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冲着李安和威尔·史密斯去看了电影《双子杀手》,看完之后最大的感觉是,好像看了一部假科幻片。

看过李安电影的人都知道,他最擅长的既不是动作也不是科幻,而是通过一层一层地递进,用细腻的镜头语言和画面,把电影中的人性剥开揉碎给人看。
无论是《断背山》还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李安都在用他擅长的方式,将观众拖到电影故事的情境之中,仿佛自己身临其境一般,和电影里的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一同发一场梦,以至电影结束仍久久不愿意醒来。

(图片来自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电影《双子杀手》中,虽然这样的情境不多,但画面的美感和柔软,依然能将他和其他科幻动作片导演区别开来。
印象最深的是男女主角乘快艇逃亡的镜头,明明是被人追杀,但李安仍用了一个高空长镜头,缓缓让快艇在海面上划出了漂亮的弧线。在电影美丽意境的背后,男主角亨利遇到的谜团也一层一层地被剥开。

科幻的外壳,家庭的内核
主角亨利是一名“为国效力”的职业杀手,他的专业技术一流,心理素质过硬,总是能够出色地完成任务。但是没有人知道他25年来一直饱受折磨,夜不成寐。在一次执行任务时,他对自己产生了怀疑,提出了退休的申请,却不想被好友告之杀错了人。随着这条线索,亨利开启了追杀、逃亡、揭秘一条龙的游戏困难模式,直到他遇到了三十年前那个年轻的自己小克。这是《双子杀手》最表面的故事线。
讲真,这种“穿越时空和自己相遇”、 “自己杀自己”的老梗,在好莱坞的电影中并不新鲜。加上前面已有诸如《环形杀手》、《月球》、《前目的地》等一大批珠玉在前的好片子,所以《双子杀手》在故事性上完全不足以撑起观众对这部电影的期待。但是也不要太失望,因为剥开其科幻的外衣,就会看到它家庭的内核。
当女主角问亨利除了蜜蜂之外,还害怕什么的时候,亨利说的是“溺水”。其实他对于溺水的恐惧是源于童年时父亲曾用野蛮的方式教他游泳,害得他差点溺毙。所以亨利对于溺水的恐惧,实则是他对父亲的恐惧。
亨利有一个糟糕的原生家庭,父亲在他5岁的时候就离开了他和母亲,而母亲又经常打他。年轻的亨利选择了用参军的方式逃离原生家庭,并且在军队中结识了朋友,找到自己的价值,从此开启他被当作杀人机器的25年服役生涯。但这期间,他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内心便再也没有一刻安宁,最放松的时候只是在他将要扣下扳机的瞬间。

他不敢跟任何人亲近,更别说是建立一段稳定的亲密关系,组织家庭养育孩子。本以为一生就此度过,直到他遇到了小克 。
当亨利看到那个从天而降的年轻30岁的自己时,第一反应不是将其击毙解除危险,而是内心里泛滥起一片父亲的慈爱。他想在解开自己谜团的同时,也帮助小克学会遵从内心,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那种人,而不是听凭他人的摆布。这是父亲对于孩子与生俱来的责任感。

控制与缺席都不是真正的父爱
一个女人变成母亲,中间积攒着十月怀胎一年哺乳的情份,但是父亲却没有这样亲密的机会跟孩子培养感情,一个男人意识到自己变成了一个父亲,就是从他看到孩子的那一刻起。
因为一直生活在自己原生家庭父亲缺席的阴影里,所以亨利不想结婚生孩子,他觉得自己无法胜任一个父亲的责任。但有意思的是,小克从小被杀手训练营的Boss克雷·魏瑞斯精心培养长大,一起打猎,一块训练,克雷·魏瑞斯像一个真正的父亲那样,给予了小克无微不至的陪伴和引导。正如克雷自己所说,“我像每一个父亲爱儿子那样的爱你”。可事实证明,如果父亲一味压抑孩子的天性,那么一个尽职陪伴儿子的爸爸,并不会比缺席的父亲更好,陪伴得越久控制得越深,因为那是按照他自己的意愿,把孩子训练成他自己想要的样子。

知识、技能、经验、习惯、甚至性格都可以后天塑造,但良知却不能。亨利先天的基因,决定了小克痛苦的来源。

我觉得电影真正好看的是最后的十几分钟,亨利希望小克可以不要再走自己杀手的老路,而是像普通人那样成为丈夫和父亲;他为小克准备了新的身份,让他成为真正的自己,而不是某一个人的”复制品“;他送小克去上大学,并试图帮助小克选专业,那个状态跟任何一个普通的老父亲并无二样,就是那种很想把自己人生经验一骨脑儿教给儿子,并希望他以此人生顺遂,少走弯路的老父亲。
可结果正如小克所说,即便是那些弯路,也想自己去走。即便亨利是给了他生命的人,却依然没有权利决定他的人生。

值得一提的是,威尔·史密斯也许不是亨利这个角色唯一的人选,但是今年正好也是51岁的他和65岁李安一样,除了工作之外还身兼着”父亲“的身份,所以他们的合作又赋予了角色更深层次的情感。

因为无论是《当幸福来敲门》中的慈爱父亲,还是《我是传奇》中的孤胆英雄,肯定从来没有人看到过一个像琼瑶女主角那样,对着镜头睁着眼睛,静静掉眼泪的威尔·史密斯。

这便是电影中李安独有的,东方式情感的处理方法吧。
再糟糕的原生家庭也能够被修复
“原生家庭”是近些年来在亲子育儿领域出现频率非常高的热词,“原生家庭”原本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简而言之是指孩子与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家庭。
但自从美国著名的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提出,“一个人成年后的生活方式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的观点时,“原生家庭”似乎就成为了许多成年人逃避失败的借口——“因为我的原生家庭太糟糕了,所以我现在一事无成都是父母害的。”
事实上,世界上并没有绝对完美的原生家庭,相反一些原生家庭不够好的人,一样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
心理学家曾指出,想要摆脱原生家庭的原罪,就好的方式是与父母达成和解。但是”与父母和解”说说容易,实际操作却很难。很多人即使想和解,也苦于没有具体的方法。其实想要与父母和解,接纳自己的原生家庭,最好的方式无外乎是回到过去,让成年后日渐强大的自己逐一去面对曾经的伤害,再将那些伤害一一化解。
可惜我们普通人没有办法像亨利一样,能够重遇30年前的自己,并完成自我的救赎,开启新的人生。但是我们又比亨利幸运,因为我们可以结婚生子,通过成为父母,把自己父母30年前所有的酸甜苦辣都经历一遍。正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心“,角色的转换能让我们逐渐包容自己的原生家庭。
看电影的时候,我就在想,如果让我遇到30年前的自己,我会对自己说什么?大概还是会苦口婆心劝自己早睡早起、锻炼身体、坚持良好作息、以及培养自信的老生常谈,而这些不就是我每天会对孩子说的话吗?
30年前我跟现在的儿子差不多大,正如当年我的父母一样,现在我尽力把自己认为好的对的东西教给儿子,但是他未必会听,可能还会觉得妈妈好烦。我们这才发现,曾经怨恨的,自己原生家庭里父母没做到的事,等我们有了孩子也未必能够做到;而我们父母做的好的,我们有了孩子也未必能做好。所以还有什么理由,把生活中所有不如意的脏水都泼到原生家庭上去呢?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过,一个人只有完成了心理上的”弑父“、”弑母“,才能拥有真正独立的人格。这一点影片与之呼应的就是小克要杀养父克雷的情节。
最终是亨利把开枪射杀克雷的任务从小克手里揽过来,为的就是要一个不再双手沾血的自己。这不仅是亨利帮助小克完成心理上的切割,也完成了他对自己的救赎,从此父亲便不再是自己的梦魇。
如果自己的原生家庭很糟糕,那么孩子就是上天给我们重新再来一次的机会,抚养孩子长大的过程,也是我们慢慢修复原生家庭,治愈自己内心小孩子的过程。
所以,父母也好,孩子也罢,你遇到的每个人都是为你而来,只不过父母是带给你生命,而孩子则帮你达成与自己的和解。
图片来源:电影《双子杀手》
相关文章推荐:
看《中国机长》后的5点感悟,个个蕴含着珍贵的育儿道理
10月好看的电影那么多,但适合带孩子看的,我还是首推这一部

PS:
这是2019年发布的第87篇原创推送
结婚纪念日刷的《双子杀手》,
坦白说如果没有李安和威尔·史密斯,
电影按10分的话,这部顶天能打到5分。
后来看了评论说是90年代的剧本,
那就有些释然了。
其实作为观众来说,并不在乎你用什么技术,
而是你呈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但作为对电影有追求的人,
李安在保持自己风格的同时,
多一些别样的尝试也未尝不可。
我的新书《真正的教育在家庭》正在当当热销,
想下手的亲,可以点击图片二维码
或者阅读原文即可购买?

陈妍:亲子关系咨询师、国家育婴师,专注亲子关系、家庭教育、儿童心理。代表作《穷养一个男孩,毁掉三代人》、《我调查了100组家庭,发现既能上班赚钱,又不需要老人帮忙带孩子的妈妈,根本不存在!》微信公众号:陈妍妈妈(chenyanmama0514)新浪微博:陈妍妈妈育儿 欢迎关注!
给我点在看的人
越来越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