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刷豆瓣,看到一个超高评分的国产纪录片——《他乡的童年》。这是国际新闻记者、《圆桌派》常驻嘉宾周轶君导演的一部关于教育哲学思考之旅的纪录片。
第二期《领跑世界的芬兰教育》,让很多国内观众忍不住惊呼:这是什么神仙教育方式!
芬兰号称“教育最强国”,没有考试,避免竞争,不贴标签。小学阶段,不在乎孩子在学科中学到了什么知识,而是注重引导孩子如何自己学习、如何搭档学习、如何团队合作完成项目。
上课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在森林里上数学课和自然课,重点是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建立和自然的和谐关系。
节目播出之后,有些观众表示质疑:芬兰是个只有500万人口的发达国家,教育体系享受国家的高额补助,我们怎么能比?
诚然,周轶君在节目中也提到,我国和芬兰的国情非常不同,而且他们的很多方法也不符合我国的社会传统。但国情没有可比性,不代表我们不能学习更开明先进的教育观念,从而推进整个社会的教育进步。
如果将教育理念问题笼统地归咎为人口和经济问题,其实并不能使我们的教育良性发展。
在全世界,中国学生是公认的计算能力优异。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中国学子每年在美国拿博士学位的有2000人之多,比第二名印度多出1倍。
但与此同时,美国几个专业学会共同评出的“影响人类20世纪生活的20项重大发明”中,没有一项由中国人发明。根据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在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占14.9%。
放眼国内,“想象力培养不足”的问题也能得到直观体现。今年上海市在中小学开展科普作品征集活动。参与人数众多,短短四个月就收到1500篇文字作品,其中有40%都是学生原创的科幻小说。虽然数量众多,但质量却实在堪忧。
据活动评委、上海高校科幻协会联盟“科幻苹果核”创始人之一的丁子承先生介绍,许多孩子对未来的想象还是“会飞的小汽车”,似乎十几年来都没有变化。“如今已是人工智能时代,可孩子们的想象力水平还停留在凡尔纳写《海底两万里》或叶永烈创作《小灵通漫游未来》的年代。”丁子承感叹。
在如今这个AI可以在围棋上战胜人类、5G时代近在眼前的数字化社会,只培养应试能力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好在近几年,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国家教育部门开始加大了对中国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第一步就是加大科幻文学在教材中的比重,通过科幻文学帮助培养孩子发散思维和科学精神。
在欧美国家,科幻教育已经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教学项目。1953年美国教师山姆·莫斯考维奇就已经科幻课程引入大学。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科幻作品被应用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心理学,甚至哲学和音乐领域的教学,用以引导激励学生学习、讨论,深入研究科学原理及应用。
比如斯坦福大学开设的“physics 13”选修课。斯坦福向来会给工科和文科学生开设为期一年的基础物理课程,但由于时间和课程内容限制,学生常常很难提起兴趣,更别提发展想象力和创新力了。于是斯坦福与之配套地开设了“physics 13”课程,用科幻作品补充教授物理学知识,同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而在我们国家,科幻教育也经历了从零到一的过程,正在语文教育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
新版人教版语文课本在七年级下册开辟了一个新单元,收录了一些经典探险与科学幻想小说。在这个单元的开篇,写到了科幻文学的定义和巨大作用:“科学幻想,依据科学技术的原理、发展趋势以及科学假说,展示了人类对未来的大胆想象。本单元主要选取探险与科幻方面的文章,希望你能从中触摸到探险者的精神世界,并激发出探索自然世界和科学领域的兴趣与想象力。”
简单来说,科幻文学教育主要有三点作用:
提早为孩子埋下互联网科技基因
很多人都说中国马上就要进入5G时代了,届时我们所有人的生活方式都会发生巨大变化。未来可期,而建立在互联网科技基础上的未来尤其令人大有可期。很多00后、05后一出生就是在这样的互联网时代,如果不能在小时候就培养他/她对科技的了解和兴趣,那么在未来他被时代淘汰的几率就会成指数型增长。
读科幻文化就是让孩子先人一步感受到科学的趣味性。
这一点在我们现有的应试教育制度下,也依然成立。中国学生中有个很奇怪的现象:很多孩子——尤其是和其他国家相比,数理化的成绩很高;但数理化往往又是学生们最惧怕、最厌恶的学科。高分的学生中,只有极少数人是因为对学科产生兴趣,大部分都是题海战术打造出来的答题机器。
而科幻作品就能很好地在学生和自然科学之间起到桥梁作用。因为科幻文学归根结底还是文学,是用更好读、更具文学美感的方式,对科学和社会现实进行想象再创作。
比如最火的国产科幻《三体》,大量读者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对现代物理产生兴趣,从牛顿力学到相对论,从量子力学到弦论,这些艰涩的理论知识在故事性极强的小说载体下,显得友好可亲起来。
相比于很多家长担心的“读小说会不会因此沉迷、影响学习”,很多科幻作者都用自身实例说明了这其实是杞人忧天。中国科幻作家韩松曾在采访中说,自己第一次读到一篇苏联短篇科幻小说,从此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在当时,科幻小说还是“不入流的闲书”,但爱读科幻的韩松在当时成绩一直保持在前三名,而且“想象力变好了,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就会增强,记忆力也会变好,更能够捕捉到要点。”
80后“新兴科幻力量”陈楸帆也表示,“读科幻读不懂并不是坏事,可以自己去探究。”小时候他读科幻遇到不理解的情节,会主动找相关科学书籍研究,或者上网与人讨论。
对于孩子来说,自己主动寻找答案、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要比被动接受知识结论更有趣,记忆也更深刻。在阅读科幻文学的过程中,包装在文学故事下的科普知识、科学精神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
大世界观成就大格局
有个有趣的现象:很多世界级企业的创始人都是科幻文学的爱好者。
特斯拉的老总埃隆·马斯克是《银河帝国》的死忠粉,在发射X-SPACE火箭时,甚至还在火箭舱中放了一套《银河帝国》以作为人类文明的象征。
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女儿刚出生,就开始给她读《宝宝量子力学》作为科学熏陶。
小米的创始人雷军不止一次分享自己读《三体》的体会,“强烈推荐所有的企业家都看看”。
科幻文学不同于其他文学的一点是:科幻文学会将视角放大到整个人类、甚至整个宇宙。这样就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也会随之将心境放大至更高的境界。因此在上个世纪科幻文学一度成为精英文学,成为美国很多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的最爱,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更关注科学发展和科学设想,另一方面也是他们有更广博的思维视野,契合科幻文学的调性。
而现在这个时代,对我们普通读者来说,科幻文学的浩大深邃更像是平凡生活中的一架望远镜,可以看到更大的世界。微博大V@田浩Ty说:“对我来说,调整心态最好的办法是读科幻,随便读几页就会觉得自己是只虫子,眼前一点情绪,不过是蚂蚁搬家路上的一块沙砾。所以说,科幻是消除抑郁症状(不是抑郁症)的最好办法。虽然只能求得片刻心安,但至少算颗速效救心丸。 ”
庞大的世界观会使很多科幻读者自然而然地建立大的格局。当一个人关心的是星辰日月、浩渺宇宙,关心的是人类几百年后的未来时,那么他一定不会为眼前的泥坑哭泣。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想象力远比知识更加重要。创造性想象力并不是天马行空地乱想,而是根据一定条件和现实经验,在脑中独立创造新事物。
这一过程要求孩子不仅要打破思维僵局,还要保持高度的专注力,甚至要培养动手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科幻文学在我国一直被定位为小众文学,始终处于只有死忠粉丝阅读、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对此,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科幻作家吴岩为科幻“正名”指出:“中国科幻一开始就被打上了两个烙印:给孩子的、配合科普教育的。实际上,科幻文学有着更远大的理想,既有对社会的批判,也有对人性的洞察,他们要写社会、写民族、写对科学和人类命运的思考。”
2018年经典科幻文学作品《银河帝国》被定为人教版七年级语文阅读教材,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科幻文学教育的重要性。这部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好看的系列小说”,正在开拓更多孩子的创造性想象力、帮助更多孩子搭建对科学的兴趣。
书中用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政治经济的畅想共同搭建起一个庞大的帝国,预言了人类未来两万年的历史,并且从世界局势、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意识进化、生物进化、机器人学、AI技术……多维度为孩子塑造立体并广远的世界观、宇宙观。
《三体》、《流浪地球》作者刘慈欣曾在《朗读者》节目中这样形容科幻的巨大魅力:
假如把整个宇宙想象成北京市,银河系就是我们现在这座大楼,太阳系是大楼的地下室,地球可能连储物间里一个火柴盒那么大都不到。
而科幻文学就是让我们意识到储物间外面地下室的存在、意识到大楼的存在,也意识楼外面这座城市的存在。
它给大部分人这种封闭的生活在思想上带来更广阔的生存空间。最重要的是它会激励某些人去想办法打开那道门。
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青少年像刘慈欣一样,因为《银河帝国》这样的经典科幻,从此打开创造性想象力的大门,探索更广阔的未知世界。
本文赠本套书中任意2本
截止10月29日早9时
留言点赞前2名获得本书
▼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带走《银河帝国》为孩子开启最经典的科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