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文学讨论:《金锁记》中曹七巧的人物形象

文学讨论:《金锁记》中曹七巧的人物形象

阅读量:3854959 2019-10-27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作者:李长春  阮师
金锁记
张爱玲 著
第一 作品分析
    《金锁记》是作家张爱玲创作的中篇小说,发表于1944年上海《天地》上,后收入小说集《传奇》中。而《金锁记》里的曹七巧是一个血肉丰满,可憎又可怜的人物。在金钱与情欲的双重压迫下,性格终被扭曲,行为变得特别反常,破坏儿子婚姻,儿媳被她折磨死,拆散女儿的爱情。她自己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少女变成了一个追求金钱、权利、爱情的疯女人形象,在生活中苦苦无望的挣扎着,最终成为一个男权社会的牺牲品。
     这篇文章,可能给我们的第一感觉就是“金锁”两字,以至于到后面让我们感叹金钱是怎样锁住一个人的,不仅改变了自己的一生,还改变了自己儿女的一生。
第二 作者简介
      张爱玲中国现代女作家,原名张煐,笔名梁京,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

      7岁开始写小说,12岁开始在校刊和杂志上发表作品。1943至1944年,创作和发表了《沉香屑·第一炉香》《茉莉香片》《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等小说。1955年,张爱玲赴美国定居,创作英文小说多部,但仅出版一部。1969年以后主要从事古典小说的研究,著有红学论集《红楼梦魇》。1995年9月在美国洛杉矶去世,终年75岁。
第三 写作背景
    张爱玲的写作生涯是从1943年的上海开始的,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本就是一个浮华的洋场社会,战争的阴云又给它增添了一种及时行乐的颓废气息。十里洋场,华洋杂处,传统与现代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杂糅在一起,显得光怪陆离。
这就是张爱玲写作《金锁记》时的上海,价值虚无,物欲横流。同时,战争与死神又近在咫尺。人性恶在战争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金锁记》正是产生于这种时空背景,它既打上了时代的印迹,也掺杂了作家本人在个人身世背景上所形成的人生经验。
第四   曹七巧悲剧的原因
曹七巧家是开麻油店的,人有几分姿色,因为卖麻油从小与外人接触多,所以不似一般少女那样保守拘谨,她风流泼辣,敢在街上与卖肉的朝禄调情。这样出身的曹七巧本来不可能嫁到钟鸣鼎食的姜家,但宗法父权社会却给了她这样的“机会”。
霜   降
2019/10/24
天气渐寒始于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曹七巧被哥哥当作商品卖到姜家,做了姜家堂堂正正的二少奶奶。“女人在此父权社会里,其作用被充当成交易的媒介,在自身的作用被剥夺之后,最终将变成贡品被牺牲掉”。姜家的二少爷患软骨病,整天躺在床上,在曹七巧看来她的丈夫是一具没有生命的肉体,散发着死猪肉的气味。跟这样一个男人生活是不可能有爱情的,而“爱”恰恰是她最强烈的欲望。如果这种爱的本能得不到有效的宣泄,就会产生心理失衡,当这种不平衡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机体的紧张,机体就要寻求途径释放能量。曹七巧就企图用金钱欲望来满足对爱情的欲望。但是在沉迷于金钱欲望中时,张爱玲给她安排了一个诱惑——姜季泽。这个人使曹七巧压抑已久的对爱情的欲望重新抬头,同时也让曹七巧脆弱的心理防线遇到强烈的考验。这两种欲望不断地遭遇,碰撞,交战。在爱欲长期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她的金钱欲开始膨胀,终于使人性彻底迷失,曹七巧变成了一个丧失人性、为金钱所困的疯子。
结语
     没有正常夫妻生活的曹七巧,在金钱和欲望的折磨下,让自己一步步走上了变态的女人,恶毒的母亲。但七巧终究是封建宗法制度下的牺牲品.是不自由的,在那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代,很多东西不是自己可以去选择的。对七巧而言,金钱是祸害她一生的根源,畸形变态的婚姻,情欲的遏止,作为一个特殊时代的产物,没有亲情、爱情、友情,性爱的一生,使七巧变得极其自私,逐渐失去人性。金钱是永远无法填补人精神上的空虚。原本七巧也渴望普通人的生活,幻想跟自己的爱人一起牵着手,拉着自己的孙子或孙女在夕阳下散步,可是这最后都只是一种妄想。从进入姜家大门的那一刻起,这些和她没有了任何关联。她恨自己命运的悲哀,无奈的是终究无法逃脱这一切,这是宿命。最终将一个正常的女性在欲望的驱使下活生生的被逼迫成一个疯子。
小组成员:杨斓  普玲仙  缪兴朗  王光文  罗金伟  李长春  阮师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期小编:李长春
没时间解释了,快长按左边二维码关注我们~~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