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志華
內容摘要:「道氣」一詞是漢代道教為了強調本體之「道」的實在性、貫通形上與形下而創造的概念。魏晉南北朝時期,「道氣」成為道經中普遍使用的詞彙,其含義有 6 種:根源性的存在、諸神和鬼怪的本質、覆護救度世人的神秘力量、修煉證果的先決條件、特殊的稟賦、「天下有道」時代的來臨。到了唐代,「道氣」成為文人作品中常見的詞彙,其含義亦有多種。但在道教中,始終存在著 「道在氣先」和「道即是氣」的爭論。宋代以降,「道氣常(或長)存」成為道教中表達祝福或祈願的習慣用語。
關鍵詞:道氣、道教、稟賦、境界
原文载于《哲学与文化》
2019年第7期
文章内容有删节
壹、道教創造的
「道氣」概念及其含義的衍擴
我們知道,「道」的最大特性是「虛無」,「虛無」使「道」具有了超越性和無限的潛能。然而,「虛無」之「道」如何生出有形有象的萬物,則始終面臨著「虛 實不相即」的問題。陳麗桂教授曾指出,黃老道家以一個介於有無、虛實之間的「氣」 作為道生萬物的媒介與緩衝。麥谷邦夫先生則認為,在東漢時期完成的古典宇宙生 成論當中,作為根源性實存或法則的「道」,和作為萬物存在之本源的「元氣」, 這兩者之間存在著明顯的斷裂,因為「道」與「元氣」仍然有形上形下和先後的問 題。
道教於東漢創立後,既要以「道」立教,又要說明宇宙根源的實在性,於是一 些道教經典直接將「道」與「氣」兩個詞結合起來,形成一個新的概念——「道氣」。
利用文獻檢索軟件,可知在漢代的《太平經》中已出現了「道氣」一詞。《太平經鈔》辛部說:「天上諸神言,好行道者,天地道氣出助之;好行德者,德氣助之;行仁者,天與仁氣助之;行義者,天與義氣助之;行禮者,天與禮氣助之;行文者,天與文氣助之;行辯者,亦辯氣助之;行法律者,亦法律氣助之。天地各以相傳為東漢張道陵天師(一說為其孫張魯)所著的《老子想爾注》,則從貫通 於萬物的根源性實體的角度使用「道氣」一詞(有時也寫作「道炁」)。《老子想 爾注》目前存世的只有敦煌藏經洞發現的殘抄本,其中「道氣」出現了 6 次。這 6 處分別是:
1. 道氣在間,清微不見,含血之類,莫不欽仰。(「天地之間,其猶橐籥」注) 2. 微者,道炁清。(「搏之不得名為微」注) 3. 道炁常上下,經營天地內外,所以不見,清微故也。上則不曒,下則不忽,忽有聲也。(「其上不曒,其下不忽」注) 4. 道氣隱藏,常不周處。(「濁以靜之徐清」注) 5. 道氣歸根,愈當清淨矣。(「歸根曰靜」注) 6. 道氣微弱,故久在,無所不伏。(「柔弱勝剛強」注)
《老子想爾注》所說的「道氣」,以「清微」為主要特點,雖然隱藏不見,但 其實普遍存在於萬物之中,通行於天地之間,為萬物生存所恃賴。
麥谷邦夫先生認為《老子想爾注》的「道氣」說是受東晉以來流行的「道者氣也」命題的影響,因而主張該書晚出。但細細推究,《老子想爾注》提出「道氣」 概念,並非意味著「道即是氣」,而是指「道」中蘊含著「氣」。其解「慌惚中有 物,惚慌中有像」說:「不可以道不見故輕也,中有大神氣,故喻橐籥。」《老 子》本身即一方面強調「道」的虛無特性(如「道隱無名」、「復歸於無物」、「有 生于無」等),另一方面又指出「道」不是絕對的「空無」,而是「其中有物」、 「其中有象」「其中有精」、「其中有信」。因此,《老子想爾注》使用「道氣」 一詞,就是以「道」中藏「氣」來說明「道」的實在性。
河上公在解釋《老子》首章「無名,天地之始」時說:「始者道本也,吐氣 布化,出於虛無,為天地本始也。」既然「道」能「吐氣」,說明「道」中蘊含著 「氣」。這可能也是《老子想爾注》創造「道氣」一詞的根據。從「道」能「吐氣」 的角度來說,「道氣」意味著來自「道」之氣。
麥谷邦夫先生通過對魏晉南北朝道經的考察,認為「道氣」逐漸成為道經中的 普遍用語,是在四世紀中葉以後。他將道經中對「道氣」一詞的使用情況分為四個 系統:第一,是「道」的教化力展現於社會的狀態;第二,意味著「道」所湧現出 的至精之氣;第三,將「道」予以實體的掌握;第四,以「道氣」來表現道教諸神。筆者的歸納與麥谷邦夫先生略有不同,認為道經中「道氣」的含義可以分為以下 6 個方面:
一、「道氣」是根源性的存在
《老子》以「道」為世界的終極根源。「道」既是「天地之始」,又是「萬物 之母」,前者意味著「道」是宇宙創生之源,後者意味著「道」是萬物存在之基。道經中所說的「道氣」,完全體現了「道」的根源性特徵。如《洞玄靈寶本相運度劫期經》說:「天下萬物,都由道氣而生。」《太上妙法本相經》卷下說: 「一切萬法,各稟道氣而生,因空而成。」
《三天內解經》認為,「道氣」是人生存的根本。該經卷下說:「老子教化, 唯使守其根,固其本。人皆由道氣而生,失道氣則死。故使思真念道,堅固根本, 不失其源,則可長生不死。......道氣至微,不可得見,不可得聞,迎之無前,追之 無後,包含六合,覆載天地,德尊上皇,功高二儀。神明之君,敬之則有福,慢之 則有凶。」這裏講「道氣至微」,不可得而見聞,繼承了《老子想爾注》的說法。但其重點是強調「道氣」的神聖性與神秘性。
陶弘景認為,人體從稟賦上來說,與道炁是相同的。他說:「人體自然,與道 炁合。所以天命謂性,率性謂道,修道謂教。今以道教,使性成真,則同於道矣。」 這就把「道炁」與「道性」聯繫起來,由人與道在「道炁」上的合一,推出人性 同於道性。
敦煌本《太上妙法本相經》則進一步提出:「夫一切萬物有生之性,皆受之於道炁。」麥谷邦夫先生認為,「道」對萬物的內在性借由「道氣」的普遍稟受而予以理論化,從而為發展出連山川草木等一切存在物都具有「道性」的說法奠定了基礎。
二、「道氣」是諸神和鬼怪的本質
道經中的「道氣」一詞,其最突出的特色,是與道教信奉的諸神聯繫在一起。道教認為,至尊之神即是由「道氣」凝結而成。由於「氣」是無量無邊的,因而由 「氣」所化生的「神」也是無窮的。六朝道經中,常常在列舉衆多神靈後,緊接著 說「百千萬重道氣」。如:
《元始五老赤書玉篇真文天書經》卷下說:「元始靈寶東天大聖衆,至真尊神, 太清玄元上三天無極大道、無上玄老、太上老君、太上丈人、皇上老君、皇上丈人、 青靈上真天帝君、天帝丈人、太帝君、太帝丈人、九老仙都君、九氣丈人,百千萬 重道氣,千二百官君,太清玉陛下。」
《三天內解經》卷上說:「有太清玄元無上三天無極大道、太上老君、太上丈人、 天帝君、九老仙都君、九氣丈人等,百千萬重道氣,千二百官君,太清玉陛下。」據以上道經,「道氣」彌漫於天地之間,可以化生成各種神靈。所謂「千二百官君」,極言神靈數量之衆。而「道」本身則被視為最高的神靈,稱為「太清玄元 無上三天無極大道」。
道經中還認為,妖魔鬼怪也是由「道氣」化生的。如《太上洞淵神咒經》卷四 有「十方諸鬼,一切真僞等神,一萬八千道炁,三萬六千赤鬼」的說法,就是將 諸鬼神與「道炁」相等同。
三、「道氣」是
覆護救度世人的神秘力量
既然「道氣」是來源於「道」或體現著「道」的「氣」,那麼,它所覆蓋的對象或範圍,即具有與「道」相合的狀態。因此,在道經中,「道氣」具有覆護、救度世人的功能。
《登真隱訣》卷下載修道者乞求「道德君」降下「道氣」,使自己「眾病消除, 福吉來集」。
《無上秘要》卷五十載:「謹為男官祭酒某甲家建齋行道,請福消災,懺悔存亡罪結,一切和釋,道氣覆蓋,幽顯開濟,人口安休,尊卑萬福,門戶清茂,福祚所歸,常居吉慶,善緣悉會,不墮三惡,所願者合。」
《女青鬼律》卷五說:「從者千人之中,有王長、趙昇二人,可以道炁化度,令畢得長生大義。」這表明「道氣」也是神仙化度世人的依憑。《老君音誦誡經》甚至將「道氣」本身當作神靈,如說「乞願得在赦格之例,蒙恩生活,道氣哀念,明慎奉行,如律令」。這種有神力的「道氣」也可由道士修煉而成。《陸先生道門科略》說:「能明煉道氣,救濟一切,消滅鬼氣,使萬姓歸伏,便拜陽平、鹿堂、鶴鳴三氣治職。」
四、「道氣」是修煉證果的先決條件
「道氣」既是根源性的存在,又具有神力,因而修煉成功的標誌也就是「道氣」 在身。
《老君音誦誡經》說:「須老君出於世之時,得有神藥之應,皆道氣入身,乃 敢受系天師之位。」系天師指張道陵。「道氣入身」被視為張道陵獲「系天師」 之位的前提條件。該經又載:「老君曰:道氣百千萬重,前賢後聖,修學長生,盡 遇仙官,人人各得一重之氣。」這也是說,「修學長生」成功的條件,是從仙官 那裏獲得一重「道氣」在身。
五、「道氣」代表特殊的稟賦
晉代葛洪《抱朴子內篇》卷七〈塞難〉曾提出:「命之修短,實由所值,受氣 結胎,各有星宿。」其後的道經中,則用「道氣」來說明特殊的稟賦。《真誥》 卷四〈運象篇第四〉載太元真人司命君告許玉斧:「蕭條斧子,和心凝靜。道炁雖 妙,乘之亦整。」這是稱贊許玉斧稟賦有學道修仙的先天資質。
南朝徐陵撰〈天台山徐則法師碑〉,稱讚徐則「蕭然道氣,卓矣仙才」,可 見「道氣」的「特殊稟賦」含義在當時已被廣泛使用。
《太上靈寶元陽妙經》卷七說:「大王受生尊貴,良由昔日種於善根,稟道氣而生,是故今日得居王位。」這種稟賦道氣得富貴福報的說法,較為少見。
六、「道氣」流布意味著
「天下有道」時代的來臨
漢末以來,天下大亂。晉室南渡,中原板蕩。由此,道教經典中流行「劫運」、 「末世」說,期待著世運的改變。而「道氣」流布天下,被視為世道變好的主要標誌。《太上洞淵神咒經》卷一說:「自伏羲以來,至於漢末,人民大樂,多不信道, 悉受天炁自然邪魔,不知有道,不知有法,不知有經,直奉自然也。後時有信經者, 少耳。大晉之世,世欲末時,人民無淳,苗胤生起,統領天下人民,先有多苦,上 僥下急,然後轉盛,盛在江左,天人合集,道炁興焉。」這就是說,晉朝先亂後 治,而達到大治的希望就在道炁興起。該經卷十更具體地預言說:「至癸未之年, 道炁日盛,三洞流布四海,九州信樂。」
其他一些道書中也有「道氣」代表美好世界來臨的說法。如《正一法文天師教 戒科經》之〈大道家令戒〉篇回顧老君救世的歷史說,「後道氣當布四海,轉生西 關」,於是老君出關,授關令尹喜《道德經》五千文。《女青鬼律》卷四說,張 天師「以盟威正一之氣、女青鬼律役使天下邪魅妖祥,助道興化」,「使天下道氣 宣布,邪逆賓伏」。《真誥》卷十八〈握真輔第二〉載許玉斧云:「戌年道炁當 行天下。」 這種「道氣」流布則天下有道、世運變好的說法,與《太平經》關於太平氣至 則天下大治的思想如出一轍。
《洞玄靈寶本相運度劫期經》則認為:「天地初生,人命長壽,而無恶心,道 炁純化,無為而治。世王煩耗,民漸生惡,道炁澆浮,天運漸促。」這就是說, 遠古是「道炁純化」的黃金時代,後來由於統治者的原因,世道下衰,於是「道炁」 浮薄,人的壽命也越來越短了。
貳、唐前儒、佛典籍對「道氣」概念的採納
東漢末年趙岐在注解《孟子》「配義與道」一語時,使用了「道氣」一詞。趙 岐說:「言此氣與道義相配偶俱行。義謂仁義,可以立德之本也。道謂陰陽大道, 無形而生有形,舒之彌六合,卷之不盈握,包絡天地,稟授群生者也。言能養道氣 而行義理,常以充滿五臟。若其無此,則腹腸饑虛,若人之餒餓也。」趙岐以「陰 陽大道」來解孟子所說的「道」,顯然偏離了孟子的原意。孟子所謂的「道」,應 該是指價值理想,也就是「人間正道」。趙岐的注解,受道家影響的可能性很大。他從人之稟受的角度來理解「道」,故將「道」解說成了「氣」,並以「道氣」來 統稱之。至於他講「道氣充滿五臟」,也是對《孟子.公孫丑上》關於「氣,體之 充也」的說法的改變。
南北朝時僧人翻譯佛教經典,也曾使用「道氣」一詞。如《佛說淨度三昧經》 卷一說:「人依道生,道氣養之。不肯奉道,亦不能自度,為五官所收,死付地獄。」所謂「人依道生,道氣養之」的說法,顯然是借用道家理論對佛教思想的「格義」, 故此經曾被歸入「疑僞經」一類。
北魏僧人曇靖,吸收儒、道兩家思想,將原一卷本《提謂經》擴充為二卷本《提謂波利經》。從今存敦煌寫本中,可見該經採納了道教的「道氣」觀念。如 P.3732 號寫本中載:「人物性命之疇,皆含道氣。」 S.2051 號寫本中載:「佛言,正月 者,少陽用事,萬神代位,陰陽交精,萬物萌生,道氣養之。」這顯然是吸收了 道教關於「道氣」為萬物根源的思想。
南朝慧愷撰〈攝大乘論序〉也兩次使用「道氣」一詞。如稱讚三藏法師親依(即真諦)「天才高傑,神辯閑縱。道氣逸群,德音邁俗」;稱讚廣州制旨寺住持慧智 法師「戒行清白,道氣宏壯」。這兩處的「道氣」都是指超凡脫俗的氣質。
參、唐代文人作品中的「道氣」概念
到了唐代,「道氣」成了文人作品中常見的詞彙,其內涵可以從個人和環境兩 個角度來分析。
從個人角度來說,「道氣」有先天稟賦、氣質、境界、身心狀態等方面的含義:
(一)學道修仙的稟賦。如:段成式《酉陽雜俎》前集卷九載京兆尹黎幹遇一奇 異老人,想拜其為師,老人說:「君骨相無道氣,非可遽教。」張讀《宣室志》卷 九載滎陽鄭又玄好黃老之道,路遇一童子,對他說:「我太清真人,上帝以汝有道氣, 令我生於人間,與汝為友,將授真仙之訣,而汝以輕浮驕慢,終不能得其道。」
(二)超凡脫俗的氣質。如:杜甫詩〈早發射洪縣南途中作〉,自稱「鄙人寡 道氣」;〈過南鄰朱山人水亭〉詩,稱贊朱山人說,「看君多道氣」。
(三)超凡脫俗的境界。如:孟郊〈山中送從叔簡赴舉〉詩說:「石根百尺杉, 山眼一片泉。倚之道氣高,飲之詩思鮮。」元稹〈開元觀閒居酬吳士矩侍御三十韵〉說:「靜習狂心盡,幽居道氣添。」
(四)寧靜安康的身心狀態。如:白居易在好友李建和元稹相繼去世後,感念 舊交,作詩說:「從哭李來傷道氣,自亡元後減詩情。」
從環境角度來說,「道氣」指超凡脫俗的氛圍或有利於修行的自然環境。
(一)超凡脫俗的氛圍。如:王建〈寄杜侍御〉詩說:「道氣清凝分曉爽,詩情冷瘦滴秋鮮。」李商隱〈鄭州獻從叔舍人褎〉詩說:「茅君奕世仙曹貴,許掾全家道氣濃。」陸龜蒙〈和新秋即事〉詩說:「松島伴譚多道氣,竹窗孤夢豈良圖?」
(二)有利於修行的自然環境。如:錢起〈過瑞龍觀道士〉詩說:「靈山含道氣,物性皆自然。」劉禹錫〈牛頭山第一祖融大師新塔記〉說:「貞觀中,雙峰
(指道信禪師)過江,望牛頭,頓錫曰:『此山有道氣,宜有得之者。』」
肆、從「道」「氣」關係反思「道氣」概念
關於「道」與「氣」之關係,在道教中一直存在著兩種不同的理解:
一是主張「道」在「氣」先,「氣」由「道」生。如《真誥》卷五〈甄命授〉 說:「道者混然,是生元氣。」唐代成玄英釋《老子》「道生一」說:「一,元 氣也。......言至道妙本,體絕形名,從本降迹,肇生元氣。」北宋張伯端《悟真 篇》說:「道自虛無生一氣,便從一氣產陰陽。」元代王元暉注《清靜經》「夫 道者」說:「未見炁也。」
二是主張「道」即是「氣」。如《太上養生胎息氣經》說:「道者,氣也。」〈元氣論〉說:「夫道者何所謂焉?道即元氣也。」唐末五代杜光庭《清靜經注》 說:「道者,虛無之炁也。」南宋蕭應叟《度人經內義》說:「夫道者,無形無 體,則先天一炁是也。」元代陳致虛《上陽子金丹大要》卷二說:「道也,果何 謂也?一言以定之曰:氣也。」
總體來看,道教中人在單純談論宇宙生成時,往往主張「道」在「氣」先,而 在結合修煉來談時,往往主張「道」即是「氣」。從玄理來說,「道」以虛無為最 大特性,而「氣」乃是實有之物,根據《老子》「有生於無」的論斷,「道」顯然 比「氣」更為根本。比如陳景元解釋「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說:「有,一 也。一者,元氣也。言天下萬物皆生於元氣。元氣屬有,光而無象,雖有光景,出於虛無。虛無者,道之體也。」這就是說,相對虛無的道來說,元氣也還是有, 「有生於無」,因此元氣出於道。但是,虛無之「道」是無法落實到修煉中的。在 修煉中,可以把捉的只能是「氣」。正如杜光庭所說,聖人未有不因元氣而成道者也。修煉要達到超越的目標,就必須強調此「氣」的本體性質。因而元代陳致虛 引鄭真人的話說:「道乃氣之用,當知體其道者,是氣也。」這就是把「氣」作 為本體,而「道」只是「氣」的功用。這是為了凸顯修煉內容的實在性的極端說法。
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對「道氣」一詞的使用頻率非常高。按照杜光庭的闡述, 「道氣」即大道所運之氣,亦即「沖和之氣」,天地萬物皆以此氣為存在依據。比 如他說:「道氣在天地之前,天地生道氣之後。」「天之高也,道氣蓋之;地之厚 也,道氣載之;萬物之繁也,道氣遍之。非大道運氣,孰能致其高廣、厚大、繁多之 功哉?」「有形之物,有情無情之衆,稟沖和道氣則生,失沖和道氣則死也。」
針對杜光庭的論述,李大華先生在《隋唐道家與道教》一書中評論說,唐以前 的「道氣」概念,多以道與氣兩種概念簡單地、直接地進行統一,並不解釋統一的 條件和內在因素,而杜光庭則具體分析了道、氣各自的特性,認為道的最根本特性 是「 通 」, 氣 的 最 根 本 特 性 是「 生 」, 以 道 通 氣 ,「 通 」與「 生 」兩 相 結 合 ,「 道 — 氣」達到了直接的無差別的同一。他肯定杜氏的理論貢獻,同時又指出,杜氏所做 的道、氣結合與同一只是人為的主觀的結合與同一。姜守誠先生在其碩士論文中 則認為,杜光庭通過確立「道中有氣」和「氣中有道」的觀念,建構了「道通一氣」 的道—氣整體本體論,但是,無論怎樣將道、氣二者加以協調、加以圓融,都無法 徹底消融二者根深蒂固的差異。事實上,無論怎樣地加以修飾和迴避,都無法掩蓋 這樣的悖論:即在試圖圓融二者之前其實就已經預先承認了存在著二元的差異。
唐末五代以來,道教內丹學漸次興起。內丹學有「純陽成仙」的理論。純陽之 氣,有時也被稱為「道氣」。結合了內丹與雷法的宋元煉度理論,主張以純陽「道氣」點化純陰鬼魂。如《道法會元》卷十七所載趙宜真〈玉宸經法鍊度內旨序〉說, 鍊度之法,即「運吾身純陽之道炁,而點化純陰之鬼魂,則是以我之陽而鍊彼之陰。陰陽交感,幽顯潛通,其超度可必矣」。
由魏晉南北朝道經所開啟的多種「道氣」含義,在後世道教典籍中仍頻繁出現。 唐末以來,「道炁(或氣)常(或長)存」逐漸成為道教通用的表達祝福或祈願的 術語。管見所及,杜光庭整理的《太上黃籙齋儀》,所載〈衛靈咒〉中即有「道炁 常存」一語。宋代以降,這一術語甚至在文人中也有流傳。如南宋張孝祥《于湖 集》所載青詞〈十二願〉,最後一願就是「願十二時道氣常存」。79「道氣常(或 長)存」大概有客觀和主觀兩個方面的含義,從客觀方面來說,是希望道氣覆護; 從主觀方面來說,是永遠保持向道之心。
隨著歷史的變遷,今天人們一般只在兩種意義上使用「道氣」一詞了,其一是稱贊某人有「道氣」,其二是祝願他人或自我祈願「道氣常(或長)存」。
作者簡介:
尹志華: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博士
中央民族大學哲學與宗教學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