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盆草为景天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垂盆草的全草,味甘、淡、微酸,性凉,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化痈消肿之功效,常用于湿热黄疸、小便短赤、痈肿疮疡、痢疾、淋证、湿疹、水火烫伤、毒蛇咬伤等病症,是一味药源广泛、价廉物美之良药。
一味垂盆草治疗肝炎,为民间屡试不爽之验方。余治疗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肝癌、胆囊癌、胰头癌以及各种癌症肝转移者,均喜用之,对控制症状,降低谷丙、谷草转氨酶有殊效。鲜品疗效最好,每日可予50~150克或更大些煎水恣饮,若无鲜品予干品30~60克亦可。唯单味煎服疗效不易巩固,需随症合以它药为是。虎杖、五味子、鸡骨草、半枝莲、桑寄生、茵陈、龙胆草、七叶一枝花、丹参等为其配伍之常用药物。
曾治一患者,男,39岁。有10多年乙肝病史,发现右肋下肿块1月,在本省某医院经CT、彩超、甲胎蛋白等检查,确诊为肝癌。多方治疗无效。刻诊:面色萎黄,消瘦乏力,胁肋刺痛,厌食腹胀,便结溲黄,右肋下可扪及巨大之肿块,质硬,固定不移,舌红苔黄,舌下脉络曲张,脉弦涩。此湿热互结,瘀血內停,当清热利湿,活血散结,兼以扶正。以泡参、山药、黄精、生麦芽、郁金、垂盆草、冬凌草、虎杖、鸡骨草、白芍、丹参等进退治疗5月,病情明显缓解。面色稍萎黄,精神好转,较前有力,胁肋偶有刺痛,厌食腹胀消失,二便调,右肋下肿块仍可扪及(经影像学复查有所减小),嘱不可停服中药,定期随访。
有医者视垂盆草为肝病之专药,非真识其用者也。实则本品善解蛇毒,亦为民间治疗毒蛇咬伤之常用药品,可予鲜草捣汁1杯,加雄黄、烧酒各少量内服,每日1~2次,有良效。惜今之医者治疗蛇伤多识半边莲、七叶一枝花辈,弃此药于不用,诚为可惜。唯治疗本病务用鲜品,马齿苋与本品相似,需注意鉴别之,人命所系,未可偾事也。
垂盆草还可用于痈肿疮疡,水火烫伤等证,如《天宝本草》云:“利小便,敷火疮肿痛;汤火症,退湿热,兼治淋症。”医者当识之,以广其用。(何钱)
来源:中国中医报
垂盆草治疗肝病的特效药
作者 / 陈四清
江苏省中医院肝病中心
多年前,江苏句容的一位女士因年轻时卖血而不幸感染了丙肝,到我门诊求诊。我为其开了一张不到800元的一个月的处方,却让她发了愁。原来她的家庭经济非常困难,一个月300元钱都承受不了。那天正巧我从家中带了些垂盆草来,就给了她一小把,嘱咐她回家后栽进菜地,待其长大后即取其嫩苗,每天约半斤左右,可煮水喝,亦可凉拌食用,亦可如韭菜、菜秧等直接炒食。我告诉她,垂盆草可保肝降酶,食用一个月后查肝功能,如肝功能好转,可长期食用。
(垂盆草,图片来源网上)
3年后,这位女士来复查,结果肝功能全部正常,B超显示肝脏也正常。她十分感激地告诉我,自从食用垂盆草后,不但肝功能化验正常了,就连多年的便秘、口臭、口腔溃疡也都没有了。
我岳母知道我的患者主要是肝炎病,为此在我家阳台上种了一大盆垂盆草,经常采摘后让我带到门诊,送给那些肝病患者回家栽培。我经常对我的患者说:上帝为肝病患者开了一间药房,垂盆草就是上帝恩赐给大家的“三好草”。
垂盆草是一种“可药、可食、可观赏”的植物。它是景天科植物垂盆草的全草,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极易栽培,对环境要求不严,喜温喜湿,房前屋后均可种植,也可盆栽,通常采用分株繁殖。四季可采,晒干或鲜用。
垂盆草生成后其枝叶下垂于盆沿,外形赏心悦目,通体翠绿,故可作为观赏用盆景。
垂盆草营养价值丰富,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叶、茎纤维少,脆嫩滑润,甘甜爽口,风味鲜美,可以做汤、炒食、凉拌、做馅等。垂盆草味甘、淡,性凉,故食之如青菜类,有淡淡的、清清的味道,性偏凉而不会上火。因此,亦可以做为食疗材料,供体质属于肝胆湿热的人群,或者配合辛辣饮食食用,防其上火之弊。
垂盆草有良好药用价值。垂盆草的药用始载于清代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现被收于《中国药典》,为常用中药材,归肝、胃、大肠经。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凉血止血三大功效。可内服,也可捣敷,或研末调搽,或取汁外涂,或煎水湿敷。
特别提醒要注意垂盆草与佛甲草的鉴别,不能吃错了。佛甲草与垂盆草同为景天科植物,两者均为三叶轮生,十分相似。但两者在形态上仍可区别,一般说来佛甲草叶片较狭小、细长甚至针形,垂盆草叶片较宽大,长椭圆形;佛甲草味甘,而垂盆草微酸。(《老干部之家(健康)》 2015年第11期第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