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我的叔公杨竹泉,和“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李侠一起牺牲的龙华烈士

我的叔公杨竹泉,和“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李侠一起牺牲的龙华烈士

阅读量:3789651 2019-10-25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
美国大学、高中、研究生申请信息介绍与对策探讨。青少年教育心得交流。

杨竹泉
小的时候,我生活在长江边上的江苏省泰兴县曲霞镇。每次去县城的时候,我的父亲都要带我去看在县税务局工作的一位叔婆。我父亲告诉我,我的叔公杨治修是上海解放前夕被国民党活埋的龙华烈士。临刑前,他还饮酒吟诗,豪气冲天。1978年“永不消逝的电波”重新上映。我又被告知,我的叔公是和电影中李侠(李白)烈士一起被杀害的。我问他我叔公有什么光辉事迹时,他告诉我,叔公是从事地下工作的。1949年春节,他回泰兴老家过年。喝酒之后,他说,“用不了几个月,我就会把蔡老八(当时的国民党镇长)抓起来枪毙掉。”因此被当时国民党当局跟踪到上海,逮捕之后被杀害了。
80年代初,一些小年轻喜欢穿着喇叭裤,拎着录音机招摇过市。老家刁舖镇的一些老人说,“这些小甩子,要比甩,怎么甩得过当年的杨治修。”
事实上,包括我们杨家的一些长辈在内,对我这位叔公,具体从事的什么地下工作也一直没弄清楚,很多史料是后来才挖掘出来的。在龙华烈士陵园,我叔公的墓碑上,事迹部分也语焉不详。
直到2013年,我父亲来美国探亲。又聊起我叔公,到网上进行了查找,才大概知道了我叔公的故事。
我们杨家在东汉时有一个和我同名的祖先,叫杨震。他的那句名言“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后来成了我们家祠堂的名字——叫做 “四知堂”。在清朝的时候,我们有一代的祖先曾经在两江总督府做过东房先生。后来回老家开始经商。开始老家在江都。江都的知县上任拜访乡绅的时候,都要到我们家拜访。因此我父亲开玩笑说,我们家是在我们当地的和红楼梦一样的“护官符”上面的。
到了我太公的时候,搬家到了泰兴, 开了一个当铺。按照族谱,我的这位叔公叫杨治修。外出参加读书革命的时候改名杨竹泉, 又名杨志修,杨雪峰。抗战时期,他被日本鬼子抓住过一次。太公用四十件皮袍把他赎回来。太公本来是开当铺的,把四十件皮袍拿出去之后,当铺就开不成了,改开粮行, 名字叫做 “咸和行”。我们老家镇上以前有句话叫做“要吃粮,咸和行”。
后来,叔公又花了一百二十担谷子买了一支金笔。因此老家的人都知道杨家出了一个风流倜傥、颜值爆棚的败家浪子。他在老家已娶妻生子,到底他在外面干什么的,家里人也不太知道。
说到他的颜值,他的照片我只能找到题图这一张,但是我见过他在上海生的那位堂叔。这位堂叔1991年到南大来看我的时候,我的室友惊叹地对我说:“没想到世界上还有这么潇洒的男人!” 另一位室友怎么说:“王心刚的长相和高仓健的表情,怎么会结合在一个人身上的?”
抗战胜利以后,叔公在浙江海盐担任县警察局督导员。组织关系是受江苏泰州地下党领导的。他在海盐发展了海盐县国民小学校长和沈荡镇的镇长朱聚生(后来和他一起就义)。并出版了《行报》,记录国民党当局的倒行逆施,抨击国民党反动行径。1948年年底,《行报》被勒令停刊,报馆被查封。这些情况由于朱聚生的公开身份是国民党的镇长,而杨竹泉是泰州党组织派遣过去的, 和海盐当地党组织没有联系。直到1986年,海盐县党史办才把这段历史调查清楚。
1948年年底,叔公回到老家,从泰州地区上级领导接受了新的任务,准备去上海进行策反工作。临行前,讲了酒桌上那一席话。到了上海,他来到他在上海的革命伴侣孙志兰(解放后曾任上海市南市区妇联主任)那儿,第二天就被逮捕了。在上海的叔婆,当中曾经去探监。他和永不消逝的电波的李侠 (原名李白)被关押在一起。1949年5月2日,他被转移到上海提篮桥监狱,以“危害国家”罪名,被判处徒刑三年。原想此事就此了结,不料在上海解放的前夕,国民党反动派狗急跳墙,垂死挣扎,大肆屠杀革命志士。1949年5月5日,蒋介石向毛人凤下达了最后处置指示:“坚不吐实,处以极刑。”1949年5月7日晚,毛森亲率特务将李白、秦鸿钧、张困斋、严庚初、周宝训、杨竹泉、黄秉乾、吕飞巡、焦伯荣、郑显芝(郑伟)、朱聚生、张根思等12位中共党员和农工党党员押往浦东戚家庙秘密杀害。
上海解放后,党组织多方查找,从附近农民处了解到,1949年5月7日那天半夜曾听到国际歌声,口号声和阵阵枪声交织在一起。敌人惊慌万状,用枪扫射后还用泥土将他们埋在坑里,不是传说中的活埋。。对照上海市地下党警委提供的情报线索,上海解放20多天后,6月20日在浦东戚家庙一处战壕里,发现了他们12具遗体,先埋在虹口革命公墓,后来移葬在革命烈士陵园。
张困斋和秦鸿钧也是在上海负责秘密通讯工作,是上海地下党秘密电台的领导人和通讯员。1949年3月,两人被捕,在狱中受尽折磨。张困斋的哥哥张承宗是原地下党上海市委书记、后上海市政协副主席。
严庚初、周宝训、焦伯荣、郑显芝、吕飞巡、黄秉乾六位烈士是因为利群书报社事件被捕。1948年,该社从香港订购了一些进步书籍到上海,在海关被国民党警备司令部查获,相关人士被捕。在狱中,赵寿先趁看守不备,跳窗自杀。上述六位烈士则在1949年5月7日在戚家庙一带被杀害。十二位中的一位张根思烈士的生平到现在都没有搞清楚。  
曾关押12烈士的特务机关浦东陆家嘴陈氏民宅
老家的叔婆,解放以后改嫁了。根据有关规定,重新结婚后就不能享受烈属待遇了。能够在税务局工作,至少也是一位知识女性。她告诉我们,她去龙华烈士陵园的扫墓时,看到墓碑前的花圈,知道另一位叔婆的存在,但两人从未谋面。直到1990年前后,叔公在上海生的堂叔,回到老家来认祖归宗,和老家的堂叔他们兄弟之间正式相认了。
十二烈士的就义地在现在的上海世纪公园内,今年8月份,就是Costco开张的那一天,我去就义地祭奠了李白和叔公他们十二烈士。和我一起去的中兴公司的朋友告诉我,二十年前,他们中兴公司在这里建厂的时候,周围全部是农田,现在它已成了上海最繁华的地段之一。
*请认识和知道这十二位烈士后代或亲属的朋友和我联系,尤其是我在上海的一位没有联系过的堂姑(杨竹泉叔公的女儿)。正在联系有关作家、宣传部门和影视部门,把他们的事迹拍成影视作品。除了李白以外,大众对其他烈士的事迹还缺乏了解。
解放初期烈士牺牲地的纪念石碑

现位于世纪公园内的十二烈士就义纪念地石碑

  张困斋
张困斋,浙江镇海人。早年在镇海县立中学初中部毕业,后进入上海一家私人银行任职员。 1932年1月28日,日本侵略者进攻上海,各界人民掀起抗日高潮,在辛泰银行工作的张困斋与银行界同事一起,宣传抗日救国,反对国民党政府卖国投降、镇压人民的反动政策。他还和几位爱国青年一起凑钱,编辑出版半月刊《石榴》。张困斋积极写稿,负责出版和发行等工作,但《石榴》只出版了四期,就被国民政府社会局查禁而停刊。
1936年10月4日,由张承宗、邵君美、韩宏绰、梁廷锦、张困斋等20余人发起的上海市银钱业业余联谊会正式成立,成为上海有广泛影响的进步群众团体。1937年8月13日,日本侵略军大举进攻上海,上海市银钱业业余联谊会组织了战时服务区,张困斋负责举办战时救护常识训练班,带领百人歌咏队,到市区街头、伤兵医院、难民收容所演唱,激励群众奋起抗日,还到难民收容所做宣传教育工作,教难童识字,唱抗日歌曲。
1937年10月17日张困斋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张困斋更是深入地到银行、钱庄基层,针对不同人的性格特点,做个别谈话,进行宣传教育。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张困斋先后介绍了多名同志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上海市银钱业业余联谊会已有会员7000到10000人,其中党员上百人,银行和钱庄随后便建立了中共党支部。
1945年8月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张困斋负责中共上海市委在上海设立秘密机关和联络点。当时,张困斋在乍浦路123号开设联合西服号,在福煦路916号开设丰记米号,并担任经理,中共地下党负责人刘长胜、张承宗、吴学谦、李琦涛、浦作等人常来店中活动。杨树浦路525号一楼则为另一个地下党据点品方食品店,二楼是中共上海地下党领导人刘长胜的家,三楼是负责人张承宗的家。张困斋要送书信或情报给张承宗、刘长胜时,就会写一张小纸条,揉成只有两粒米大小的纸团,混在丰记米号米袋中,然后用绳子将袋口一扎,就背着约15斤重的大米乘着电车赶往杨树浦路,等到了张承宗、刘长胜的家中,他们会将米倒在一块白布中,熟练地用手淘两三下后,就能将纸团找到取出。
张困斋在担任秘密电台的负责人后,和报务员秦鸿钧共同工作。1949年3月17日深夜,国民政府保密局的特工人员用仪器测定秘密电台的位置,包围了打浦桥新新里秦鸿钧的家。秦鸿钧发出最后一串电波后,将机器藏匿,翻身从阁楼爬上屋顶,想趁天黑突围,可惜正值阴雨,屋顶瓦片上又长了青苔,脚底一滑跌了下来,被保密局特工抓获。1949年3月19日张困斋赴约来到秦鸿钧家大门外,发现情况不对,立即转身离开,走到弄堂口,被两边埋伏的保密局特工抓住不得脱身,也遭逮捕。1949年5月7日夜晚,张困斋在上海浦东戚家庙被杀害。
    秦鸿钧
秦鸿钧,山东省沂南县人,1926年在家乡和徐湘南、贺百珍等一起组织农民协会,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沂南地区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29年参加了莒县、沂水农民暴动,被国民政府沂水县当局抓捕入狱,转解数县,受尽酷刑。后由家人借贷保释,复投身于革命活动,成为沂水县南乡党的领导人之一。同期,参加家乡的红旗会, 通过该会发展革命武装力量。1933年7月,中共沂水县委遭到严重破坏,经县委研究决定,秦鸿钧到青岛、大连等地寻找党组织,后在哈尔滨与党组织接上了关系。1936年,受党组织委派前往苏联学习无线电通讯技术。1937年回国,八一三事变爆发后,前往上海建立秘密电台并任报务员,搜集情报,负责与第三国际远东局联系。经上海党组织介绍,与韩慧如结婚。
1939年秋,秦鸿钧奉命到哈尔滨参加收发情报工作。10月,入哈尔滨党组织为掩护电台工作而开设的“公和成粮店”当“伙计”。晚上同地下交通员贺百珍一起进行无线电通讯工作。
1940年5月, 秦鸿钧奉命再回上海,负责与第三国际远东局联系。因电台未能与对方接通,于1943年奔赴新四军军部驻地苏北盐城。两个月后,受命返沪建立电台,负责与党中央的通讯联络。在这一时期,秦鸿钧冒着生命危险,三次往返于上海和苏北解放区,接通了两地之间的电台通讯,完成了建立地下电台及输送情报的任务。 
抗日战争胜利后,电台迁入打浦桥新街新南里315号的阁楼上。为防止夜间透出的灯光和电键声响,秦鸿钧用双层窗帘遮住天窗,用层层厚纸密封木墙缝隙。他患上了关节炎和舌溃烂多种疾病,却总是愉快地对妻子韩慧如说:“只要耳朵不聋就行了。”1949年, 秘密电台终因使用过久被国民政府保密局发觉。3月17日深夜11时,秦鸿钧正工作时突然听到韩慧如的报警信号,当即通知对方停止发报,拆毁机器,烧毁文件。秦鸿钧发出最后一串电波后,将机器藏匿,翻身从阁楼爬上屋顶,想趁天黑突围,可惜正值阴雨,屋顶瓦片上又长了青苔,脚底一滑跌了下来,被保密局特工抓获。他受尽种种酷刑,双腿折断,肺部受重伤,始终坚贞不屈。5月7日,在浦东戚家庙从容就义。
 朱聚生
朱聚生,浙江海盐县沈荡镇人。1946年,朱聚生应邀担任在沈荡创办的《生活》的编辑,并时常编撰刊登一些揭露贪官污吏和反映劳动人民遭受剥削压迫的文章。1947年春,朱聚生接任沈荡镇副镇长和沈荡镇国民中心小学校长。朱聚生接任后并未与国民党反动派同流合污,而是将满腔心血倾注于办学上。当时有位地下工作者杨竹泉主动接近朱聚生,使他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他逐渐明白:中国要独立富强,只有靠中国共产党。1947年11月,他们合办了《行报》,向人民群众宣传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时期的政策和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报道被国民党当局所封锁的解放战场上的真实情况。
1948年11月,《行报》被国民党当局查封。从1948年夏至1949年春的半年多时间里,朱聚生在党组织的领导下,除了继续抓住《行报》与学校这两个阵地,向国民党反动派斗争外,还完成了党组织交给的多项任务。其一,响应国统区人民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运动。1948年11月初,全县教师代表集会,抗议国民党当局对教育界的饥饿迫害政策。朱聚生由于积极参加了这场斗争,在会上被推选为主席。11月23日,朱聚生带领8名代表去县参议会请愿,提出补发欠薪,增加教师收入等三项条件,迫使县长马凭祖答应了全部请愿条件。其二,团结、组织进步青年。朱聚生开辟了民教工作,办起了类似革命老区模式的民众夜校,用自编自印的教材对他们进行革命启蒙教育。
1949年初,朱聚生当选为沈荡镇镇长。他当选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控制沈荡镇自卫队和警察所。1949年2月下旬,朱聚生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3月18日,国民党上海警备司令部第四稽查大队逮捕了朱聚生。1949年5月7日深夜,在上海浦东戚家庙就义。
郑显芝
郑显芝,又名郑伟,广东丰顺人,农工党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 青年运动领导者。积极参加学生民主运动,致力于开展青年工作,领导“新青联”配合地下学联开展活动。曾任上海高级机械学校(上海理工大学前身)应用力学教师,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党部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副主任等职。
郑显芝于1921年出生在广东省丰顺县。广东省梅州中学毕业后,1942年10月赴重庆,进入中央大学工学院机械系读书。他虽然攻读工程机械专业,但对文学、写作、音乐、舞蹈等都很爱好。他能歌善舞,多才多艺,且平易近人,对朋友非常热情。他积极参加学校活动,曾组织过基督教青年会歌咏队,参加者常有百余人。他担任指挥,教唱和排练进步歌曲,以此鼓舞青年人的朝气和理想,广泛团结同学。他主办的快报壁报,知识广博,文字清新,引人入胜,富有感召力,因而深受同学的爱戴。
抗战胜利后,中央大学迁回南京。1946年秋,郑显芝大学毕业后,放弃了去南洋的机会,留在祖国为战后满目疮痍的中国重建而奋斗。他来到上海,任上海高级机械学校教师,并担任进步青年组织“新青联”——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的副主任,积极开展“新青联”的工作。当时“新青联”成员遍及全市大中学校,在立信会计学校和中华职业学校内还建立了小组。“新青联”积极配合地下学联开展活动,对全市爱国民主运动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1948年9月,上海发生了文化界的重大事件——“利群书报案”,郑显芝被捕。5月7日晚,敌人把郑显芝等12人,连夜押到浦东杨家渡戚家庙,残忍地秘密屠杀。
  焦伯荣
焦伯荣,江苏涟水人,农工党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积极从事学生运动和社会政治活动,参与组织并领导了“新青联”,扩大革命队伍。曾任上海高级机械学校(上海理工大学前身)教师,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党部宣传委员会主任、青年运动委员会委员,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副主任委员、宣传部长等职。
1922年,焦伯荣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平民家庭。幼时由其父启蒙授教,8岁时进本乡的马圩小学就读。1937年夏,淮安中学招生。焦伯荣未得到父亲同意不敢报考,但同学们说你去考一考,试一试,于是自己去偷偷地报了名,不料竟名列榜首。其父得知后同意他上淮安中学。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寇由北向南侵占到苏北。淮安地方的一部分中学联合决定一起迁往四川重庆。焦伯荣征得父亲的同意,随校西迁,开始独立生活。当时一方面因战乱关系,通讯不顺利;另一方面由于家中经济拮据,所以生活费不能如期寄到。焦伯荣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依靠校方资助、同学接济以及有时写稿子所得的一点稿酬,从中学一直读到大学毕业。
焦伯荣中学毕业后,在重庆考上中央大学历史系。抗战胜利后,他跟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继续读书。在大学期间,他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反饥饿、反内战、反对蒋介石的独裁政权。他勇敢地走上街头散发传单,有时巧妙地利用救护车,上街向路人飞洒传单,因而在学生中很有威望。有一次国民党反动派闯进大学,逮捕了好多学生,激起群情激昂,焦伯荣联合另外7位同学组成学生代表团,带领一大批学生向反动当局交涉,终于获得胜利,营救出学生。
大学毕业后,焦伯荣在南京白光女子中学教书。1948年初,经朋友介绍来到上海,在上海女子中学任教。他在中央大学时的同学郑显芝此时执教于上海高等机械学校,两人一起住在学校宿舍,还一起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不久,在组织的指示下,焦伯荣担任了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党部宣传委员会主任,配合代理主委虞键进行地下刊物《沪讯》的编写与印刷,并秘密联系、发展党外人士,组织了一批单线联系人,秘密散发《沪讯》。同时,焦伯荣还同盟友赵寿先、郑显芝一道开展对进步青年的革命宣传工作,组织了“新青联”——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焦伯荣在其中担任宣传部长之职,利用青年会、苏侨俱乐部等场所,向青年们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主义、民主进步、修身养性等先进思想的宣传与教育,进步青年队伍逐渐扩大,革命力量不断增强。他还在“新青联”组织中负责《新青联丛刊》的编印工作。1948年9月24日,上海发生了“利群书报案”,国民党特务将他抓捕。5月7日晚,国民党特务将焦伯荣等革命志士共12人,一起押往浦东戚家庙,集体杀害。

利群书报案始末
1948年 7月,“利群书报社”从香港订购的一批进步书刊,在海关被国民党警备司令部稽查处查获,发现内有中国共产党出版刊物《群众》,随即展开大规模搜捕,追查到黄河书店、海燕书店等,《学生报》负责人之一严庚初因此被捕。
立信会计学校教师周宝训,是该校地下党的负责人之一。立信会计学校的进步师生,为了迎接解放,在地下党领导下,进行反帝、反蒋活动非常活跃,在宣传方面有公开的墙报、歌咏等活动,在组织方面有共产党领导的地下学联和农工民主党的外围组织新青年联合会,经常散发学联的刊物和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委员会地下油印的刊物《沪讯》,以及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委员会外围青年组织“新青联”的刊物。周宝训是参加以上活动的活跃分子,整理了一份注有姓名住址的名册,放在自己的口袋里,准备上报给上级党组织。他不知道黄河书店已经出了事,去该店联系工作,一进门就被特务抓住,并在他身上搜出那本立信会计学校活跃分子的名册。于是特务按照名册,将数十位同志逮捕,其中有中共党员吕飞巡等。
一位新青联成员被捕后,特务在他家中搜出一些新青联的刊物,特务逼他供出这些刊物的联系人,因他不知道和他单线联系的农工民主党成员、新青联负责人之一焦伯荣的住址,特务无法去逮捕焦伯荣。于是他们就欺骗这位成员的母亲说,只要把给你儿子送印刷品的人捉住,你的儿子就可以释放,其母亲救子心切,信以为真。当焦伯荣得知立信会计学校出事,以为这位成员不知道,特去他家通知转移,他的母亲就扭住焦伯荣不放,结果被特务逮捕。焦伯荣被捕后,特务严刑逼他供出组织关系和他自己的住址。他住的是上海高等机械学校的宿舍,同住的有农工党成员、新青联另一负责人郑显芝,而且宿舍中还存有新青联文件和部分名单,所以焦伯荣受尽无数次酷刑拷打,没有供出任何情况。
郑显芝在焦伯荣被捕的第二天就得到共产党员、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委员会兼青年运动负责人赵寿先的通知,决定转移到赵寿先的住处。因郑显芝过去未曾去过赵寿先的住处,赵寿先怕他找不到,特画了一张路线图,注明下车地点、路名和门牌号码给郑显芝,郑放在口袋里没毁掉。过了两天,郑显芝得知特务未去过宿舍捉人,便去宿舍取出尚未转移的文件,不料一进门就被特务逮捕,并在他口袋内搜出赵寿先画的那张路线图,特务就按图将赵寿先逮捕。特务对赵寿先特别重视,将他单独关在稽查处第一大队(威海卫路成都路口)楼上一房间里。赵寿先同志浩气凛然,宁死不屈,第二天吞眼镜片企图自杀,被特务发现,送警察医院抢救,自杀未遂,仍被押回第一大队,次日赵寿先烈士跳楼自杀,壮烈牺牲。
其余被捕同志与敌人斗智斗勇,受尽折磨却始终坚贞不屈。吕飞巡身居虎穴,对革命的前途充满信心。为了建设新中国,他教其他狱友英文,每天都要读报研究形势,每周六还和狱友一起学唱革命歌曲。他对前来看望自己的妹妹说:“我对我们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我会积极锻炼,为将来的建设做准备。我还用冷水洗澡呢!”
严庚初感觉自己的这次被捕有教训要吸取,为减少今后党组织的损失,他不顾狱中条件艰苦,下决心写材料向党组织汇报。当他发现监狱中有别的 《学生报》的成员后,让他们把所有的事情推在自己身上,从而把所有关系都割断。 
1949年5月7日晚,毛森亲率特务将严庚初、周宝训、黄秉乾、吕飞巡、焦伯荣、郑显芝(郑伟)等12位中共党员和农工党党员押往浦东戚家庙秘密杀害。   


美东学苑是一个总部位于美国费城地区,国内设有分支的教育咨询服务机构。美东学苑致力于帮助华人子弟申请美国中学、大学、研究生。美东学苑团队主要成员在美国生活多年,并在美国大学、科研机构、政府机构和工业界工作多年,对美国高等教育有充分的了解,在选校、递交申请、文书写作与修改、面试、奖学金申请与谈判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团队主要成员运用自己资深科学家多年积累的严谨的科学方法,详细研究了美国著名大学、文理学院和专业学院对美国本土生、美高生和国际生的招生规律,对不同大学不同专业的招生特点进行了详尽的定量分析,可以从自己的数据库中帮助学生申请到名次最好而又适合自己的大学和专业。
美东学苑的成长经历被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商学院选为教学案例。今年美东学苑指导的美本申请收到了7所藤校的录取通知。
【本文作者】
杨震博士, 美东学苑院长,美国“侨报”“海华都市报”大学申请专栏作家, 南京市和扬州市侨联海外顾问, 受到中央电视台参加建国70年“华人楷模”节目拍摄邀请。
*15岁进入南京大学,在南大完成本科、硕士、博士学习,在不同学习阶段跟随过三位中国科学院院士。
*英国兰考斯特大学皇家学会研究员。                       
*南京理工大学教研室主任,指导博士生。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高级研究员。
*在美国国家大气海洋局西北太平洋海洋环境实验室工作,参加过由诺贝尔奖获得者领衔、环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的环球海洋环境科学实验。
*在美国陆军部瓦尔特里得医学研究中心工作。
*以色列国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全球最大的科学分析仪器质谱公司之一的SCIEX公司科技创新顾问。    
*于1998年在国际权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的论文名列本学科全国第一。主持和完成过多项国家级和国际科学基金研究项目,在主要国际学术大会主会场作主旨报告。
*科研成果曾被两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多次引用,并被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报道。
*曾在人民日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扬子晚报发表过文章。
*在省级电视台作为特邀嘉宾点评欧洲杯足球决赛。
*近几年帮助在美国的华人子弟和国内学生申请美国大学、高中、研究生,同时给国内制药企业进行药物分析培训。
【美东学苑】往期热门原文:
看完“小欢喜”,聊聊南京大学天文系
美国中学化学漫谈
美高申请丨维立克面试需要多高的分数才能有竞争力?
一个通向美国顶尖大学的捷径——2+2名校直通车项目
美本申请,没有了GPA,你就什么都没有了
中国科学家环球考察记 (一) 远洋科考船上的“扑力瓦格”
中国科学家环球考察记 (二)  桌山上留下的遗憾
记一次学术大师之间的互相吹捧
在申请美国大学过程中,国际学生与本土学生有什么不同
怎样正确申请美国大学助学金 (FAFSA和CSS Profile的填写)
新春捷报:GPA2.86, 走进全美专业排名第二的大学
杨震博士到塔山学校进行书法讲座
哪些大学可以真的不需要SAT或者ACT成绩?
热烈欢迎拥有“三代清华、两代沃顿”传承的蔡博士加盟美东学苑
热烈欢迎三藤爸爸陈建伟博士加盟美东学苑
怎么让美国大学招生官看到最好的自己
美国大学对英语水平考试的要求
美国大学招生办的组成和几种典型的招生程序
非牛娃怎样抓住美国名牌大学的绣球
美东学苑公众号征稿启事
等一下,早申请(EA/ED) 是你盘中的菜吗?
美国大学学费那些事儿——如何在获得交名校学费的资格之后,把放血量降下来?
小心雷区, 避免美国大学选校陷阱 ---你知道塔夫茨综合症( Tufts Syndrome) 吗?
怎样合理规划美国大学申请
成功的大学申请不是包装,而是帮助考生挖掘自己的闪光点
申请美国大学的基本程序和关键要点
美国主要私立大学的财务资助政策分类
未来的天空在哪里——谈谈从什么切入点开始大学专业选择
美国大学校园访问ABC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