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单增,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院长。创建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系。任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理事,德国艺术家协会会员,柏林新艺术家协会会员,柏林欧亚文化与教育促进会主席,柏林艺术与哲学协会理事。先后就读于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德国卡塞尔大学,柏林艺术大学。其作品有着与众不同的艺术风貌,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艺术展中获奖。他的艺术创作手法多样,涉及绘画、雕塑、装置等。在其艺术实践中把西方传统与当代的艺术思想有机地融化在作品中,在形、色、象数的形而下中追寻二维与三维艺术的视觉品性与精神力量。有形与无形的象在不同形态与材料的承载中释放出东方底蕴的现代美学境遇。 曾主持策划多项艺术项目,如柏林“天轴当代艺术邀请展”(1997),E-时代水墨元素邀请展(2003),杭州西湖国际雕塑邀请展(2008),首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2013),中国松阳后舍艺术春季展等。
策划组织
列-中国艺术家在柏林(1997,柏林艺术大学)
天轴-柏林国际艺术展(1997,柏林Prisma Haus)
E-时代水墨元素柏林国际邀请展(2002,柏林德国新闻局)
参与组织《长征-红星穿越欧洲》(2002柏林,卡塞尔,巴黎)
杭州西湖文化广场艺术项目(2004-2007,杭州)
《浙江台州城市雕塑总体规划》(2007,台州)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作品展(2007,上海)
杭州第三届西湖国际雕塑邀请展(2008,杭州)
第五空间-纤维与空间艺术(2009,深圳何香凝美术馆,上海现代艺术馆)
首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2013,浙江美术馆,中国丝绸博物馆)
中美美术馆管理与公共教育工作坊(2017,杭州)
首届中国民间工艺精品双年展(2017,宁波)
日本静冈县传统手工艺品展(2017,杭州)
第十三届全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年会(2018,杭州)
首届中国松阳后?舍艺术春季展(2019,松阳)等
作品欣赏
单增老师在其近三十年的艺术实践中恪守独辟蹊径的艺术原则,以易经为创作主体,沉浸在视觉与哲学的语境中演绎混沌与数学之美,旋转与变化的元素,有形与无形的象在不同形态与材料的承载中释放出东方现代美学的境遇。
2003年作品《e时代》
在1992年第九届卡塞尔文大展上,单增老师的大型装置作品《天地乾坤》惊艳亮相,64块100×70×10cm的冰块被有序地排放在主会场弗里德里希美术馆前的广场草坪上,凝合着易经六十四卦符号的墨汁和碳粉冰块,在阳光的照射下缓缓融化,把包裹的宣纸浸染成64件水墨画。作品引来了大量关注,德国国家电视台的记者对着冰与水的乾坤气韵兴奋地说:“莱茵河的冰流出了扬子江的水!”在西方艺术的前沿,《天地乾坤》为中国的当代艺术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新闻报刊对这一艺术作品的介绍
单增老师对《易经》情有独钟,把《易经》用艺术的方式展现,通过河图洛书符号和八卦图,以及一些厚重色调和规整图案塑造成形,让你我不仅能看见《易经》,还能抚摸、穿行、体会……
1995年作品《太极》
在《易经》里,乾为天、为父、为冰;坤为地、为母、为布。其所借助的意象,与当代艺术的多模态不谋而合。
1997年《Zeitgeist》(《H-易-时代》)
2012年《云》
2014年《乾坤》
《易经》,在大部分人眼中晦涩难懂的古籍在单增老师的手下散发出了与往常不同的色彩。在这跨越十几年的时间里,生命意义和宇宙法则,伴随着《易经》,幻化着出现在了我们的世界里。
排版 | 王 菲 编辑 | 韩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