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量:362 img
博弈“成本红线”
当前有机硅价格战已进入白热化阶段。某主流厂商销售总监坦言,DMC报价逼近现金成本,短期让利旨在刺激下游补库。然而市场看跌预期未改,终端采购仅维持生产底线。行业开工率暂稳于77.7%,若需求持续萎靡,降负减产压力将加剧。
逆周期扩张与绿色转型
在价格下行周期中,龙头企业加速布局高端产能:
合盛硅业新疆鄯善20万吨硅氧烷项目启动配套技改,新增硅油装置年产能超6万吨,强化下游深加工能力;
甘肃瓜州宝丰推进15万吨工业硅和10万吨多晶硅产能建设,完善新能源材料产业链;
上海气凝胶项目一期通过环保验收,瞄准电动汽车保温材料需求,一期产能达二氧化硅气凝胶24吨、气凝胶毡1万立方米。
技术破局可持续性
绿色创新成为行业亮点:埃肯公司全球首发100%再生有机硅SILCOLEASE™ RE,其碳足迹仅1.1千克CO₂e/千克,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6千克CO₂e,为高价竞争困境提供破局思路。该技术将有机硅废料转化为高性能离型涂层,获“年度可持续产品奖”。
宏观扰动与风险预警
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压制大宗商品市场,贸易商环节出现集中抛货。分析人士警告,市场可能陷入“价格-库存”负反馈循环,三季度末传统旺季能否扭转颓势,将取决于光伏装机与新能源汽车的放量节奏。短期建议下游企业分批建立安全库存,但需警惕部分厂商隐形加价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