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百年南开校史联播|务实创新的学风

百年南开校史联播|务实创新的学风

阅读量:3863663 2019-10-28



巍巍南开,风华百年
有哪些你不得不了解的历史浮沉?
百载风雨中
有哪些你不曾知道的峥嵘沧桑?
救国浪潮中
南开大学如何以现代教育自力图强?
抗战烽火中
南开大学如何与北大清华坚韧奋斗
写下西南联大的不朽篇章?
今天学习南开继续给大家带来
百年南开校史联播《南开大学史话》
——务实创新的学风
内容阅览:
 
南开大学的教育讲究联系实际,对形成求真务实、独立思考的学习风气有重要的作用。张伯苓反对“念死的书”,鼓励学生接触社会。在他看来,传统教育脱离生活、脱离社会、脱离实际,“欲免此种弊病,最宜使学生常与社会接近。”早在建校初期,南开大学便开展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以活跃学生的第二课堂。商学会、科学研究会,文学会、理学会、哲学会、经济学会、政治学会等学生学术团体相继成立,以“求得学与用兼容并进之意”。黄钰生还代表学校向学生团体表示如需经费“乃学校所不惜”。南开大学还与一些工厂合作,“以我之学识,易彼之经验”,可谓中国“校企联合”模式之先驱。1927年,学校成立“社会视察委员会”,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制度化。仅在社会视察委员会成立后4年时间内,南开大学和南开中学共对天津100多所机构进行调查。“这种活的教育,在当时的中国教育界,可以说是南开所独创的。”战后复员回津后,学校在经济异常困难的情况下,仍然本着自由活泼的传统精神,制定《课外活动行事计划》。实事求是,注重调查研究,始终是南开学风的一大特色。
南开大学的教育讲求实效,在学风建设上必然重视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张伯苓多次强调“现在的教育者,不但是不能以‘教书’‘教学生’为满足,即使他能‘教学生学’,还没有尽他的教之能事。他应该更进一步,‘教学生行’”。南开师生坚持将所学知识和报国热情转化为“知中国、服务中国”的现实行动。相关事例不胜枚举。南开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帮助天津利中公司硫酸厂设计和建设整套化学工程便是典型事例之一。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制酸工业刚刚起步,北方的硫酸市场完全被日货垄断。爱国实业家赵雁秋决心创办硫酸厂。于是,他找到一家外商承包工厂的设计与建筑工程。但是外商开出的条件相当苛刻,费用也很高昂。赵雁秋慕名找到南开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张克忠教授带领研究人员仅用了1年的时间,比外商承包节省一半资金,设计并建成年产3万吨的硫酸厂,使天津发展成为酸、碱、盐产业完备的中国最早的化工基地之一。张克忠曾经自豪地说:“中国问题可以由中国人自行解决,而中国工程师未必不如外人也。”新中国成立后南开大学在杨石先校长带领下,以服务国家需求为导向,调整专业方向,进行科研攻关,同样体现了“学以致用”的办学特色和求实之风。改革开放以来,南开大学积极发挥学科、人才和技术优势,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做出了新的贡献。
南开是求实的,也是常新的。务实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务实的提升。求真务实的学风要求独立思考,有所创造。南开大学学风建设不但要学生学在实处,学在深处,更要学在新处。张伯苓校长解读南开校训时说:“所谓日新月异,不但每个人要能接受新事物,而且还要能成为新事物的创始者;不但要能赶上新时代,而且还要能走在时代的前列”。“日新月异”的创新发展是南开求真务实精神的必然追求。改革开放以来,南开大学坚持以育人为本,通过深化改革、强化管理、优化环境、活化传统,继承和发扬了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学风。南开园成为培养优秀人才的良田沃土。

来源:党委宣传部
导演、演播:高杨
制作:八里台网络文化工作室
编辑 | 景夏林
做南开人自己的文化周末
沙龙 | 乐坛 | 影坛
愿为你提供最好的
x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