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National Day
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的模式建构
周晓梅,江苏省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戴厚祥)成员,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小学部教师,中小学高级教师,徐州市学科带头人,邳州市青年名教师,邳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她热爱数学课堂,努力打造“做中学、思中悟”的实验数学课堂,曾获江苏省首届乡村骨干教师优质课一等奖,并多次获得邳州市优质课比赛一等奖。主持或参与省、市级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多项,目前主持江苏省“十三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基于证据的小学数学实验模式建构的实践研究》。并有多篇教学论文在省级刊物发表,多次获省、市级论文评比一等奖。
【摘要】数学实验是学生“做学思一体”的创造性学习方式。数学实验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深化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引领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和建构。“趣味预习”实验、“微探究”实验、“快乐应用”等数学实验模式,能让数学学习不再枯燥,让学生喜欢上学数学。
【关键词】实验教学;模式构建 ;动手实践
小学数学实验是指在有效的条件下,借助一定的素材,组织学生通过数学化的操作主动探究数学知识、检验数学理论或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探究性学习方式。它不仅需要动手“做”,更需要动脑想,是学生自主发现数学、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创造性学习过程,是学生积累数学学习经验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数学文本的内容,用数学实验的方式创造性地设计数学教学,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数学。那么,如何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数学实验活动呢?
一、“趣味预习”实验,激发学习动力
布鲁纳曾说:“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可见,数学学习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趣味预习”实验,给学生提供了动手“做”和“玩”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前或课始,通过实验活动对将要研究的知识进行初探,产生好奇和兴趣,从而激发他们深入学习的动力。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一课前,笔者鼓励学生进行一次“趣味预习”实验。
实验目的:做圆或画圆。
实验要求:借助生活中的材料或工具,想办法动手制作一个圆,或画出大小不同的圆。
实验方法:写出完成的过程。
实验发现:在做圆和画圆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或遇到什么问题?
对于学生来说,动手制作的过程是一个享受和体验的过程。学生通过想办法、选材料、动手做,在描、画、剪、转、圈、印等活动中“近距离”地接近“圆”,不仅对圆产生了探究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自然生成了圆的直观表象,为进一步探究圆做好了准备。
二、“微探究”实验,经历学习过程
正如史宁中教授所说:“我们必须清楚,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是不可传递的,只能靠亲身经历。”可见,教师的讲解、示范和演示无论多么精彩,永远也代替不了学生的亲身实践。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以教学内容为切入点,创造性地设计一些“微实验”活动,增强教学活动的“现场感”,引领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形成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1.发现小实验
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G.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东西的最好的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数学实验,变传统的接受式学习为主动的发现式学习,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数学知识。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实验素材”,精心设计实验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研究、合作探讨,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再发现”出来,以便更好的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促进学生思维的有效发展。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三次小实验活动,引导学生借助学具棒进行探究发现性实验。学生在多次“做”三角形和比较众多的三角形实例中不断有所发现,最终理解确定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关系。
实验一:把一根学具棒剪成任意的三小段,然后围一围。
实验二:1.从8cm、5cm、4cm和2cm的小棒中任意选取三根围三角形。2.用选取的两根小棒的长度和与第三根长度比一比。
实验三:先选取两根同样长的小棒;再把其中一根任意剪成两段,用这三根小棒围一围。
教学中,三次数学实验活动要求明确,看似随意的“任意剪”和“任意选”,实则遵循一定的数学实验方法,使得学生在多层次、多维度的基础上进行操作、观察和思考,既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又使学生的思维都处在兴奋点上。第一次实验,学生会发现:有的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有的却围不成三角形。这一发现将会激发学生产生原有认识与实验发现之间的矛盾心理,致使学生思维处于“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激愤状态,产生想要探究“什么长度的三根小棒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的欲望;第二次实验,学生会在不同的选择、比较和思考中验证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一定大于第三条边”,实现思维水平的上升;第三次实验有效的完善了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认识,合理地促进了学生对概念的思维建构。在实验中发现知识,会使学生将数学知识内化于心。
2.猜想小实验
猜想是数学学习的一种策略,也是一种思考。它是在探索数学规律和本质时的积极思维,是建立在已有事实和学习经验基础上的一种假定。在数学教学中,猜想是学生开启探究大门的钥匙,数学实验让学生有更多的猜想和验证机会。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 “可能性”时,在抛硬币之前,教师鼓励学生猜想“正面和反面向上的机会是不是差不多”;在观察抽奖转盘后,引导学生猜想“获得一等奖的机会太小,而不获奖的机会很大”的原因。猜想激发操作,操作引发思考,思考推动进步。学生通过猜想—实验—分析,在理解可能性的同时,又感知简单的随机现象,感受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更重要的是在经历实验活动的过程中感悟到了随机思想。
3.证明小实验
证明是实验教学中最常用的模式,目的是再次还原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在亲自见证的基础上接受、理解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形成“追根求渊”的证据意识。
例如,教学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综合与实践”中的“怎样滚得远”主题活动时,基于学生生活经验,先让学生围绕问题:“当斜坡与地面成什么角时,物体能滚得远一些?”展开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选材、设计实验方案、收集实验数据、分析比较等活动,用事实证明并获得实验结论。整个活动中,学生完全是实验的主角,他们通过丰富的体验、多元的感悟和立体的经历,亲自见证结论的获得过程。这不仅提高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开展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和证据意识。
三、“快乐应用”实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是数学学习的目的所在。数学实验教学不仅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数学的能力,更重视学生养成善于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内或课外多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快乐应用”实验。
例如,教学苏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元、角、分”单元后,组织学生模拟超市开展实验活动,让学生在收、付款中进一步认识货币单位元、角、分,并会正确地进行相应的计算。应用实验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的喜爱,使学生自然内化了元、角、分的知识,初步培养了学生应用能力。有趣的应用实验在数学与生活之间给铺设了一条通道,让学生愿意走进数学。
“快乐应用”数学实验可促进学生形成“用数学”的习惯,把对知识的单纯认知提升为实践应用,较好的提升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数学实验教学,不仅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更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为了让它更好的服务于数学教学,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
参考文献:
[1]史宁中,主编.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张丹.小学数学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董林伟.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霜降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