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成年后的不幸和自卑 根源来自原生家庭的“打压”?

成年后的不幸和自卑 根源来自原生家庭的“打压”?

阅读量:3763260 2019-10-25



近日,有网友偶遇李小璐带女儿甜馨出游。眼间的网友发现李小璐身穿名牌外衣打扮得十分时尚,而甜馨则穿着十分朴素。

有网友为国民闺女甜馨打“抱不平”:“为啥妈妈每次穿得那么漂亮,孩子穿得跟个村姑似的。”
另一位网友说,“那么小的小孩天天把她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对她又有什么好处呢?”
1
看到这样的评论,我们就会不由自主想到童年被父母打压的自己。
小时候打扮一下,就被遭到父母的反对。因为在他们的观点里,爱美是种“原罪”,它会诱导孩子“堕落”,致使早恋、没心思读书等。
曾经的我们,似乎无时不刻不活在父母的“差评”中。

学霸小C说:“我爸从小就对我实施打击教育。即使我的成绩是全班第一,年级前五,我爸依然会质问我为什么没拿满分。我每次都坐在爸爸的自行车后座,被他训哭。我觉得我总是达不到他的要求。”
那些来自原生家庭的打击,像重拳一样打在孩子的内心。很多孩子因此开始变得讨厌自己,没有自信。
2
你是否想过,原生家庭造成的自卑,其实只是我们为了达到逃避改变自找的借口。
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指出:
“过去的经历对人影响是必然的。但是否让它决定我们的人生,是我们可以自主选择的。”

童年的我们很“弱小”,无力对抗来自父母的伤害。于是成年后的我们,很可能用各种显见或隐形的方式来伤害他们。
最后,我们顺利把成年后的不幸和自卑,“甩锅”给了原生家庭:
“你看,就是因为你们,我才变成了这个样子。”
3
超越自卑的需要是人一切行为的动力,也是推动人类进步的源泉。
很多人害怕与外界交流,因为他们讨厌自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的人。
阿德勒说,强烈讨厌自己的人,本来就怀着“我不要喜欢自己”的目的。
在他们潜意识里认为:我只要不与任何人发生联系,就不会受伤了。
之所以只看到自己的缺点,是因为他们下定了不要喜欢自己的决心。因为害怕被他人否定,被他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害怕他人的轻视或拒绝。
这其实是一种强烈的自我保护机制。所有对自我的“攻击”,是为了逃避 “改变”。
唯有看破这个“心理陷阱”,才能真正停止自我厌弃,重新获得自信。
4
要想改变自己,首先要斩断过去的不幸造成的心理枷锁。

而获得改变或治愈过去的唯一方法,是让你的目的变得足够强烈。
你是否真的想让自己快乐?
你是否真的想要改变?
如果是的话,无论你的过去多糟糕,过去对你影响多大,都不会成为影响你获得快乐和成功的决定因素。
重要的是,你是否看到自己有意深陷过去的不幸中,以此逃避改变的心理动机。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