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百年南开校史联播 | 被迫南迁的艰辛

百年南开校史联播 | 被迫南迁的艰辛

阅读量:3620263 2019-10-21


巍巍南开,风华百年
有哪些你不得不了解的历史浮沉?
百载风雨中
有哪些你不曾知道的峥嵘沧桑?
救国浪潮中
南开大学如何以现代教育自力图强?
抗战烽火中
南开大学如何与北大清华坚韧奋斗
写下西南联大的不朽篇章?
今天学习南开继续给大家带来
百年南开校史联播《南开大学史话》
——被迫南迁的艰辛
内容阅览:
全面抗战爆发后,我国沿海地区的一批高校辗转内迁。其中,南开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奉命到长沙组建临时大学,继而再迁昆明,成立西南联合大学。在抗日战争时期,南开大学经历了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1937年8月,长沙临时大学筹备委员会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教育部长王世杰为筹委会主席,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为筹委会常委,开办经费25万元由教育部筹拨。三校以各种方式通知各地师生到长沙集中。10月25日,长沙临时大学开学。11月1日,正式开课。此后仍有众多师生陆续报到,又有大批学生相继投笔从戎。据长沙临时大学名录记载,学生人数总计1716人。
临时大学开学后,太原、安阳、上海相继沦陷。不久,南京失守,武汉告急,侵华日军对长沙的轰炸日益频繁,包括轰炸学校的基建工程。1938年1月中旬,教育部批准学校迁址云南。2月10日公布的赴滇就学学生总名单为878人。
临时大学师生分路入滇,主要有两条路线:一条是湘黔滇旅行团路线,成员为体检合格,获得“甲种赴滇许可证”的男生。第二条是校本部路线,成员为教师及眷属、全体女生、体弱的男生,这一路由长沙乘火车,走粤汉路到广州,自香港乘船到越南海防,再改乘火车,走滇越路,抵达蒙自、昆明。其中,女学生由梅美德(黄钰生夫人)带队,还有许多师生是自行赴滇的。
湘黔滇旅行团共计三百余人,同行教师11人组成辅导团,南开教师有黄钰生和侯洛荀。黄钰生担任湘黔滇旅行团指导委员会主席。参加旅行团的学生每人发一身黄色军装和一件黑色棉大衣,实行严格的军事化管理。团长由湖南省主席张治中指派的中将参议黄师嶽担任。全团分为2个大队,大队长由军训教官担任。每个大队分为三个中队,每个中队分为三个小队,三校学生混编成队,中队长、分队长均由学生担任。
2月20日,旅行团慷慨辞别长沙,登上漫漫征程。学生们一身戎装,头戴军帽,身着军服,打着绑腿,脚穿草鞋,斜挎水壶、干粮袋,背着一把湖南菲菲伞。教师们则着便装。他们先乘船沿湘江,入洞庭湖,抵达益阳。然后舍舟步行,渡沅水,至常德,再乘舟到桃源,并再次转为步行。他们翻山越岭,晓行夜宿,常常顶风冒雨,风餐露宿,一度因暴雨和大雪而困于沅陵。3月12日再次出发,先乘车至晃县,然后改步行,经湘黔交界之处的鲇鱼堡,进入“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的贵州境内,经玉屏、青溪、镇远、施秉、黄平、重安,在鈩山与当地苗民联欢,又经贵定、龙里,抵达贵阳。4月4日,旅行团冒雨离开贵阳,途经清镇、安顺、镇宁、永宁,行至盘江,因铁索桥垮断而冒险乘小木舟渡江,水流湍急,惊险万状,夜宿安南,后经普安、盘县,过胜景关,进入云南境内。继而途径平彝、沾益、曲靖、马龙、杨林,终于在4月28日抵达昆明。这次行军历时68天,辗转湘、黔、滇三省,行程3000余里,完成了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次壮举,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无畏精神和强大的凝聚力。
旅行团的宗旨是“使迁移之举本身即是教育”。一路上,师生们常常高唱《义勇军进行曲》等抗日歌曲,向民众介绍抗战形势,揭露日军暴行。他们沿途考察风土人情,访问苗家山寨,旁听村民议事,了解民间疾苦。师生们随时随地开展科学研究,有的勘探地质,有的采集标本,有的收集民歌,有的写生作画,有的记录语言素材。南开大学哲学教育系学生刘兆吉不顾旅途的辛苦和语言的障碍,收集到湘西、黔东、滇南各民族的民歌、民谣2000多首。后来,他筛选七百余首,整理成《西南采风录》,于1946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被誉为“现代诗经三百篇”。一批参加旅行团的学生后来成为著名学者,其中王玉哲、申泮文、严志达、查良铮(穆旦)是南开大学的著名教授。
1938年4月2日,国民政府国防最高会议决定长沙临时大学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5月4日,学校开始上课。校训为“刚毅坚卓”,校徽为三色三角形。校歌是由罗用作词,张清常谱曲的《满江红》。校庆日为1937年长沙临时大学正式开课的11月1日。

来源:党委宣传部
导演、演播:高杨
制作:八里台网络文化工作室
编辑:任正华
责编:雷婷
审校:刘彦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