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人生答疑:怎样才能真正摆脱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

人生答疑:怎样才能真正摆脱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

阅读量:3649578 2019-10-21


关注我们“遇合情感”没有搞不定的情感难题
遇|合|情|感YU HE QING GAN遇见我们 合好你们“原生家庭”这个概念,是近几年情感心理学的热频词汇之一。当人们提起它,通常带着不可逆的宿命感,像一个无法打破的诅咒。

怪父母,还是不怪父母?
自从我们接触了一些心理学,知道“原生家庭”后,开始怪父母,认为父母皆祸害,啥都是父母造成的;再之后,又觉得父母也有父母,他们也是受原生家庭的迫害长大的,好像也不能怪他们。
于是,我们内心的分裂便产生了:
一边恨父母,一边理解父母;一边委屈,一边愧疚。
在一会儿怪父母,一会儿又不怪父母之间来回摆荡。
曾经有个学员,她从小就听话懂事,因为妈妈身体不好。
妈妈身体不好,就不能很好地照顾她,反而需要孩子去照顾妈妈的身体和情绪。
但她毕竟还是个小孩,这对小孩来说太过沉重。
孩子无法做妈妈的照顾者。
但她害怕妈妈伤心或者生气,所以她拼命懂事。一旦惹妈妈不高兴了,她就会心生内疚。
长大了,她也习惯去照顾别人的情绪,别人有什么风吹草动,她就觉得跟自己有关,去为别人的情绪负责,否则她就会内疚。
长大之后的她,哪怕只是做错了一件小事,也会自我攻击很久。她形成了典型的讨好型人格,总忍不住问别人意见,不善维持关系,感觉焦虑耗能。她把这些归咎于“原生家庭”。
她在咨询室里哭得像个小女孩,内疚、无助,像丢了妈妈。
她恨妈妈,又爱妈妈,也理解妈妈。
她在对妈妈的内疚里,是否还隐藏着其他什么东西?
内疚,有时候就像一个大面具。
一旦内疚,她就会感到和妈妈是链接在一起的。
她想要摆脱内疚,内心却需要这份内疚。
她想要摆脱的,正是她内心需要的。


成长也许是伪命题
心理学中有个概念叫做社会性参照,指的是幼儿从小就会参考父母的情绪反应来学习应对社会情景,形成自己认知的一种过程。
比如前面那个学员,她贪玩的时候,一看见母亲皱眉,她就退缩了,不敢去找其他小朋友玩了。以致于她认为,和别的小朋友玩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还有一个概念叫做母婴依恋,依恋理论认为婴儿期我们所塑造的关系会影响人的一生,婴儿会将母亲当成信息依赖的来源。
渐渐地,我们长大了,开始有自我意识,开始喊着要成长、要觉醒、要跳脱原生家庭的框架。
很多心理学上的大咖会这样说:我们现在所有的关系问题,虽然是来自过去的模式,但是我们可以打破这些模式。
但很多时候,我们会奋力抵抗这种转化,因为这种巨变会令自我的一部分体验灭绝。
我们潜意识里,拒绝成长、改变,因为我们害怕脱离特定的内部客体关系。
精神分析中有一个术语,叫做客体关系,认为除了原始本能(吃喝拉撒等)外,人类天生具有社会性,有寻求客体关注和关怀的需要。但受限于生理发展,婴儿区分主体和客体的能力并不完善。
儿童时期,在我们内部保留下来的,是和父母的关系体验,而不是父母本身的客观存在。
被内化了的,是和父母的关系。
人类的心智健康和存活,需要依靠和客体的关系,当一个人感到他与客体的一切联系都面临被切断时,他会体验到濒临灭绝的恐惧。
因此,如果没有更好的选择,他会绝望的抓住任何与客体的链接,即便这些客体链接被体验为坏的,糟糕的。坏客体总比没有客体要好。
这种忠诚被潜意识信念强化了。
也就是说,当我们说要去成长,要摆脱这种关系模式的时候,我们会有这样的恐惧:
我害怕失去父母,想奋力把他们转变成理想中的父母,但同时,又害怕他们真的变好了,就不是我的父母了,我就没有父母了。
再进一步描述一下就是:
如果我改变了,或者父母改变了。那么我就失去了曾经和他们的链接,哪怕曾经的链接体验是糟糕的。
这种丧失的恐惧,会让我害怕真的发生改变。


原生家庭的框架,是否真的存在?
当我们感受到了束缚,我们要么是付诸行动去反抗,要么只是想一想而做不到。
不管你选择了哪一种,可能都不会像王子公主一般,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付诸反抗行动的人,也许会带着内疚。
没有付诸行动的人,也许会带着压抑。
当我们谈到束缚,前提必然是有一个框架带给了你限定。
我们在内心疯狂的渴望着那个理想中的“自由”。
彻底突破框架的自由。
但,我们也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
这个已经被说滥的原生家庭的框架,又是否真的存在?
也许,我们只是构建了一个“框架”的幻想,又用尽力气与这个幻想搏斗。
当“原生家庭”的困境,被我们自己构建起来后,我们便失去了真正的自由。
我们在逃和不逃之间挣扎抉择。
我们在框架与自由之间挣扎抉择。
当生命开始陷落时,也许你才会突然意识到,真正的自由并不能在抉择中实现。
而在你开始真正想要去承担责任的时候实现。
扫一扫下面的二维码,添加我为好友,免费领取一小时的情感分析服务↓↓↓
添加情感小助手
分析咨询,答疑解惑
往 / 期 / 阅 / 读
【走进遇合】遇见我们,合好你们
换个思维,可以拯救岌岌可危的婚姻
择偶策略中,90%的女性都会犯的错误
没有出轨,没有家暴,为什么还要离婚?
小三最怕什么?怎么让她们付出代价?
骚浪贱的女人,为什么过得比你好?
经历过什么,女人才会选择出轨?
没有原配的帮助,95%的小三上不了位!
想要学习更多两性情感知识,请关注遇合情感公众号。
 ↓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遇合
一千个婚恋情感危机
就有一千种解决的方法
婚恋危机找遇合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