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打破原生家庭的“魔咒”,活出想要的自己

打破原生家庭的“魔咒”,活出想要的自己

阅读量:3763259 2019-10-25



本文来自最具生命影响力的公众号
海蓝博士(hailanboshi)

人历来都注重家族与传承,上一辈的谆谆教诲与优良传统就像传家宝一样会流传下来,指导我们的人生。
可是,很多时候传下来的不只是优秀传统与美德,还有宿命般的人生魔咒——一代代传承的家族负担。
我们的情绪模式、行为模式、人生理念很多都来自家族传承,有时是父母,甚至往上好几代,最终导致的人生轨迹也会惊人地相似。
就是经常所说的:我们都想活出“自己的样子”,却一不小心活成了父母的样子。
那些情绪、行为和理念,不知不觉就深入我们的骨髓。
这一切,就成了我们口中所逃不出的“原生家庭的阴影”。
 

我们会继承家族的情绪模式
有一个女孩,从小生长的家庭模式是:母亲特别爱抱怨,很喜欢批评指责父亲,后来在她十岁左右,父亲出轨了。一直以来,她很讨厌母亲的坏脾气,更恨父亲的不忠。
但是,等她结婚后,却和她的母亲越来越像,看不到丈夫一点好,天天批评、指责、抱怨、控制。结果她的婚姻就重蹈母亲覆辙,丈夫有了外遇。
她讨厌母亲的抱怨,结果却继承了母亲的抱怨,再往上看发现姥姥也是一个抱怨的人。
我们会继承家族的行为模式
小时候,一做错事就会被父亲打,特别害怕和讨厌父亲的暴力,长大后自己当了父亲,一被孩子激怒,就会不受控地打孩子。
母亲是个很喜欢唠叨的人,与她相处时,最不喜欢她的唠叨,结果等自己当了妈妈,也会不知不觉地不停唠叨。
我们会继承了家族的人生理念
父亲总认为自己不够好,也总批评你做事不够努力,不够认真,久而久之,你的内在世界就会出现一个批评的部分,对你说同样的话。
母亲是一个完美倾向的人,总是把你的缺点与别人家孩子的优点比较,久而久之,你的内在也会出现同样的声音,觉得自己不够好。
很多植根在我们内心的理念:我们需要完美、我不值得、我不够好、我需要完美……都来自于家庭或者文化。

 
总之,我们的行为模式、情绪模式以及人生理念,很大程度取决于童年时与家人相处时所习得的。
受过伤的人会伤人。
痛苦从这一代传递到下一代,然后再传给下一代,如此循环重复。
家族创伤甚至会深入到这个家族的DNA中,影响世世代代的生活。
 
如果打破家族传承,活出想要的自己?
《身体从未忘记》作者、世界知名心理创伤治疗大师巴塞尔?范德考克博士研究证明:疗愈创伤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部分心理学》。
《部分心理学》是现在世界上备受瞩目的心理治疗方法。
2015年《部分心理学》被列入美国NREPP(National Registry of Evidence-based Programs and Practices,国家循证项目与实践注册系统)项目,成为美国国家医疗认可的疗法,也是美国医疗保险系统认可支付医疗费用的治疗方法。
《部分心理学》研究发现:我们的内心世界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保护部分、脆弱部分、真正的自我。
保护部分:它是我们内心用来避免受伤的防御部分,是在生活经历中逐渐摸索出来,用来管理我们日常生活和行动的部分,比如过度努力、控制欲、自我批评、冷漠等等。脆弱部分:它是我们内心经常逃避或对抗的部分,比如被否定、被抛弃、恐惧、孤单、羞愧、抑郁、焦虑。我们不喜欢这些感受,总是试图把它们掩藏或者消灭掉。“保护部分”和“脆弱部分”都是我们内心的部分,以自己的方式保护着我们,但如果让这些部分成为生活的主导,就容易陷入各种情绪旋涡当中。比如,我们害怕孤单或被遗弃,怕自己不被认可,因此就会过度努力,或者讨好他人、委曲求全。?   “真我”部分:是我们原原本本的自己。“真我”拥有以下特质:平静、清晰、好奇、信心、勇气、有创造力、内心充满爱、淡定、智慧。我们真正的自己是充满智慧、力量和爱的,很多时候却被“脆弱部分”和“保护部分”所掩盖,就像被掩埋的金子一样等待我们发掘。
作者| 海蓝博士
情绪管理专家、幸福学研究专家;畅销书《不完美才美》《不完美才美II:情绪决定命运》作者;2018年中国十大品牌女性;同伴教育成长系统开创者;海蓝幸福家创始人;海蓝幸福家首席督导专家;中华女子学院兼职教授。
教育背景:美国范德堡大学皮博迪教育和人类发展学院心理学硕士;美国德州贝勒医学院神经科学博士后;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医学博士(眼科学)。
2015年5月创立“海蓝幸福家”,致力于帮助中国四亿家庭提升幸福感,将宁静和谐带入每一个家庭。先后影响数百万人的成长和改变。
备注:我们挑选优质文章及视频,与大家共同学习。重在分享,尊重原创。
1、 所有转载均标明原始出处与原作者,如尽力核查未能发现原始出处和原作者,则默认“来自网络”。若有疏漏欢迎原作者及时联系我们署名或删除。
2、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作品版权及观点归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