyz.com.cn
地址:金台区宝中路1号
邮编:72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