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和下载方法
①手机端阅读:开袋即食。
②电脑端下载打印: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跳转到pdf阅读界面,点击该页面左上侧“下载”按钮即可下载文档,也可点击“打印”直接输出打印稿。
“学习使我妈快乐”,这样的玩笑太沉重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9年10月25日 版次:GA02 作者:尼德罗
“我爱学习,学习使我妈快乐。我妈快乐,全家快乐”,这两天,一段拍摄于深圳南山区某中学校园的视频在朋友圈广为流传,孩子们拉着横幅高喊这段口号,引来周遭观众大笑,视频传开之后,也引发了许多网友的窃笑,直夸孩子们会“抓重点”。
对于这所深圳的中学来说,孩子们能够在运动会上调个皮、捣个蛋,恶搞一下自己的妈妈,本身已经说明学校的气氛还不错。正如接受采访的老师所说,校运会比较轻松,开幕式上,每个班走过主席台都需要集体喊自己班的口号。一般来说,这种口号无非是“严肃紧张、团结活泼”之类的,而这个班的孩子引入母亲这个角色,唱起了反调,算是别出心裁了一把。
在大城市,孩子学习压力重是普遍现象。一线城市中,深圳的孩子虽然不是压力最大的,但其情形也非常令人恐怖。我特意搜索了几个关键指标:2017年,深圳市的学龄儿童超重率为13.31%,肥胖率为9.60%,其中,男生的超重和肥胖率几乎都是女生的2倍。同年的另一项调查显示,深圳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为49.51%,其中小学患病率为41.85%,初中为75.22%,高中为82.86%。此外,还有90%的深圳市小学生睡眠不足。
户外运动不足、学习时间过长、睡眠时间被侵占,是导致肥胖、近视和睡眠不足的几个主要原因,三大原因背后的共同根源则是学习压力过大。而在绝大多数家庭,母亲比父亲更加关注孩子的学习,包括对孩子学习过程的陪伴、学习进度的了解和课外培训的跟进,母亲所耗费的时间、精力都远多于父亲。
也正因为如此,投入更多的母亲和孩子接触的时间更长,且因为督促学习是一项非常持久、复杂和需要承受高压的工作,所以很多母亲并没有充分的知识、耐心和外围支持来完成这项工作。包括父亲的缺位在内的一系列原因,客观上导致了许多母亲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容易陷入“歇斯底里”。她无法真正尊重孩子,也无法接受站在外围的父亲所提出的某些建议。
当孩子们喊出“母亲快乐,全家快乐”的时候,可以说,这是对许多家庭现状的一种精准描绘。不过,这句话也可以做别的理解,因为现代社会都是小家庭模式,一般都为三口或四口人。也因此,如果这个家庭中有任何一个人很不开心,那么这个家庭的其他人也很难开心。而在笼罩整个社会的教育竞争乌云下,作为女性的母亲在释放情绪时,常常受到孩子的学习状况的影响,这种相关性导致孩子和父亲内心种下了“恐惧的种子”。
但是,如果对母亲情绪与孩子学习之间关系仅仅存在上述认识,那么这对母亲、父亲和孩子来说,都不是一个好的开始。因为相对于母亲的性别特点,更重要的是目前教育竞争的持续白热化和性别分工固化。
“不写作业,父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此前有父亲因为陪五年级的孩子写作业气得“心肌梗塞”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由此可见,目前的学习并没有让孩子真正快乐,这说明我们的教育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同时,不管是父亲还是母亲,谁陪孩子学习多,谁的情绪就容易失控。就这一点来说,父母是否快乐,与性别无关,与投入孩子学习的程度息息相关。
玩游戏的少年,现在以法之名管理你的时间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9年10月23日 版次:GA02 作者:兽兽
据媒体报道,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增加了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的从业查询及禁止制度、学生欺凌防控制度、网络沉迷防治等内容。其中,拟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实行时间管理一项尤为引人关注。
近年来媒体上有关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报道屡见不鲜。不单是自我约束力不足的未成年人,就算是成年人,不少人也难以抗拒网络游戏的“诱惑”。《人民日报》昨日报道,日前北京市西城区检察院以受贿罪判处北京某橡胶公司原副总经理崔某有期徒刑四年零六个月。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崔某铤而走险捞取的受贿款600余万元,竟大部分投入网游,近一年时间里每天给自己沉迷的网游充值一万元。
实际上,早在2007年,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就发布了《关于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实施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的通知》,针对基于电脑上的客户端游戏和网页游戏,规定通过游戏收益的控制来引导玩家自我节制。运营商也出台过一些限制举措。如腾讯在2017年推出针对《王者荣耀》的防沉迷系统,包括限制未成年人每天登录时长、升级成长守护平台、强化实名认证体系等三部分。但很快,网上就有玩家贴出各种“反制措施”“解锁秘籍”。可见,要把玩家从沉迷的泥沼中解救出来,远非易事。
更何况,让孩子沉迷的不仅是网络游戏,时下各种流行的短视频网站、社交媒体,也有大量未成年人用户,为了让使用者尽量延长浏览时长,某些APP开发者还会设下陷阱(如屏蔽手机自带的时间提醒),让用户沉迷其中。这些都是青少年在学习自律及时间管理上遇到的重大挑战。
目前除了立法,教育专家对于青少年如何克服网络沉迷也提出了一些建议,比如家长跟孩子约法三章、设立奖惩制度,严格限制上网时间等。所谓“手魔易戒,心魔难除”,网络沉迷的问题也要放在更广的社会、学校和家庭教育背景下来看。比如说,有些家长自己就沉迷游戏,或者爱刷朋友圈爱看短视频,在家没工夫陪孩子。你不让孩子玩游戏,可是学校课业压力那么大,还有各种补习班、兴趣班,玩游戏几乎成了逃避现实压力的唯一途径。如果仅仅是一禁了之,却没有为孩子提供替代娱乐和减压渠道,或者教育方法上简单粗暴,没收手机了事,也很难把孩子从电脑手机屏幕拉回来。
防止网络沉迷,新的立法拟从供应端入手,针对网游从业者加强管束,可谓蛇打七寸。如何让时间管理真正奏效,恐怕还要结合过去管理上的经验教训,进一步细化各项规定,比如,是不是可以采取新技术(如人脸识别),让已有的防沉迷系统真正起作用?而最终,防沉迷是青少年教育的一部分,在这方面家长要尽到监管责任。毕竟,网游对孩子到底是起正面还是负面作用,关键还是看家长如何引导。
诱导小学生打赏巨款 主播和平台该担何责
《钱江晚报》评论员 项向荣
据钱江晚报报道,这些天,浙江青田姑娘夏晓玲在四处奔波,因为10月2日至10月12日期间,年仅11岁的侄女小陈在玩游戏和刷短视频时,打赏了近18万元,但事发后,相关平台对退款一事百般推诿。经过钱江晚报交涉后,平台已退回她13.9万元。
因为爸爸妈妈在西班牙,小陈一直跟着奶奶过,她偷偷地把爷爷奶奶的银行卡及密码搞到手。聊天记录显示,小陈透露过自己还是学生,但主播仍不时发来信息,希望小陈多多关注她。
夏晓玲说:“小陈在直播间的标签显示是小学生,主播也多次问过小陈的年龄,小陈都说自己是11岁。但就是这样,像第五人格主播轩轩还一直私聊小陈,诱导小陈送礼物。
如今,网络主播一定程度上已造成不小的问题,有多少成年人都忍受不住这些所谓“主播”的诱惑,把自己的辛苦钱血汗钱交给她(他)们。虽然,按照目前法律,这交易中似乎谁也没有违法。
但是牵涉到未成年人就另有说法。按民法,已满8周岁不满18周岁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民事法律行为须经监护人同意或追认后有效。所以儿童打赏行为的法律效力待定,只要其监护人予以否认就可以追回赏金。甚至有一种观点质疑,未成年人被主播诱导而打赏18万元,主播是否已构成犯罪?诱导打赏事件中,平台有没有监管责任?不能只管收钱,不管对方成不成年,甚至还乐观其成。网络主播是当下的一种社会现象,里面存在一些法律盲点需要厘清。
另外,在家庭问题上,我们也应该想想,家长自己应当承担什么责任?一出事就把问题推给社会,实际上这也叫不负责任。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其心理需求,就算没有主播这个行业,他也会从社会上寻求其他满足途径,比如,逃学、早恋等等。从主播诱导打赏的过程看,正好切中了留守儿童渴望关注的心态。所以,关键还是家长的爱不可缺位,如文中的小陈父母,孩子这么小就把她一个人扔给国内的年迈的爷爷奶奶,虽然小陈父母给孩子的钱比一般打工者要给得多,但这又有多大意义呢?
随着当下网络的快速发展,孩子对手机、网络的依赖日益增强,成了教育中的难题。要想解决这些难题,还是多给孩子一些关注吧,钱再多也满足不了孩子对父母的感情需求,打赏18万元给主播难以追讨只是暴露问题的一个表象。
家长关爱上线,孩子才不会“掉线”
《钱江晚报》评论员 李晓鹏
10月21日,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21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修订草案着力解决校园安全和学生欺凌、性侵害未成年人、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现实存在的突出问题。
实行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时间管理,很有必要。未成年人已经成为中国上网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今年8月30日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其中19岁以下网民占比超过20%。
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网络行为虽然仅在虚拟空间发生,但它同样会对现实生活带来深刻影响。一些未成年人沉迷于网络游戏,导致许许多多的悲剧和冲突发生,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把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适用范围,扩展到网络空间,是有现实基础和需要的。
未成年人的网络行为有很多,包括社交、购物、看剧、学习等,其中玩网络游戏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未成年人由于身心发展不健全,对事物好坏的鉴别力比较差,也缺乏自律意识,缺少自控能力。同时网络游戏厂家往往为了增加游戏的黏度,千方百计采用各种各样方法,针对人性弱点开发出各种功能,什么抽奖、开箱子、升级、打卡、送福利,目的就是让用户多玩游戏,多把时间耗在游戏里。成年人都难以抵挡这种诱惑,更何况未成年人。
对未成年人的网络游戏时间进行管控,要做到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上这部分比较好实现,比如建立一整套的管理机制,诸如游戏厂家做好实名认证、未成年人游戏时长达到就强制下线,甚至采取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技术措施。
然而,线上的技术措施再先进、手段再厉害,都需要家庭的配合家长的介入,而后者是整个管理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
作为未成年人保护领域的综合性法律,修订草案新增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强化了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第一责任;确立国家亲权责任,明确在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不能履行监护职责时,由国家承担监护职责;增设了发现未成年人权益受侵害后的强制报告制度。
为了不让孩子过早接触游戏,根据草案,家长首先要对孩子负责任。有的家长嫌孩子吵闹,就丢一个手机给孩子,从此养成孩子玩游戏的习惯。有的孩子拿大人的账号玩手机,这就规避了监管,系统还以为是成年人在玩。尤其是有些留守儿童,老人看不住,父母在外地打拼赚钱,孩子缺乏关爱,大人为了弥补愧疚,就满足孩子买手机。以上都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2018年9月9日的《今日说法》节目关注了一起未成年人网络成瘾的案件,在福建泉州的一个小区内,一名14岁少年因沉迷网络,对母亲、继父限制其打游戏产生不满,趴在16楼窗外的空调上长达6小时,其间多次做出危险举动并试图自残,最终被消防员救下。少年为玩游戏还多次偷刷家长的银行卡。
这属于极端案例,但不容忽视的是:互联网正在改变传统的亲子关系,很多家长在这变化过程中,并没有做到及时转变。
这种现象在不少家庭中普遍存在:父母手里捧着手机,嘴上却督促孩子快去做作业,不要玩游戏。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必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家长要尽可能给孩子做好榜样,回家以后,不要动不动就把手机掏出来,而应该利用回家的时间,多和孩子在一起,带他们一起读书、聊天、踢球,让孩子养成热爱读书热爱运动的好习惯。
如果家长管不住自己,起不到表率和示范作用,那么,国家哪怕出台再严厉的规定,其效果都会成为泡影。
推荐温州何为老师公众号:“我们的教学读书与生活”
推荐横山徐焕栋老师公众号:“大学三位一体和自主招生面试辅导”
诗寒小筑
开眼看世界,长按常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