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今年河蟹市场过于饱和,整体价格行情有所下滑的情况下,这里的大闸蟹价格仍然保持着逆势上扬的态势,据悉,阳澄湖大闸蟹价格预计上涨10%,那么它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
河蟹产业的未来发展之路,在最早也是做的最成功的阳澄湖能否找到答案?
据了解,当地正实施“退养还湖”政策,阳澄湖围网养蟹面积一再缩减,截至目前,已剩1.6万亩养殖面积,相较于高峰时14.2万亩,压缩了近九成,持续的生态环境改善,加上今年气候适宜,适宜大闸蟹生长,今年,阳澄湖大闸蟹长势良好,据江苏省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新闻办主任姚水生介绍,今年的产量预计在1400吨左右。
阳澄湖大闸蟹作为中国河蟹最为闪亮的一张名片,在中国河蟹产业大会即将召开之际,阳澄湖产区也成为“河蟹中国行”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站。 “阳澄湖养蟹第一人”——周雪龙,阳澄湖大闸蟹产业发展的践行者 作为阳澄湖养蟹第一人周雪龙,水产养殖网的小编首先来到他的基地来参观,随着汽艇的声音渐近,我们看到他巡塘归来。
从小就在阳澄湖的他,是地地道道的渔民,在80年代的时候只有渔民可以参与湖里面去捕捞水产的时候,水产品也比较单一,到了1986年~1987年阳澄湖里的大闸蟹越来越少,只有捕捞没有放养,当时水产局经常来湖边管理,探讨到阳澄湖这个蟹一定要靠人工养殖来恢复产量,如果再不转型就没有未来。
中国水产养殖主编蔡俊(右)采访“阳澄湖养蟹第一人”周雪龙(左)
涉足养殖大闸蟹
1989年11月3日,他签下了60亩阳澄湖水面养殖大闸蟹的第一张合同,成为阳澄湖养蟹第一人,于次年春季开始养蟹。
这是阳澄湖中湖的一片水域,作为周雪龙的养殖基地,常年生活在湖边的经验告诉他这片水域水草肥美,环境更适应螃蟹生长,虽然他感觉自己没有养殖经验,但可以慢慢摸索。买了毛竹和塑料网片、线绳等养殖工具找亲戚帮忙,1990年过完春节把整个围网、桩打好。当时在15亩水域内地投了2000只蟹苗,万万想不到,由于四周没有设防,放进去的蟹隔天就跑出来了,结果到了秋天收成只有15斤蟹120块的收入,把3万的投资全部赔进去。
第一年养蟹的失败和外在因素施加的压力,但是周雪龙自己并没有放弃,失败中总结经验。第二年,周雪龙对配套设施摸索中在对围网、蟹需要的营养做出了很多改进,1992年开始意识到水域资源不够从外地引进水草,在时间的累积和养殖中的不断摸索中终于找到了门道,从大闸蟹出逃率的降低到螃蟹习性等。 1996年养殖了100亩水面,当地政府划分了400~500亩水面,把前面亏损的钱都补回来了净赚了36万。自己养蟹成功后沿阳澄湖各乡镇人都开始全部进入养蟹热潮,各地区人开始抢占水面养殖螃蟹,1997年养殖面积增加到从几千到7~8万亩,2000年在整个阳澄湖近18万水域内围网养殖面积高达14.27万亩,覆盖率占90%简直是天罗地网。从实践到成功的发展阶段得到了时间的检验。
河蟹苗的大商机
在这种形势下,河蟹苗种变成了极其稀缺的资源,天然蟹种已无法满足阳澄湖及周边大闸蟹养殖需求,周雪龙瞬间又发现了其中的商机,他当机立断,一下子就在岸上包下了108塘做河蟹苗种人工繁育,这就是阳澄湖最大的苗种繁育基地,当时积极与北京的中科院河蟹研究所开展合作,开始拿了300斤苗种,直接是从天津空运过来。在养蟹热潮下,大家打听到周雪龙这里有最大的苗种供应基地,纷纷过来抢苗,甚至包括常州金坛、南京高淳的养殖户,他们有的当时直接睡在周雪龙的基地等苗。 养殖和育种取得成功后,周雪龙并没有止步,而是向产业下游拓展。当他发现大闸蟹销售渠道存在巨大缺口后,即使在苏州本地,大闸蟹市场都没有完全被打开。在2000年也自己注册了公司,准备打开销售渠道,他尝试过农贸市场销售,酒店销售等等,但发现其中很多局限性。
第一个走出去开阳澄湖大闸蟹专卖店
几经辗转后,2003年,周雪龙从苏州来到了杭州,也成为了走出苏州到外地开阳澄湖大闸蟹专卖店第一人,开始只租了两个小门店,大闸蟹专卖店也就这样开张了,在刚开始成为了别人口中的笑话,周雪龙不以为然,并借助媒体不遗余力地宣传。小小一个举动不想竟变成他打开销路的突破口,在当地电视台的宣传报下,第二天周雪龙的店里便一下子人满为患,一天卖出了4万块钱,第二天卖到了6万,虽然条件有限、门店简陋,但丝毫不影响大闸蟹的销售,并迅速成为了阳澄湖大闸蟹销售一个成功案例。
瞧不上的电商带来了2000万的大订单
到了2009~2010年,在电子商务崛起之势下,淘宝的聚划算平台也找到了周雪龙,虽然他喜欢尝试新鲜事物,但刚开始对互联网销售渠道并没有抱有太大希望,在签订合作供货协定后,渠道经理告诉周雪龙为了把聚划算这个栏目品牌打响,准备将阿里巴巴所有的流量资源集中在他的大闸蟹上,由于周雪龙不是十分懂这个,对他的话也没有在意。但在阿里巴巴召开连线会议后,仅在上线第一天上午(8:00~12:00),2000份的订单这个消息也在第一时间传到了周雪龙那里,而到了晚上竟突破8000份,这时候他开始有些激动了,可是还是万万难以想到,订单数据在后两天更是势不可挡,短短3天,最终超98000份的订单量,2000万的销售额!这个数字让周雪龙彻底无法平静了,到最后连供货量都差点没法保证了,不得不提前叫停了线上的活动,2000万的订单如何按时保质保量的发售出去,这是摆在周雪龙面前一个很大的难题,为了保证供货他当时3天3夜都没睡觉,亲自坐飞机到深圳找人开发了一套大闸蟹自助提货系统,这大大减轻了周雪龙的发货的压力,也保证了客户可以有序的预约提货,避免了短时间大量提货的问题的出现。
在稳步的探索发展中,周雪龙也成为了阳澄湖大闸蟹的最重要的开拓者、实践者之一,不仅带动当地河蟹产业的崛起,阳澄湖大闸蟹的品牌也逐渐深入到越来越多消费者心中。
擅于与时俱进周雪龙在做视频直播,向消费者介绍阳澄湖大闸蟹的知识和文化
周雪龙的阳澄湖大闸蟹
中国水产养殖网主编蔡俊、“阳澄湖养蟹第一人”周雪龙、中国渔业协会水产商贸分会高级顾问杨维龙(从左到右)
以品牌推广阳澄湖大闸蟹第一人——张全根,大闸蟹品牌运营的开拓者 根据阳澄湖渔业世家张全根的描述,阳澄湖大闸蟹最初期是在2001年~2002年在北京做品牌,第一个把阳澄湖大闸蟹品牌带进北京,那时候北京的人对阳澄湖大闸蟹的认知度很低,碧波牌还未注册。开设专卖店初期不是当初自己预期的结果,绝大数消费者被误导认为阳澄湖大闸蟹是产自于上海,后来把品牌成立以后河蟹协会的成立使其统一管理、统一营销,通过一年又一年的时间把阳澄湖大闸蟹这个品牌打造出来。
阳澄湖大闸蟹核心区和非核心区的困惑及树立品牌、狠抓品质、分工协作的必要性
随着2011年开始进入电商,消费模式的改变后,很多人又融入到这个行业,谈到最初高峰时期约14~15万亩,湖区围网养殖总面积14.27万亩,加上岸边将近20万亩,那个时候大家对于阳澄湖地区养殖出的蟹都叫阳澄湖大闸蟹,没有分核心区和非核心区的概念。
阳澄湖渔业世家张全根
“那么为什么这两年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随着环保对水质的要求,阳澄湖改造32000亩,再缩到16000亩。自从把阳澄湖渔业的蟹划分后,为了解决养出来的大闸蟹身份,原产地保护是有区域限制的,只有在阳澄湖近18万亩水域内出产的大闸蟹才能叫做阳澄湖大闸蟹。湖边自然生态养殖没有在范围之内那些水域如何取名字?多次跟政府沟通这个问题,把保护区湖面放大,今年苏州市农业农村局也在重点考虑这个问题,由河蟹协会牵头申请推进,解决大闸蟹身份的问题。今年各湖区出产的不同的大闸蟹名称如沙家浜大闸蟹、昆山巴城大闸蟹,我们取名相城牌大闸蟹,这就是给老百姓养成来的大闸蟹解决身份问题。
对于相城牌大闸蟹这种名称评定也是需要一个标准,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本身必须是阳澄湖镇本地企业、二是要阳澄湖区域内的高标准养殖区域、三是诚信企业,没有负面报道的,用这样的标准来严格把控,标准的设定是按照阳澄湖地理标志产品的管理来实施的,自主品牌和阳澄湖里的不相上下”。
相城牌大闸蟹
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大闸蟹商会会长张全根谈到,往年阳澄湖大闸蟹跟今年基本价格是持平的,因为好多人往年买的大闸蟹,吃的都是我们(相城牌大闸蟹)当地养的蟹,品质没变、价格没变,只是把品牌区分开。
河蟹产业需要抱团发展、协作共赢,发挥各自的优势才有希望!
阳澄湖大闸蟹是一个金字招牌,全国人都知道的,当地企业不能打压阳澄湖大闸蟹,当地农业农村局启动保护区内和区外分类的项目,在苏州整个阳澄湖的蟹将近达到12万亩(阳澄湖+岸上)相当于其它主产区(高淳22万亩)一半的量,但现在只有16000亩的区域才能允许称为阳澄湖大闸蟹。其实十几万亩的量是能够带动全国的大闸蟹产业发展的,如果将保护区扩大或通过其他方式树立品牌,这样就可以把整个全国的产业带动起来,这是有好处的。如果阳澄湖大闸蟹这个品牌标杆倒了,那自主品牌就销售不出去。这个产业要健康发展就必须要把阳澄湖这个标杆重新树立起来,通过有效渠道去销售。 张全根告诉小编:如果大闸蟹没有阳澄湖,产业势必坍塌,我们可以在做好阳澄湖大闸蟹前提下,做好自主品牌,这是需要区域养殖户和渠道流通商一起努力的。产品必须要消化养殖区域,要把养好蟹跟我们销售渠道对接好,这样产业之间就可以良性循环。作为阳澄湖企业,合法的产品可以售卖,以阳澄湖大闸蟹为主但是也可以卖其他湖区的蟹这是一种权利,在做好阳澄湖大闸蟹的基础上带动自主品牌做大做强,带动全国的养殖才是出路。
位于阳澄湖畔的阳澄湖渔业世家张全根的大闸蟹基地
中国水产养殖网主编蔡俊、阳澄湖渔业世家张全根、中国渔业协会水产商贸分会高级顾问杨维龙(从左到右)
撰文 / 汪杨编辑 / 余晓倩责任编辑 / 蔡俊
11月14-16日,中国河蟹产业大会,我们泰州见!
欢迎合作
线索提供、商务推广,请联系1345192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