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他乡的童年》,讲的是不同国家的教育,有点东西想跟大家聊聊。
一、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看教育
优
这里不是普通学校,是"国家代表"。
各个国家能上外国记录片的学校,不一定是最最顶级的学校,但是一定是最能代表这个国家,最先进教育理念的学校。也就是说普通人的学校可能并没有记录片中讲述的美好。
明
外国的月亮不一定是圆的。
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如何客观地看待外国的教育呢?
每个国家的教育,都是根据国家的地理位置、文化习惯等多方面的因素去逐渐演变的(有点像生物进化论)。比如芬兰的驯鹿,不是每个国家都有的,即使你去学习如何养驯鹿,你可能在本国也找不到驯鹿相关的专业。
所以了解一个国家的教育,需要在了解那个国家的基础上,才能够客观地判断。才能知道,什么东西是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孩子真正可以借鉴的。
适
好的教育,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孩子。
俗话说的好,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我是想说教育的多样性和针对性。
我们不应该只是去学习或模仿别的国家的教育,每一种教育都有不一样的适用人群。只能说,某个人他适合某种教育,某种性格适合在某种教育环境下成长。
比如:
1、有一些孩子他们会比较自卑内向,不擅长竞争。那么他们就比较适合在芬兰。因为在这个比较平等不讲究竞争的国家,他们才能够更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法,才能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
2、另一些孩子,他的自觉自律比较差,不擅长自我管理。若是按照他们的想法去做一些,他们可能选择了错误的道路。那他们可以在日本的集体教育中,学会纪律和自我管理。
3、还有一些孩子很聪明,但是他们比较懒散。那么他们就需要通过竞争去激发他们的潜能,才能实现自己更好的那一面。那么他们可能就适合中国的竞争教育,在竞争中磨练自己。
二、不同国家的教育
日本
【幼儿园】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1、早上起来,自己洗漱后,收好毛巾和凳子。
2、自己整理换下的睡衣。
3、玩完玩具后,自己整理玩具。
元气满满,尽情地释放自己。
1、喧嚣的晨练。孩子们光着脚在地上玩泥巴,爬铁杆,元气满满地吵闹。
2、课前点名,课中朗读,老师和孩子们的声音都非常洪亮。
3、课间活动的时候,操场上非常喧嚣。
接触自然。
1、幼儿园里种植了各种蔬菜,孩子们自己种自己吃。认识各种蔬菜的同时,还可以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
2、幼儿园里养马,孩子们一起照顾。有孩子过生日的时候,可以骑马。
芬兰
【小学】
了解自己生活的环境
森林课堂、驯鹿课堂。——熟悉自己生活的环境。(芬兰森林覆盖率70%-80%)
学习不是单一科目的教学
1、现象教学。(基于生活中真实的现象或话题,融入各学科知识为学生准备的跨学科课堂教学模式。)
——人类最初始学习的方式,并不是单一的。学习语言,并不是一味地背单词;学习数学,并不是一味地做题目。单一科目的学习,很容易让孩子们失去兴趣,找不到所学知识和真实场景的连接,不会运用。
2、CLIL教学。(科学地将内容和语言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没有专门学习语言的课程,如果你想学习法语,你可以选择用法语上数学课。”
——芬兰的老师,不会用芬兰语教英语,而是用英语教英语。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学习语言从来都不是困难事。视频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10多岁的孩子居然能够掌握5种语言。语言本身的价值就是沟通。我认为这个不应该是一个值得惊奇的方式,如果是的话,那就是我们现在经历的教学方式是有问题的。脱离了实际运用场景的教学,实在是没有意义,不具有真实性的。
3、一个班级有不同年龄的同学,互相学习。
“年纪大的孩子会更有自信,年纪小的孩子会说,他在教我们。”
4、为了你的生活而学习。
——当大家的生活都满足基本需求之后,我们会做什么?我认为,到那时候,来自物质上的攀比就会逐渐淡化。优越感难道不是由于某种东西的缺失而带来的吗?当自己过的足够幸福的时候,我们又有什么必要去议论诋毁他人呢?那时候,可能大家才能够收回看向别人的目光,反过来好好看自己吧。
为了让自己更好的生活,而去学习。了解的越多,看到的就会更多。我们努力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考个好成绩,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而已。是为了给自己塑造一个相对不那么片面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这些是我们自信地做出一项决定所必须的。我们的人生不止有“面子工程”,踏踏实实地,为自己和自己的生活做些事情吧。
平等概念
1、学校里,来自不同国家的孩子都是一样的。每个同学都可以教大家自己国家的语言。
2、所有的学校,享受的政府资源一样。在芬兰,没有好的学校和坏的学校的区分,只有离家近的学校和离家远的学校。
3、芬兰老师的教育程度很高,所以没有政府督察老师的教学计划。老师们可以运用一些灵活的教学方式。另外,老师的工资是一样的,老师也没有职称晋升。
PS:觉得这是一部值得各类人群看的记录片,所以分享给大家。纪录片在优酷上可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