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ZiaSoIpdAPFWmVjuZGQtIibG4nh9OhwQuN39qykM1OjlWM9IbNkb7j5qibFOCCZ9pxibjTgqQ74mrMVGmib4nwNPE3w/640?wx_fmt=jpeg)
编者按
2019年9月19日-22日,第14届全国营养大会暨第11届亚太临床营养大会、第二届全球华人营养科学家大会在南京国际博览会议中心召开。
此次中国营养界学术盛会引起了广大媒体的关注。17家主流媒体入驻会场进行了专题报道,各新闻网站、自媒体平台迅速跟进报道。其中,中国食品报、健康时报、生命时报等多家报纸对会议进行了整版报道,爱奇艺健康等新媒体平台搭建了APP专题。
中国营养界将陆续转载部分媒体报道,以飨读者。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ZiaSoIpdAPFWJuSUDNvb5kaULBLcYAR01uhXsGTyhEStxpViagvh4V2adPkiar726T5D9qbxX8ibCAzzbdRPPiavJ6A/640?wx_fmt=jpeg)
今日转载:中国食品报网专版
将营养融入所有领域 构建食物消费新模式
食业向营养产业转型
健康食品消费模式正在建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保障食品供应、满足食物生产自给自足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也取得了让世界震惊的成果。今年,剑桥大学Janus Dongye博士制作的“中国是如何养活十多亿人口”的视频在网上流传,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农业在科技进步、规模化生产、科学管理与避免浪费等方面取得的巨大进展。
与此同时,由于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与疾病谱、生态环境、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我国仍面临多重疾病威胁并存、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居民营养健康状况更是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严重影响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心血管病患病人数达2.9亿,其中高血压患病人群呈现年轻化趋势,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从1980年的0.67%上升至现在的超过10%;2017年全国肿瘤登记结果显示,我国癌症发病率为186/100万,肺癌、肝癌、胃癌、肠癌、乳腺癌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柳叶刀》发表的文献表明,2017年,在世界人口排名前20位的大国中,中国因为饮食结构问题造成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癌症死亡率都是第一名。如此严重的健康问题,原因之一就是膳食中钠、精致谷物、红肉与酒精摄入过多,而水果、水产品、蔬菜、全谷物、坚果类等摄取太少。
不容乐观的居民健康状况引起国家高度重视,食品产业进入营养转型时期。201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发展健康服务新业态,积极促进健康与食品及其他相关产业融合。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国民营养计划》,提出以改革创新驱动营养型农业、食品加工业和餐饮业转型升级,丰富营养健康产品供给,促进营养健康与产业发展相融合。
不仅如此,随着大卫生、大健康理念的推进,着眼长远,关注国民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营养健康,正在将营养融入所有领域。国家卫健委食品司副司长张志强在大会上表示,今年11月即将举办的全国食品营养健康产业发展论坛将重点讨论构建“医生-食品科学与食品产业-消费者”的营养健康食品消费指导模式。
推进我国营养科学发展
从业者应担起更多责任
慢病已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和疾病负担,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导致的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70%以上,成为制约健康预期寿命提高的重要因素。今年7月,在积极推进《健康中国2030》和《国民营养计划》的基础上,我国正式启动《健康中国行动》,强调“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以关口前移的方式,通过健康知识普及、合理膳食、特殊人群健康促进、糖尿病与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等15项具体行动,积极应对当前突出的健康问题。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陈萌山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政府已经批准启动编制面向2035年的国家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规划指导未来15年国家食物生产,推动营养改善,加速健康产业发展。这不仅意味着营养与膳食已经成为国内外的热点、焦点,也意味着每一位从业人员要担起更大的责任。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营养学会荣誉理事长王陇德介绍,成立于1945年的中国营养学会长期以来致力于推动营养科学技术发展与营养科学知识普及,在《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修订与发布、推动全民营养周与注册营养师水平评价体系建设、开展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面对新时代、新机遇,从业者应携手为国际营养学科发展承担更多责任,促成更多交流、合作,在探索中不断推动我国营养学科发展和国民健康水平提高。
国家卫健委食品司司长刘金峰表示,《健康中国行动》系列文件将“合理膳食行动”作为15项重大行动中,全方位干预健康营养因素板块的第2大专项行动,体现了营养对于健康的重要基石作用,既是国家层面对未来11年我国营养和合理膳食工作的指导,也是全国营养界共同努力并为之奋斗的基础追求。对此,他呼吁全国营养科技工作者行动起来,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纲领,以《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和《健康中国行动》为路线图,针对突出问题,聚焦重点人群,覆盖重点场所,通过普及营养健康知识、深化营养科技研发,助力人民群众不生病、少生病、延长健康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共谱健康中国的美好蓝图。
营养学进入跨界与国际交流时代
期待中国发挥全球领导力
国际营养科学联合会秘书长Catherine Geissler表示,本次大会覆盖从基因到全球食品营养安全的主题,受到来自亚太、欧洲和北美地区的国际机构和从业者的关注与积极参与,体现了中国营养学者和学界的活跃。年轻人是未来食物和营养领域新的生力军,期待未来有更多年轻一代关注营养学,国际营养科学联合会也将开展更多的资助活动,以鼓励中国营养学者参加国际交流与营养科学研究。
亚太临床营养学会主席Shaw Watanabe提出,放眼未来,营养学已经不再局限于临床营养范畴,越来越多的全球性问题正在与营养发生关系,例如日本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难民营救组织对贫困地区儿童肥胖和饥饿的处理,粮食协同农业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都需要更多的分享与合作。她呼吁中国乃至全球营养学界进一步加强与其他科学组织的联系。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卫生、营养、水与环境卫生处处长Anuradha Narayan认为,中国对儿童的营养干预工作非常成功——在过去的30年中,中国儿童营养不良的情况显著减少,目前全社会的营养转型也在顺利进行。在儿童肥胖率不断攀升的当下,期待中国发挥全球领导力,从政策制定、倡导和推进公共卫生等方面开展更多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应对这一巨大挑战。
王陇德介绍,在一个月前的亚洲营养大会上,中国营养学会取得第四届亚洲营养大会的主办权,大会将于2023年9月15—18日在中国杭州举办。未来,促进广大科技工作者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开拓学术视野,对推动我国营养学科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转载自中国食品报
记者:罗晨 刘艳芳
专家观点
本次营养大会的组织力和规模让我非常惊喜。中国具有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消费体量,在营养学界还有众多具有良好专业素养的科学家、受过专业培训的营养从业人员,这让我感到中国营养科学和营养产业的潜力巨大。国际营养科学和世界卫生组织都期待中国更多、更积极的参与。
——Chizuru Nishida WHO营养政策和科学咨询项目协调员
面对全球肥胖状况日趋严重、糖尿病发病率不断上升的情况,我认为,精准营养是很好的解决方式。实际上,肥胖有不同种类,只有个性化的减肥方法,才能效果明显,并且具有可持续性。国际营养科学联合会目前在做两件重要的事,一是全球营养问题尤其是公共营养方面的研究,比如非洲、南美等欠发达地区的营养问题;另一个是营养人才的培养,尤其是专业营养师的能力提升。期待中国能更多参与国际营养事业。
——J.Alfredo Martine 国际营养科学联合会主席、西班牙纳瓦拉大学食品与营养所所长
作为2018—2020年的亚太临床营养大会会长,我非常期待各个地区的营养师们积极参与营养工作,共同推进营养事业的发展。看到中国营养师的培训工作积极开展,我认为中国的营养事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Shaw Watanabe亚太临床营养学会主席、生命科学促进协会名誉会长
★推荐阅读
★人民日报:以健康素养促进“主动健康”★新华社:礼赞70年,从赤脚医生到健康中国★【珍藏版】生命全周期的基本营养推荐和健康干预指南!★人民日报:70年,中国创造了健康领域“中国奇迹”★一纸文件撬动逾7000亿市值!癌症防治实施方案(2019-2022年)新鲜出炉!★预防“温柔的绝症”请关注这9条核心信息!★21部门联合发文实施10项重大工程,促进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多事之秋”当补充这些营养,实惠更健康★这几条健康铁律,非常难得!★《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发布,要点全解来了!★向上向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中华大地世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