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们阿里巴巴张勇谈新商业文明:让更多小草长成参天大树
尊敬的黄部长、万钢主席、车书记,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非常荣幸再一次来到乌镇参加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每年这个时候, 我来到乌镇参加这个盛会, 都看到有很多新的变化、新的发现。
经过这几年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洗礼, 乌镇已经从一个秀美的、充满众多江南风味的旅游古镇, 成为了一个中国数字化小镇的代表。历史和未来在乌镇、在这里发生了完美的交汇。乌镇的变化也折射出这个世界因为互联网而带来的改变已经无处不在。
就像刚才各位领导讲到的, 今年是互联网诞生的 50 周年, 也是互联网进入中国的 25 周年。阿里巴巴在 20 年前成立的时候, 刚好诞生在中国互联网起步的阶段。过去的 20 年当中, 我们见证了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巨大生机和活力, 见证了中国互联网波澜壮阔的发展带来的巨大能量, 也见证了和商业和互联网结合以后对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带来的改变。
20 年来, 互联网产业在中国飞速发展, 除了业界的努力以外, 政府包容、审慎的监管, 鼓励创新, 对互联网的推动居功至伟。没有国家对互联网产业的支持、政策上的鼓励和包容, 就没有今天中国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和欣欣向荣。
过去 20 年中,从阿里巴巴自己的经历来看,我们感受到的是互联网和社会的结合首先在于商业, 乃至来自于消费, 商业和消费因为互联网爆发出巨大的能量。今天的阿里巴巴已经形成了服务中国 7 亿消费者、去年到达 6 万亿消费规模的一个数字经济体。
在这样数字化的新商业、新消费发展过程当中, 最核心的驱动力量是来自于以消费觉醒为特征的消费变革、新一代消费理念的产生。今天的 90 后、00 后已经成为消费主力军, 他们全部都是互联网网民。他们从更关注体验、更关注个性化, 到现在更关注分享、更关注互相的支持。同时今天我们看到整个互联网和消费结合、和流通结合, 正在全方位地走向和社会生产的各个方方面面结合, 和工业结合、和农业结合、和广泛的服务业结合。这样广义的数字化时代商业发展催生了对新商业文明发展的客观需求和推动力。
数字化时代的新商业文明, 本身就要回到我们所有市场的终点, 就是我们的用户, 回到人的本身。作为互联网公司, 早期我想中国每家互联网公司、全球的互联网公司都会谈论流量, 像电子商务公司会谈论交易量。但是今天我想所有互联网从业者都意识到、都在重点做一件事情——更关注我们的客户、更关注我们的消费者、更关注一个一个具体的人。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让商业体在自己成长的过程当中, 同时能够更好地关注客户、关注他人、履行好社会责任, 尊重他人、利及他人、成就他人。
数字化时代的新商业文明, 同时也是以合作为基石的发展新模式。传统上竞争是此消彼涨、非此即彼的零和博弈。但是今天, 在数字化的时代, 我们看到它正在向正和博弈、共赢发展、增量发展的大趋势上演进。
这些年, 阿里巴巴积极创造生态, 既能够帮助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发展, 也鼓励支持新的独角兽、小巨人的发展, 让大树下面既能长小草, 同时也让更多小草能长成参天大树。阿里在服务千万计的中小企业过程当中, 也自然创造了一个让中小企业在互联网大生态当中发展的互联网土壤。
数字化时代的新商业文明, 是立足开放共享的商业文明。我们认为这是数字化时代新商业文明的典型特征, 也是今天我们大会的主题。阿里的发展得益于这个开放共享的时代。20 年来, 我们一路走来, 从最早的18 个人到今天在全世界各地拥有 11 万员工,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一个包含商业、金融、物流、云计算大数据等各个领域的广泛合作生态。我们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发展成当今互联网世界的一个重要力量, 这是开放和共享的结果。我们不仅是开放共享的受益者, 面向未来, 我们也非常愿意对外分享和播撒开放和共享的种子。我们基于过去 20 年不断努力、思考所沉淀的能力来支持产业走向数字化, 我们把它称为“ 阿里巴巴商业操作系统” 。我们也希望面向各行各业, 跟大家精诚合作, 共同探索、推动中国各个产业全面走向数字化、走向智能化。这不是工具的输出,更重要的是一种能力的分享、一种理念的分享, 是一种创造。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分享更好地助力中国数字经济发展, 让更多合作伙伴、更多消费者、更多社会组织参与到数字经济当中来, 共同分享数字经济成长的红利。
互联网数字技术对社会的影响不仅发生在消费侧、大流通侧, 乃至正在发生在生产侧, 也发生在社会的其它方面, 发生在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刚才车俊书记已经介绍了浙江的情况, 其实在浙江, 阿里也积极参与到利用数字化的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过程当中。今天“ 让数据多跑路、让老百姓少跑腿” 、“ 最多跑一次” , 已经从浙江走向全中国, 乃至走向全世界, 成为一个公共治理的新基本准则、基本行为规范和行业标杆。在这个过程当中, 阿里巴巴希望把数字化能力的积累、对大数据的理解、处理能力的积累和我们的社会公共服务广泛地结合其他, 像其他行业一样, 能够实现让中小企业、让广大的老百姓、市民, 像逛淘宝一样便捷地在网上办理各种政务服务、民生服务。
在数字化时代, 人类前所未有地因为大数据的流动而结合在一起。现在的全球市场早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谁也无法独自置身事外、独立发展市场。我们正在全面走向整个社会经济的数字化、智能化, 并且在此过程当中, 从原来所习惯的点状合作、树状合作, 走向全面的网状合作、网状协同, 这是我们看到的发展特征和我们的共识。
我们也非常愿意和社会各界朋友们一起, 共同努力, 来推动、来实现今天大会的主题“ 智能互联、开放合作” , 共同去创造大数据时代的命运共同体, 也共同去全面拥抱这个波澜壮阔的数字经济时代。
最后祝贺我们整个大会的召开, 祝愿本次世界互联网大会圆满成功, 谢谢!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发言速记时间:2019 年 10 月 20 日星期日 地点:乌镇
沈向洋:微软每一个技术研发都会进行AI伦理道德评审
以下为沈向洋演讲全文:
今年也是互联网诞生五十周年, 25 年前, 中国第一次接入了这个全球网络,也开启了加速技术创新的“快行道”。经过几十年对科技行业的观察,我发现,创新的过程,从来不是简简单单的一条直线,更多的,是周而复始的螺旋型的循环:首先,我们做出科技创新;然后进入技术的普及应用阶段;随着技术的普及,开始激发人们的思考和“觉悟”——我们会问“ 究竟该如何正确地利用这项技术?” 从创新到普及,再到责任——作为科研工作者,和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实践者,我们有责任认真思考,如何以负责任的态度、用最佳的方式,去开发和部署我们创造的技术。 今天,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语音、视觉、语言、阅读、翻译——在人工智能研究的各个领域中,我们都在快速接近人类水准。对于从事计算机科学的人来说,我们正处在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 今天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速度,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从前的想象。在推动技术进步的同时,我们也在认真思考新技术创新、应用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以及人类将要面临的共同挑战。
在去年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我向大家介绍了微软的人工智能六大准则,即:公平、可靠和安全、隐私和保障、包容、透明以及责任。当然,仅仅是制定准则还远远不够,要真正解决现实世界中的诸多挑战,我们更要以身作则,积极实践。
微软一直努力打造负责任的人工智能, 2016 年, 微软CEO 纳德拉,发表了一篇关于人工共同责任的专栏文章。他又在几个月后 Build 开发者大会上,公布了微软的人工智能准则。随后,我们成立了 AETHER 委员会,即人工智能伦理道德委员会,由工程师、科研人员、法律专家等组成,负责对微软内部与人工智能伦理道德相关的事宜,进行探讨和评估。 2017 年, 我们还出版了《计算未来》这本书, 对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可能引发的道德、法律思考和社会影响,进行了全面详实的探讨。与此同时,我们开始与许多政府相关机构接触,为如何制定负责任的人工智能相关法律法规,献计献策。 今天,微软的每一个技术产品、每一项服务的研发过程 中,都会进行人工智能伦理道德的评审,我们欣慰地看到,微软关于人工智能伦理道德的倡议得到了各界的广泛认同,因为它能帮助企业和监管机构,对人工智能的复杂性加以引导和把握。
我们相信,人工智能的作用应当是增强人类能力,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在过去 18 个月中, 微软为 “ 造福的人工智能”( AI for Good)项目在全球投入了超过 7500 万美元,希望能够通过扩大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为改善地球环境、残障人士生活和更有效地开展人道援助提供支持和帮助。 打造负责任的、可信赖的人工智能,不仅是我们的愿景, 更是我们共同的责任。社会进步需要更多的创新和合作,才能保证人工智能造福整个社会。面对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技术企业、行业组织和所有利益相关方,共同肩负着这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在技术领域工作多年的经验让我相信,只有开放合作才是推动技术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关键保障。 今天,人工智能和新一代互联网正在开启一个从技术创 新、到普及、再到责任的全新的发展循环,而我们要做的,就是驭之以道、律之以法、束之以德——携手把握未来趋势、引领智能互联网的发展,为全人类创造一个互联互通更加美好的未来。谢谢大家!
腾讯汤道生:产业互联网真正目的是降本增效
以下为汤道生发言实录 尊敬的刘主任,翁主任,各位嘉宾,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来到乌镇参加这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与大家一起讨论产业互联网数字经济的价值。今年的大会主题是智能互联开放合作,借着这个机会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腾讯对产业互联网的思考,降本增效,促进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计 划。 腾讯进行新一轮产业升级,深耕消费互联网拥抱消费互联网的战略,腾讯要做好连接器为各行各业进入数字世界提供最丰富的数字接口,做好工具箱为产业升级提供前沿的技术,同时更要做好生态的共建者。企业升级不是为了造概念,而是为了产业升级,核心价值是用来打通多个环节,在生产上实现质量的管控,在分销上实现追踪跟溯源,在零售环节实现精准的营销,在服务体验的升级最终达到价值的提升,降本增效的核心目的。 用户触达的能力还有企业服务的能力,成为腾讯服务产业互联网,助力各行业数字化升级的抓手,具体来说技术的积累是基础,腾讯整合了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的技术能力,通过腾讯云来输出。第二 C2B 是腾讯独有的优势,经验输送给合作伙伴,通过公众号,小程序,企业微信等连接,能够让企业更好连接用户。第三腾讯也构建了完备的企业服务能力,构建组织化行业化的组织,提供定制化的方案,专业化的服务,构建开放生态四个维度,服务好我们的客户。 在文化领域,文化跟旅游的领域腾讯与故宫的合作部仅仅是科技加文化的实践案例,也是优秀传统文化拥抱数字化能力的成功样本,腾讯云与云南省 36 个省级部门合作搭建了智慧旅游平台,实现了一部手机游云南。在智慧医疗方面,覆盖了从支付到咨询各个方面咨询药厂等各个环节,为就医的方方面面提供便利,解决每个环节的痛点。 腾讯也积极助力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服务百姓少跑路,改善营商环境,提高办公效率。过去一年腾讯与广东省政府联合打造的月省市小程序,为广东省减少 1.7 亿小时的办事时间, 月省市的用户超过一千九百万,腾讯同时也助力金融机构聚焦金融科技的创新,加强了风控能力,输出多项核心的技术能力与解决方案。包括风控安全,私有云的服务生态,智能客服等多种能力,腾讯以科技向善为理念,始终扮演着数字化助手的角色,也希望与合作伙伴一起在共生共创共赢三大理念指引 下,打破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鸿沟,实现跨产业,跨科技边界的融合创新。在全球范围实现技术开源,能力开放,收益共享,生态共建与合作伙伴一起建立数字生态的共同体,谢谢大家。
中国移动杨杰:以5G商用为契机 拥抱数字化转型大潮
以下为杨杰发言实录(来源:人民网)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今天和大家交流的题目是“深化信息技术应用,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当前,数字经济发展已经进入跨界融合,系统创新,智能引领的新时代, 5G 发展也不断提速,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信息技术和经济社会融合日益升华,加快推动数字经济既有利于发挥数据作为新生产要素的作用,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又有利于借助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力,释放数字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作为基础电信领域的中央企业,中国移动积极发挥扁担效应,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助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一是提供数字化的网络支撑,整个信息化数字发展中现阶段第一就是网络化,第二数字化,第三智能化,网络是基础,在建成全球最大 4G 精品网络, 覆盖 4.7 亿户家庭的全管网络,以及覆盖乡镇以上蜂窝物联网的基础上,现在正在全力打造覆盖全国技术先进,品质优良的 5G 网络。今年将实现 50 个以上城市 5G 商用, 明年实现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的 5G 商用服务。同时大力建设云计算中心等新型智能基础设施, 提供云互联, 云专线等移动云的产品为位数字化转型提供高质量的网络支撑。二是赋能数字化的生产生活。把握产业发展规律推进 5G和 AI, CDE 融合创新,这也是我们 5G+计划其中重要一项。不断增强数字化服务能力,推动 5G 融入产业服务大众,聚焦工业交通医疗等重点领域,打造一百个 5G 的示范应用, 大家对 5G 充满期待最关键的是应用。加快视频检测, 助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探索基于 5G 的全屋智能, 无人驾驶, 虚拟办公和高清云游戏等智能化应用。 三是繁荣华数字化合作生态,打造功能互补,良性互动, 开放共享的新型合作机制。与产业链上下游签定战略协议,开展广泛合作,共建行业生态。同时中国移动把数字化转型作为自身创建一流企业的方向,推动高质量的发展;一是推进网络转型,夯实数字化网络基础,大力开展通信网的云化改造。第二坚持数字驱动,在持续做大连接规模的基础上打造融合融通融智的价值经营体系,三是深化改革创新完善数字化的组织体系面向数字内容,云计算, DICT 等新型领域,整合设立云能力中心,智慧家庭云中心,进一步完善新型政企运营体系,加大智能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入。中国移动将以 5G 商用为契机, 努力和各界同仁一道共同绘就数字化转型的美好蓝图。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