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改革路上的“燃灯者”
“邹碧华怎么了?在抢救?有生命危险?怎么可能!”
2014年12月10日下午2时40分许,上海高院院长崔亚东接到电话。一瞬间,他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邹碧华,上海高院副院长、司改办主任,法院司法改革最得力干将,突发心脏病,永远倒在了司法改革的征途中……
改革就是要“一点一点向前拱”
“最让我感到难能可贵的是,他一心扑在工作上,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崔亚东渐渐沉浸在对邹碧华的回忆中。至今崔亚东的手机还仍然保存着邹碧华发给他的一则短信:“我觉得司法改革和信息化是真正能够改变中国法院的两大领域。如果这两年能抓紧干出模样来,也算对得起党,对得起自己的人生,个人上不上台阶不重要。”
这样一份忠诚于司法改革的热忱与信念,着实见证了其在推动中国司法改革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着。
2013年6月,上海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首批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地区之一。而这样一个艰巨的任务,无疑落在了司法改革的“先行者”——邹碧华的肩上。
邹碧华参与主持起草了《上海法院司法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先后召开15次座谈会,历经34稿。
法官员额制是此轮司法改革的“牛鼻子”,也是最难啃的“硬骨头”。法官比例压缩至3%,意味着有一批现任法官进不了法官序列。怎么改?邹碧华力主避免两个“一刀切”: 不按资历、行政级别“一刀切”,要科学考核,给年轻人留有机会;高院、中院、基层法院的法官比例不能“一刀切”,要给一线法官更多机会,要让真正有能力、有水平、能办案的法官进入到员额中来。
有同事劝邹碧华“悠着点,少得罪人”。邹碧华的回应则是:“改革怎么可能不触及利益,怎么可能没有争议?该担当时必须担当。”
“邹碧华是将改革作为事业在做,而不是作为一件事情来做。”郭伟清感慨道。
向现实问道,始终是邹碧华推进司法改革的“敲门砖”。2008年6月25日,邹碧华到长宁法院赴任,从信访办调取了500多封群众来信、100件执行案件卷宗,逐一分析问题原因,一有空就去立案大厅看法官接待,去法庭旁听法官审案子。这样过了几个月,邹碧华了解了基层法院情况,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司法改革的成果就是这样在邹碧华的带领下,一步一个脚印淌出来的。
做一只正义的“庭前独角兽”
“庭前独角兽”是邹碧华惯用的网名。独角兽是一种能辨是非曲直、识善恶忠奸的神兽,是中国传统法律与公正的象征。
真正的公正源于专业,专业则是建立在扎实的知识积累基础上的。
1993至1999年,邹碧华先后考取了北京大学国际经济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6年时间获得了硕博学位。
“他非常勤奋,到了书店就买书,经常一摞一摞地买。看书奇快,记忆力惊人。”好友王利军感叹道。到过邹碧华家的人无不惊叹于书架上密密麻麻整齐堆放的几千本法律书籍,正是这些书籍成为了邹碧华通向专业司法之路的垫脚石。
而在邹碧华看来,专业导向确保的公正只是基本,其所追求的并不止于个案的公正,“一个案子的处理不仅要公平,还要让当事人能从中感受到司法的温暖。”这是同事口中邹碧华对公正的诠释。
“他特别强调人性化服务理念。”长宁法院少年庭副院长钱晓峰说,“法院干部能力培训,他请了虹桥宾馆的大堂经理来讲客户服务。这是我们从来没想过的事情。一杯清茶、一杯咖啡、一块毛巾,让当事人感受到温暖和尊重。”
“当一个好法官光靠专业知识是不够的。专业的知识如果不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如果没有人文精神的滋养,就会干瘪无味。”这是邹碧华给同事们灌输的理念。
在他看来,公平正义不仅仅体现在法庭之上,法庭之外让人感受到公正,是一个法官的价值所在。
法庭之外尽显脉脉温情
妻子唐海琳和邹碧华是大学同学,“他爱画画,那时候,我的床头都贴着他画的画。”大学毕业时,邹碧华在唐海琳毕业纪念册上写下:“你的生命就是我爱的雕塑。”
回忆起和丈夫的点点滴滴,妻子总忍不住夸赞一番,“他读书特别快,对社会有很多思考,很忙碌,但也快乐、满足。”
2006年,邹碧华当选为“上海十大杰出青年”。回家后,他情不自禁在妻子面前“嘚瑟”了一下。“碰到开心的事,他就像个孩子一样,摇头晃脑告诉你。”唐海琳说道,“他多才多艺,又重情重义。”
在长宁法院收发室员工何勇眼里,“情义”二字意味着深深的尊重。邹碧华到长宁法院后的第二天,便前往每个庭室慰问。何勇没想到新领导会到不起眼的收发室来。“何老师!”邹碧华进门叫了一声,这让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经历过无数子弹从头顶划过的老兵——何勇心头一热。
“他读的书多,可我觉着他不书生,不教条。”谈及对邹碧华的第一印象,长宁法院副院长胡国均这样说。
邹碧华待人的温情体现在其对每个人的关注,“他有个习惯,下班后走到楼下,如果办公室还有几盏灯亮着,他就折回楼上再到各个办公室看看。”
用真心做事,用真情待人,用自己47年的人生,写下一个共产党员的执着与信仰。
邹碧华是法治时代的公正法官,同时也是改革时代的先行者,他的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宝贵的精神,也是激励后来者不断前行的力量。
作为当代青年,身处于这个纷杂的社会,时常有太多的不由自主。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我们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挫折,遇到不被认同的时候,很多人选择在生活的泥潭里打滚,而后面目模糊地继续从一个陌生地奔向另一个陌生地。
而邹碧华用他的生命告诉我们,人生,需要有一些自主的坚守,需要在一个地方“深耕”,直到他发芽开花的那一刻。
编辑:乔洁
责编:陆欣
审核老师:张薇
河海大学公管院传媒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