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良好的原生家庭关系是孩子成长的情感基石

良好的原生家庭关系是孩子成长的情感基石

阅读量:3674477 2019-10-22


我知道你在看哟
为什么憎恶父母的某些行为,却又不知不觉向他们的行为靠拢?
为什么实施校园霸凌的孩子大都来自存在家暴行为的家庭?
为什么童年创伤会成为我们一生挥之不去的心结?
为什么有些父子、母女竟水火不容,无法好好相处?
为什么在强势父母家庭长大的孩子大都性格软弱或特别叛逆?
为什么我们对父母的依恋会影响长大成人后的爱情?
为什么我们总是没有安全感?
从心理学角度讲,人的性格从一出生就逐渐形成,而对性格形成起关键性作用的,就是原生家庭。从父母对婴儿哭闹的反应、与孩子的交流方式,到对孩子的道德教育、童年成长的每个环节,都对一个人的自我认同产生深远影响。这种影响有时是有意识的,但更多时候是无意识的,如果没有主动检视的意识,就像有人所说的,“一个人永远走不出自己的童年”,只会让心结伴随终身,乃至一生都不快乐。那原生家庭到底对人有什么影响呢?
原生家庭对于个体个性发展的影响
原生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生理、安全需求的首要提供者

当父母关系紧张,孩子的底层需求无法满足,就会导致更高需求中的爱与归属、尊重乃至自我实现也无法满足。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最初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大多源于原生家庭。若父母教养目标一致,方式得当,逐步满足需要,孩子逐渐学会应对各种挑战,最终实现自我。
良好的原生家庭关系是孩子成长的情感基石。合理的教养方式又推动着亲子关系进一步发展。研究显示,越是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亲子关系越好,亲子间产生冲突的频率与强度也越低。根据社会学习理论,儿童早期,父母教养的态度以及行为是儿童观察和模仿学习的对象。个体成年后,通过模仿学习儿童期父母的“榜样”,教养自己的孩子,并进行代际传递。问题孩子背后往往都是问题家庭。 

幸福的家庭有同样的幸福
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
                        ——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
毋庸置疑,父母的爱,决定了家庭教育质量的优劣。充满爱的教育带来幸运;缺乏爱的教育只能导致不幸。
富有爱心的父母,善于审视孩子的需求,做出理性、客观的判断。他们也可能在面临痛苦抉择时,与孩子一道经受痛苦和折磨。孩子也当然会逐渐意识到,父母甘心陪着忍受苦楚的一片苦心。他们未必立刻流露感激之情,却可以领悟到痛苦的内涵和真谛,他们提醒自己:“既然爸爸妈妈愿意陪着我忍受痛苦,痛苦就不见得那么可怕,而且未必是太坏的事。我也应该承担责任,面对属于自己的痛苦。”——这就是自律的起点。
客服萱萱
电话:0411-39030879
手机:133-3226-7961
长按二维码添加微信
旅顺研学公众号
用心做课程,用爱做教育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活动定制 | 城市生存挑战赛 |  夏冬令营 | 研学旅行
更多活动可添加旅顺研学客服微信咨询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