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班的途中,在5号线的地铁上,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孩正在玩手机。忽然,电话响了,她兴致勃勃的接了起来,很亲热的叫了一句,妈妈,你找我有事吗?
紧接着就看到女孩的表情就不那么好看了。
她沉默着一言不发,我在旁边影影绰绰听到她妈妈大声训斥她:那样的男人凭啥要看上你呀?你自己动一点脑子,别让人白睡了……
我可以想象到那个漂亮女生心内的伤心与无奈,但因为是自己的妈妈,她又不好挂电话,只能那样慢慢地听着……那一瞬间,我特别心疼她!
电影《八月:奥色冶郡》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女孩交往了一个非常不错的男朋友,事业有成,英俊帅气。第一次带男朋友回家时,男生开着跑车,拎着名贵的礼物,穿着谈吐都是成功人士的面貌。
或许是因为太不错了,做母亲的直接跟女儿说:我觉得你们结不成,你觉得呢?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7icaunfAWzx4VOAIeJCPCqKZn7cibcfOYHnQeV8iaDw2cJWnPeURvvoXYCk8dFe2uwSGcaj4ZxvZvS4jIkfWOgicnA/640?wx_fmt=png)
这太残酷了,残酷的不是结不了婚,而是亲妈百分百真心实意觉得,她的女儿配不上眼前这个男人。
那种赤裸裸的实话里,隐含着一种明晃晃的态度:你很差,你配不上。
01
亲密关系中“过分隐忍”
可能始于父母积年累月的打压
我的一个朋友,有一段和电影主人公同样的经历,男友名牌大学毕业,在世界五百强的外企工作,交往一段时间后,她带他回家跟自己爸妈见了一面。
她妈嘘寒问暖,她爸态度冷淡。最后送他走人时,她爸转身回头说:不会成功的。
当时她的心一直down到了谷底,不是因为不能跟男友结婚的失望(因为我的朋友本来就没打算那么早结婚),是那种亲生父母发自内心的告诉你,“你配不上他”带来的的失望。
这种失望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
一旦女孩的意识中被父母植入这一点,她就会做很多卑微的事情。
比如那个名牌大学男友常常对她颐指气使,还跟上司的女儿聊骚,原本我朋友想要跟他分手,但想到自己爸爸认证过,自己配不上他,居然也就忍了。
你妈和你爸为什么对你那么坏,为什么说最难听的话给你,为什么他们总是比世界上所有人更看不起你?为什么在你面前就是刻薄的老头老太太?
因为她们从小就是这么长大的,她的上一辈告诉她们:你不该有梦,这样你掉下来的时候也不会那么疼。
于是她们模仿上一辈人,扮演大恶人,通过打压削弱你的期盼,预防她以为你可能会面临的痛苦。
02
没被夸过的孩子
有着自卑的灵魂
前段时间,看综艺《女儿们的恋爱》,有一段关于任容萱和她父亲的采访。
任容萱说,爸爸总是打压她,这种常年累月打压在她心里种下一颗种子,逐渐发芽影响她的想法。
被问到有什么影响的时候,她眼泛泪光说,就是对自己没自信。
当任爸爸说他跟妈妈都喜欢任容萱的前男友的时候,任容萱当即哭出声来。
她之所以这么难过,是因为父母从来没有当着她的面,说过前男友的好,他们一直说的是,我女儿眼光很差。
原本非常美好的一段恋情,因为父母不认同,女儿也对自己没有信心,只得黯然收场。
任容萱不是特例,我接待过很多这样的咨询者,她们不相信自己,不敢坚定自己的选择。
在了解过她们内心真正的想法和童年的经历后,我发现这和她们父母从小对她们的态度有很大的关系。
很多人小时候从父母那里接收到的,都是负反馈,“你怎么什么都做不好?你怎么这么笨?”
长久以来得到的负反馈,让她们产生“习得性无助”感。
怀疑自己的能力,没有信心去做好任何事情,接着又收获更多的负面反馈,最终进入可怕的死循环。
03
有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的伤
有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的伤
这个恶性循环,如果不及时斩断,就很容易延续一生。
董卿的优秀毋庸置疑,但在一档电视节目中,一向稳重大气的她谈到自己的原生家庭,泪流满面。
“小时候最怕的事情是吃饭,因为这个时候,爸爸总是说,你这个不对,你那个不对,经常是边哭边吃。”
这种教育方式让这位看起来风光无限的央视一姐在40多岁的年纪里,还是会常常出现自卑情绪。
“我要做的比别人好很多很多,我才觉得踏实。”
父母的打压,伤害孩子的自尊,让他一辈子都生活在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恐惧中。
在父母的打压中长大的孩子,哪一个不曾像董卿一样?
她们也许成功,也许坚强,可内心却始终住着那个 在父母面前战战兢兢的小孩。
沈阳市心理研究所曾经采访过看守所里的少年罪犯,一个男孩,说父母从来没有夸过自己,经常骂他无用,动不动就说他是猪脑子,猪脑子,猪脑子。
说到这段话的时候,孩子下意识地用手敲打自己的脑袋,仿佛要去印证父母的评价……
04
我们无法选择原生家庭
但可以从此刻开始改变
很多受困于原生家庭的人,都在心中有过这样一个疑问“你凭什么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你问过我愿意来吗?”
的确,有些事情并不是取决于我们自己,就像是在精子与卵子相遇那一刻,基因就已经注定了很多一样。
但是同样需要正视的是,随着后天的成长,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个体,会越来越有能力决定自己的一生该如何度过。
就像是也许你会遗传父母的易胖体质,但你自己可以在后天比常人更加均衡膳食、坚持运动,彭于晏和罗志祥不都这么过来的吗?
因为从小没有学习的榜样,在起初可能很难建立起对亲密关系的深刻体会,只是羡慕别人家怎么可以那么和睦?别人和老公怎么可以那么亲密、坦诚?等等。
没有关系,这些都可以后天习得。
就像是经典美剧《老友记》中的莫妮卡与钱德勒,因为“重男轻女”,可怜的莫妮卡总是会因母亲的挑剔而崩溃,遇到同样在人群中总被嘲笑像Gay的钱德勒,两个人彼此温暖(虽然是非常激情的开始),成为走到最后的恩爱夫妻。
一段感情里,是否配得上对方,只有自己最清楚,不要太在乎别人的眼光,包括你的爸爸妈妈。
相信自己,你是最优秀的,值得拥有这个世界上最好的感情,不要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