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D ACCOMPANY
前阵子和闺蜜一起逛商场,碰到一对母女。
小姑娘年纪很小,吃甜筒的时候没注意,蹭到了白色小裙子上。
她的妈妈很生气,蹲下来一边帮她擦一边责备她。
“吃个甜筒都能把衣服搞脏,你怎么这么笨啊!”
孩子闹脾气,站在原地不肯走了,妈妈更生气。
“我怎么会生出来你这么笨的孩子!”
小姑娘就开始哭,她妈妈又说:“哭哭哭,一天就知道哭!”
这在生活里,是很常见的画面。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笨?”
“考这么点儿分你是不是脑子有问题?”
“你没救了!”
“你怎么磨磨蹭蹭的,笨死了!”
几乎每一个中国父母,都对孩子说过这样的话。
这样的教育,看似是“为你好”,其实是在毁掉孩子的自尊。

央视主持人董卿,一直在40多岁的年纪里,也时常出现自卑情绪。
在一档电视节目中,一向稳重大气的她谈到自己的原生家庭,泪流满面。
“小时候最怕的事情是吃饭,因为这个时候,爸爸总是说,你这个不对,你那个不对,经常是边哭边吃。”
即便成为风光无限的央视一姐,原生家庭仍然影响着董卿。
“我要做的比别人好很多很多,我才觉得踏实。”
02
D ACCOMPANY
影帝姜文在做客许知远的《十三邀》时,坦诚自己是个不自信的人。
而这份不自信,源于他的母亲。
他考上中戏,兴冲冲的和母亲分享时,母亲却把通知书扔在一边,说你衣服还没洗呢。
姜文在节目中说:“我不知道怎么能让她看见我做的事高兴。”
他不知道怎么才能让母亲开心,遗憾的是他的母亲已经去世。
母亲的生命已经结束,姜文的遗憾却要持续终生。
他再也没有办法得到母亲的认可了。

《小欢喜》里,方一凡在期中考试进步了五十多分,妈妈童文洁很高兴,带一家人去吃大餐。
但是在餐厅里,童文洁得知了方一凡的名次并没有太大差距,大发脾气,直接拉着方一凡去了辅导机构。
她完全否定了方一凡的进步。
无独有偶,乔英子考试拿了第二名。
和她的妈妈宋倩分享时,宋倩没有鼓励。
她面无表情:“第二名有什么好开心的?”
对于孩子而言,父母的否定,会对他们造成很大的伤害。
真人秀节目《向往的生活》里,嘉宾宋丹丹和她儿子巴图的互动让人大跌眼镜。
看到别人的孩子为大家做早餐时,宋丹丹说:“我生了一个废物,啥都不会干,你看看人家。”
当巴图为她手忙脚乱生火煮鸡蛋时,她却一边奚落儿子笨手笨脚,一边埋怨儿子扬起的烟灰弄脏了自己的脸。
看到巴图脚趾发炎了,她说:“不会是你自己啃的吧?你小时候就喜欢自己啃脚。”
对宋丹丹来说,这可能是个玩笑。
但对于巴图来说,这样不合时宜的玩笑只会让他难堪、尴尬。
许多父母否定孩子的初衷是希望孩子变得更好,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一味的打击不能让孩子变得强大。
被至亲的人否定的阴影,将会伴随孩子的一生。
03
D ACCOMPANY
沈阳市心理研究所曾经采访过看守所里的少年罪犯。这些犯了抢劫、杀人等重罪的少年们,刚满16岁,回忆起伤害自己最深的话语,都是身边的亲人说的:
“猪脑子”
“废物”
“丢人”
“是人都比你强”
......
父母的否定甚至是语言暴力,将这些孩子彻底的摧毁。
父母本应该是孩子的依靠,却成了伤害孩子最深的人。
04
D ACCOMPANY
父母的眼睛,不是用来发现孩子缺点的。
而是应该永远饱含爱意,发现孩子每一个闪光点,鼓励孩子不断前进。
前阵子上映的电影《银河补习班》中,主角马飞是个不被认可的孩子。
成绩差、不努力,连他的妈妈也说“他真的很笨”。
但是父亲马皓文却始终没有放弃马飞。
他告诉马飞:“所有人都说你是废物、笨蛋、蠢货,但爸爸相信你不是,永远不是。”
马飞成绩微小的进步,马皓文会夸奖他;
马飞询问马皓文他可不可以不睡觉,马皓文给了他绝对的自由。
在父亲马皓文所营造的良性环境中,马飞越来越自信,也拥有了父亲寄予的绝对安全感。
最终,马飞成长为优秀的孩子,也成为了自己想成为的人。
父亲的鼓励,是马飞成功逆袭的最大动力!

若孩子在爱中长大,他的心灵是健全的,将自尊自爱作为自己人生的起点,对于生活与社会饱含着无限的热情;
若孩子在否定中长大,他的人格是缺损的,时常处于无限的不安之中,对于生活,对于社会,他是畏惧的,也是无助的。
他无法认识到个人的价值,在工作与生活中,永远都是畏手畏脚的。
作为父母,必须做到“三不”。
不忽视孩子微小的进步;
不放大孩子无心的失误;
不吝啬对孩子的夸奖。
让孩子在爱里成长,永远自信满满,永远热爱生活。
我衷心希望每一个父母,都不要成为孩子的“人生差评师”。

往期精彩回顾
陶虹把孩子逼到跳河:有一种好父母,最会害人
深圳家长们,自主招生可以成为你家孩子额外进入四大的机会!
中考最高可降15分录取不限户籍,别坑娃,家长们一定要了解指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