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的
评价舒芬太尼在重症监护病房内重症患者应用的镇痛镇静效果。
方 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ICU需镇痛的重症成人患者64例作为观察对象, 并按照信封法随机分成两组, 每组患者32例, 分别采用芬太尼(芬太尼组)和舒芬太尼(舒芬太尼组)镇痛, 比较两组患者所获得的镇痛镇静效果。
舒芬太尼组患者使用剂量为0.1~0.15μg/ kg的舒芬太尼静脉注射, 之后微量泵再以0.2~ 0.3μg/(kg·h)的速度持续泵人。
芬太尼组患者使用剂量为1~2μg/kg的芬太尼行静脉注射, 之后微量泵再以0.7~2μg/(kg·h)的速度持续泵入。
经Ramsay镇静法对镇静镇痛的效果进行评价[2]:①1级, 患者表现出有焦虑和躁动不安状;②2级, 患者可配合操作, 清醒且安静;③3级, 患者对指令有反应;④4级,患者浅睡, 轻叩其眉间有敏捷的反应;⑤5级:患者陷入睡眠, 轻叩其眉间反应较迟钝;⑥6级:患者陷人沉睡, 或者处于麻醉状态。在2~4级为理想镇静深度。
委派经系统培训的护理工作者于镇静镇痛后, 评估1次/h , 按照患者镇静镇痛的深度对药物使用量做出相应调整。舒芬太尼组患者以0.05μg/(kg·h)来递增或递减, 芬太尼组患者以0.1μg/(kg·h)来递增或递减。在患者已经达到舒芬太尼最大用量30μg/h、芬太尼最大用量100μg/h后, 若患者仍然有疼痛、烦躁和人机不同步的问题, 则另用0.05mg/(kg·h)的咪达唑仑持续泵人, 并以0.05mg/(kg·h)的速度递增或递减, 直至患者获得理想镇痛镇静效果。若两组患者MAP低于65mmHg时,则使用加快补液, 情况所需还应持续静脉泵人血管活性药物, 将患者MAP保持在高于65mmHg。
结 果
舒芬太尼组各项镇痛镇静指标效果评价皆要优于芬太尼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用药后两组患者HR、RR 、MAP及VT与用药之前相比均有所降低, SpO2有一定升高, 且用药后舒芬太尼组MAP明显要高于芬太尼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
结 论
与芬太尼比较, 舒芬太尼对重症监护病房重症患者有更好的镇痛镇静效果。
来源:临床治疗
作者:郭萌
声明:本平台刊载文章不代表其个人观点,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