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海洋科技成果推介

海洋科技成果推介

阅读量:3647259 2019-10-21


 点击上方
“海洋成果”关注我们


为搭建产学研合作桥梁,推动海洋科技成果转化,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将陆续发布海洋领域科技成果,欢迎有需求的机构联系和对接洽谈。

新型海藻肥的研发与产业化
(编号:B00016)
成果来源单位: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本技术以多种优质海藻为原料,建立了两套技术工艺:1 通过工程菌株的使用,经生物发酵工艺高效制备海藻提取液;2 通过超声破碎辅助酶解,进行海藻活性物质的提取,以上述两条工艺为基础,研发新型海藻肥产品。相比于传统的化学法提取制备工艺,避免了强酸强碱等工艺流程对海藻中天然活性成分的影响,最大程度保留了海藻中褐藻寡糖、褐藻酸、植物激素等功能成分的活性,与同类产品相比肥效显著。
基于上述工艺,已开发海藻复合肥、掺混肥、水溶肥等系列产品。经多种果蔬和作物实验验证,在提升施用对象的抗逆性、增产提质以及化肥增效减施方面效果显著,如: 在烟台苹果的喷施实验中,苹果上色快(提前五天),表光好,糖度高(提高 2%),优质果率高;烟台樱桃(美早)平均早熟 4 天,平均单果重比对照增加 21.9%,平均糖度提高 3%;喷施实验证实可有效防止樱桃、葡萄的裂果现象;日照茶树实验中,根系质子分泌情况显示海藻肥可有效提升江北茶树的耐寒性;在东北玉米和小麦实验中,通过海藻肥的施用(含 5‰海藻提取物),化肥减施 20% 的处理组,其亩产较对照组分别增加 9.9% 和 9.6%。
技术指标:
1 发酵生产时间 8-12h;
2 海藻掺混肥中海藻酸含量达 1.5‰(行标为 0.5‰);
3 聚合度 2-4 的褐藻寡糖占总寡糖含量 70%。转化所需投资(万元):500。
项目转化后经济社会效益情况:
预期可达 5000 万元,在十三五化肥增效减施(化肥减少施用 15%)战略背景下,本项目在农业领域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图1    海藻复合肥         海藻有机水溶肥

图2    海藻肥樱桃             对照组樱桃
利用微藻生产棕榈油酸(ω-7)
(编号:B00017)
成果来源单位: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1)已首次筛选获得了多株高产 ω-7 的藻种,已申请了一项发明专利,另一个专利正在申请中,同时拟申请藻种国际专利,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
(2)已成功开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的微藻贴壁培养技术,吨油成本不高于 15 万元,  对鱼油、澳洲坚果油和沙棘油原料成本有明显竞争力。
市场分析:棕榈油酸:Palmitoleic Acid (16:1Δ9),也称顺-9-十六碳烯酸或鲨油酸,是一种 ω-7(Omega-7)不饱和脂肪酸,被称为是一种由脂肪酸生成的荷尔蒙。能阻止肝脏堆积脂肪并加强人体控制葡萄糖的能力,可以起到帮助降低胰岛素抵抗性的作用,从而有效预防 II 型糖尿病。反式棕榈油酸还有助于将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维持在较合理的水平上,对全身炎症和血脂异常有改善作用。此外,棕榈油酸通过抑制固醇调节因子结合蛋白-1(SREBP-1)的表达来减缓脂肪肝症状,明显降低肝脏中甘油酸三酯的水平。因此棕榈油酸作为应对社会发病率极高的糖尿病、高血脂等的保健或者治疗产品,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目前仅有两个 Omega-7 产品通过了 IFOS 认证,分别为 Tersus 生物制药公司的Provinal?PurifiedOmega-7 和美国InnovixPharma 制药公司Innovix Labs Purified OMEGA-7。其原料主要来自鱼油或澳洲坚果油,但这两类原料中的 ω-7 都不高,分别只有 22% 和 10%,因此原料成本高。此外,沙棘油中含有的 ω-7 可达 40%,但成本高达 400 元/ 公斤,且资源量有限。
本项目基于我们首次筛选获得的含油量达 50—60%,ω-7 占总脂 50%以上的富 ω-7 藻类,通过建立其大规模的培养技术,以及 ω-7 分离纯化技术,实现 ω-7 的高效低多成本生产,从而实现基于棕榈油酸的糖尿病、高血脂等保健或者治疗产品的产业化。
本项目无论从藻种,还是培养技术,均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项目产业化竞争优势明显。预计纯 ω-7 生产成本不高于 30 万元/吨,按年产 100 吨 ω-7 计,总产值可达产2-4 亿元, 毛利润 1.5-3 亿元。
合作方式:共同开发、技术转让。
贝类下脚料高值利用与产业化关键技术
(编号:B00018)
成果来源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对整个扇贝下脚料包括扇贝壳、裙边、内脏囊进行系统的研究,开发出扇贝裙边和内脏囊的酶解与发酵技术、蛋白质提取技术、不饱和脂肪酸提取技术、糖胺聚糖提取技术、牛磺酸提取技术;研制成功蛋白粉、磷酸氢钙等 2-3 个高附加值产品。内脏提取的蛋白质应用于饲料添加剂,效果显著优于进口鱼粉;磷酸氢钙、氯化钙等产品优于市售产品。该技术的实施将对提升扇贝养殖、加工业和提高养殖户的收入起到巨大的作用,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也对其他低值鱼类、贝类等产品及下脚料的高值开发利用起到示范作用;该技术研制成功的产品可应用于食品、保健食品、饲料添加剂等,可推动食品、保健品、饲料等行业的发展;同时,该技术将大量的扇贝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裙边、内脏和壳等直接利用,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意义重大。
应用预期效果:扇贝下脚料中蛋白含量丰富,营养价值甚至超过鱼粉,而且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开发前景广阔。经本课题组研究表明扇贝内脏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49%) 虽然较深海鱼油的低,但其 EPA+DHA 含量高达 44%,因此,脂肪油含量高且脂肪酸成分丰富的扇贝内脏作为鱼油产品的开发是非常好的原料。扇贝下脚料壳中钙含量巨大,且生物活性好,生物利用度高,如能将其充分利用,将是一个很好的钙源。扇贝下脚料高值化利用技术充分利用了我国贝类资源,具有非常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对肉仔鸡回肠形态结构的影响
果蔬降农残产品的开发
(编号:B00019)
成果来源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当今社会,人们对经济效益的过度追求导致农药的不规范使用,人体的不健康大部分来自食物不净和大部分农药残留造成。因此,研制出既能有效去除农产品表面的农残、微生物及灰土泥沙,又能不污染环境,且清洗快捷方便的强力清洗剂成了全世界关注的热点。扇贝壳的原料为全天然素材,不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人们生活中常用的某些洗涤剂,在降农残的同时也会被人体摄入,无法排出体外,尤其含氯洗剂并无去农残效果。扇贝壳粉除了降农残之外,也有食物保鲜作用,洗后的食品吃起来口感更好。果蔬降农残产品对农药的清除率可达 93%,与日本此类产品相比,农残清除率显著提高。扇贝壳粉 100% 安全,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其排放不会影响河川水质。因此,利用廉价,安全的扇贝壳降农残必然成为未来国内市场果蔬清洗剂的主导趋势。
应用预期效果:目前日本开发的贝壳粉降农残产品包括:天然贝壳粉洗菜粉,贝力净贝壳粉/水果蔬菜清洁剂,美食之素贝壳粉果蔬清洗剂,残清灵贝壳粉农药清洗剂等等。本项目将制作扇贝壳粉节省了能源与生产成本,在国际市场竞争当中存在价格优势。并通过添加无毒无害的辅助剂,表面活性剂,稳定剂等成分,更进一步提高了扇贝壳粉降农残效果,在果蔬表面农药清除率方面优于日本产品,且价格低于日本产品,因此在国际市场方面也具有很好的竞争优势。

产神经酸微藻规模化培养的中试系统
(编号:B00020)
成果来源单位: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利用微藻生产神经酸具有众多优势,与动植物来源神经酸相比,微藻生产神经酸不受季节和气候的影响,可以在非农业在用地上使用再生循环水进行产神经酸微藻的规模化培养,同时能够固定 CO2,减少 CO2 排放,生产生物柴油等,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应。
性能指标:
在中试的培养条件下,每吨装置的年产神经酸能力在最佳优化条件下达到生物量2kg/吨(干重),每批的生长周期为 20 天,毛油含量达到细胞干重 40% 以上,神经酸占油脂含量的 3% 以上。
市场分析:
目前神经酸市场上的销售产品主要为粉剂神经酸(原料来源主要是元宝枫油、菜籽油等):90%纯度的神经酸约每公斤 10000 元,98% 以上纯度的高达 7-8 万元/公斤;神经酸市场上是产品供不应求,存在有市无价的现象,目前神经酸成品类产品中,昆明海之灵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元宝枫神经酸软胶囊(规格 500 毫克×150 粒/甁,神经酸含量 5%)产品的市场售价为 365 元/甁,故开发神经酸产品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如能利用微藻生产神经酸,按照目前培养微藻的最高成本计算,生产 1 吨微藻藻粉,需 10 万元;神经酸的提取成本 10 万元,生产 1 吨藻粉,产 10 公斤神经酸,每公斤神经酸 10 万元,产值 100 万元,每吨微藻藻粉大约盈利 80 万元,故利用微藻生产神经酸将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此外,微藻能够固定 CO2,有助于 CO2 减排目标的实现,而且可以与污水处理和生物柴油生产等工艺耦合,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和良好的社会效应。
专利:CN102220241A。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

产神经酸微藻规模化培养的中试系统实景图
     成果发布联系人:田敬云
     联系电话:0532-66007087
     电子邮箱:
     tianjingyunhyzx@shandong.cn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