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教育部"国培计划"(2019)东南大学小学科学国家级骨干教师高级研修项目培训报道(三)

教育部"国培计划"(2019)东南大学小学科学国家级骨干教师高级研修项目培训报道(三)

阅读量:3644025 2019-10-21


茉莉花香伴研学

10月17日早上天一亮,参与国培的老师们已乘车出发,前往金牛湖中心小学参加南京市小学科学“思维参与促发展,问题提出展能力”主题研讨活动。金牛湖中心小学是一所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百年老校,学校的茉莉花校园文化深深吸引了大家。


9:00活动开始,六合区金牛湖中心小学的张成明老师和冶山中心小学的史陆华老师为国培班的学员们带来了两节精彩的小学科学课,分别是苏教版四年级《热空气和冷空气》和三年级《认识固体》,为学员们展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丰富的教学技巧。



两位老师几乎每个实验设计都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每个创新都成了本堂课的闪光点,也是最值得学员们学习的亮点。
随后,六合区教师发展中心钱士虎老师为学员们做了《把握问题导向,激发科学思维》的专题讲座。

南京市教研室的杨健老师和柏毅教授对本次活动做了评议和专家点评,针对本次研学主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通过今天的学习,老师们亲身领略了南京市科学教师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他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来自全国各地学员们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引发了对科学课堂的思考,促进了他们的科学教学成长!
一天的学习,学员们收获满满。第五组学员林芹老师即兴创作一首打油诗《不虚此行》,以舒胸怀!
金牛湖远校园美
茉莉花香香满园
用心良苦巧安排
市级教研展风采
老师专家齐上阵
启迪思维共成长
“童心母爱”构筑灵魂工程

2019年10月18日,在这金秋送爽、桂花飘香的日子里,老师们又开始了新的一天的学习。第六小组的郭越琦老师别具一格的暖场活动让大家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之后的学习活动。

接下来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教培员冯凌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场“以深度学习培养科学素养——工程技术领域教学设计启示”的关于技术与工程领域的精彩讲座。

以尺蠖的运动视频开启,现场指导,带领教师现场对尺蠖运动的快慢进行比赛,老师们积极参与。

她用具体事例向大家解读了实验探究与工程技术是分不开的,二者的结合可以碰撞出很多的思维火花。冯老师提出工程技术教学需要真实的生活情境、一个非良构的问题和适当的指导。主张创设联结让科学丰富儿童。
最后,国培班班长韩松洋老师对冯凌老师的讲座作了总结,柏毅教授对本场讲座给予高度评价。

下午,大家一起到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参观学习。南师附小又称斯霞小学,斯霞老师所倡导的“童心母爱”教育思想,创造的“随课文分散识字”的教学方法影响着中国教育,被誉为中国现代教育的引导者。在不同历史时期,学校均被公认为是一所师资力量雄厚、校风严谨笃实、学生全面发展、科研成果显著的学校。学校先后被江苏省教育厅确定为学制改革试点学校、首批省级重点小学、首批省级实验小学。
在这里,大家先是领悟到了“童心母爱”的教学理念,随后大家又观摩了创客教室。

参观后高琦老师用平实的语言,慈爱的教态为我们诠释了一节家常课,通过学生实践—小结—实践的教、学活动,使孩子们明白了一个道理:纸张折叠的次数越多它所能承受的压力就越大。整堂课充满了浓浓的师生情和探究科学知识的欲望。


第二堂课由教育硕士、科学组长、STEAM项目负责人姜玲,为我们呈现精彩的“探究蛋壳的承受力”,整节课老师带领学生从蛋壳坚固吗这一问题出发,通过戳和压等不同方法,借助自制教具,探究不同形状蛋壳承受力背后的奥秘,从而进行更高阶的工程领域的制作安全帽。整节课充满了科学乐趣,工程技术领域探究特点突出。


充实的一天,收获满满,为未来而思,为未来而学!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积攒实践经验 回归理论学习

10月19日,连续五天的基地小学学习结束了。今天是星期六,国培班的老师没有停止学习的脚步,他们带着一周的实践课程中积攒的经验,再次投身于理论学习的课程中。精彩的暖场活动为老师们一天的学习注入满满的活力!

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叶彩红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主题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彩讲座。
叶老师三个小时的讲座生动、具体、务实,内容丰富。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具体案例解析,层层深入,娓娓道来。她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新的变化、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十大现状、科学实验的分类、实验教学技巧、创新实验的技巧与举例、实验教学说课方法与技巧等方面做了经验交流与分享。

下午为我们带来专题讲座的是重庆市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的专家文德英老师。文老师讲课面带微笑,精神饱满,风趣幽默,侃侃而谈。整个讲座有理论渗入,更多是具体操作的方法。讲座内容由教师团队建设和灵动学生两部分组成。
 “ 教师团队建设”环节从科学教师的缺乏到不加挑剔广接纳组建科学团队;从科学老师不愿从教到乐于从教主动钻研;从没有专家没有骨干的团队到形成具有影响力的骨干教师团队等方面的具体做法作了较祥细的交流与分享。

“灵动学生”环节通过播放几个上课视频直观展示了她的团队中教师与学生平等地位、学生之间激烈的辩论。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积极参与,学生思维在科学课堂中自由放飞。
学员真情流露
部分素材来源:冯纯羽、林芹、赵祖莉、汪凌、谢春芳 吴永刚、赵文龙、姚和林、郭越琦、徐银增、李甜、陈垂海、许达凡、康予萍、陈盈、王芳、李君、江鑫堂、蒋建纲、焦云肖、杨家成
东南大学科学教育与评测研究室简介:21世纪是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期。东南大学科学教育与评测研究室结合信息技术、生物医学工程、脑科学技术,进行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国际比较研究和学生核心概念掌握水平的评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我们的目标是:(1)面向中小学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steam研究;(2)通过实证教育研究,探究科学素养的本质及有效的培养途径;(3)将科学素养的传统评测方法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探究基于ECD模型的学生科学素养评测方法研究;(4)运用ERP、EEG和眼动等脑科学技术,开展对学生核心概念熟练掌握程度的评测研究。
责编:刘平瑶

 推荐关注:韦钰院士公众号
可鑫的科学漫步
介绍有关神经教育学、神经信息工程和科学教育的相关信息

  推荐书籍
《以大概念理念进行科学教育》
[英]温·哈伦编著,韦钰译
科学普及出版社  
定价25.00元   

《“做中学”在中国》
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
教育科学出版社 
定价22.5元   

《神经教育学:学习、艺术与脑》
玛丽安·哈迪曼著,冷玥 朱艳梅译
东南大学出版社 
定价36元   

《十年“做中学”为了说明什么》
韦钰著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定价48元   

《“做中学”内容标准》
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 
定价9.3元   

《为孩子写的脑科学知识》全四册
毛彩凤译
汕头大学出版社 
定价12元 每册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