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罗寒蕾中国美术馆工笔画大展!看过瘾

罗寒蕾中国美术馆工笔画大展!看过瘾

阅读量:3766163 2019-10-25








来源  天下画院
 
罗寒蕾中国美术馆个展
《如常》


《日日是好日》(中国美术馆藏)


局部
局部
(局部)  
(局部) 



(局部)
《旅途》(中国美术馆藏)
《别迟到》(中国美术馆藏)

《别迟到》2011年纸本 210X165cm






《风轻》
1
最新作品

《你的天空》69x100cm 纸本





罗寒蕾 《你不孤单》 87X55cm  纸本


当寂寞来袭
我抱紧自己
轻声低语
你不孤单




不明白
为什么画羽毛叫"丝毛"
画头发才叫"画"
明明羽毛和头发一样
风情万种、婀娜多姿呀



罗寒蕾
1973年生于广西合浦县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重彩画研究会理事
广东省美协主席团成员
广东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
现工作于广州画院
国家一级美术师

巜网4.兰》  92X62cm 纸本 罗寒蕾 2018年

种花
我希望花儿
忘记花盆的存在,自由生长
画画
我希望自己
忘记笔色的存在,与形象交谈
待以时日,烟雾将会笼罩在轻纱之上 


她本非盆中之物,孤傲坚韧
她视土壤为污浊,只需阳光雨露
开花,不为取悦他人











初见时温婉如玉
凝眸处若有所思
花蕾般柔软的画面
隔着薄薄纸张
都能闻到画上人物微弱的呼吸
……


《网1·秀红 》


作品《金陵十二钗》2015-2018





右一是宝钗
她的形象最有争议
她喜素洁,从不爱花儿粉儿
我却让她戴上夸张的花束
活像舞台上的青衣
因为她特别有表演天赋,很会装










《影之二》67X47cm 纸本 2014年

暗香·面纱

等待









  
人体作品
清之一 2010年 纸本 70X46cm
清之二 2010年 纸本 70X46cm
清之三 2010年 纸本 70X46cm
















《大的小的》165X124cm 纸本 2013年






小猫 2012年





《 家》2012年纸本 165X110cm








《星星有几颗》85X40cm 纸本 2013年




纯净的眼神



婴孩时颤动的睫毛《元元》纸本23cm
肖像作品
自画像
单眼皮系列 纸本 45X45cm 2010年
单眼皮 方土 2010年
单眼皮 夏夏 2010年
江南 2010年
蒋采苹先生肖像 2006年
小西 2010年

江宏伟像 45X45cm 纸本

沈宁像
单眼皮 许浩 2011年
  少数民族
喀什姑娘 2007年
喀什姑娘 2008年
新妆 2007年
苗女 2007年
僳傈族少女 2009年
白族姑娘 2009年
花鸟小品
秋实 2009年
秋实 2007年
木瓜 2008年
自在 2009年
清 2009年
  2005年前作品
乍暖还寒 2002年
红辣椒 2000年
静夜听风 2005年
秋声 2000年
织金十月 1996年
罗寒蕾作品
罗寒蕾作品
罗寒蕾作品

2
《网5·青衣 》示范:

罗寒蕾《网5·青衣 》   60X43cm 纸本 2018年

十四岁那年
我第一次见到《八十七神仙卷》
每一条线条都是会呼吸的
这张画我勾得很慢
让线条一条条地长出来
调整拔弄,直到听见它们的呼吸声

创作过程大解读
衣纹处理

二维空间有助于体现线条美感
   壹  /  写生   
有时
客观对象的衣纹就很美,节奏分明
照着写生下来就好,并不需要太大改动

贰  /  简化
通常情况下,对象会有过多的明暗关系。另外,衣纹上的一些小结构也会干扰线条节奏。需要进行简化,去掉无用的碎线,只剩下主要的线条,并加强线条疏密对比,衣纹线条的可读性就会大大增加。这张画面的衣纹主要集中在肘关节和腋下。

   叁  /  重新编排
有些衣纹自身并没有节奏美感,也不能很好地表现身体结构,需要进行主观编排,不能跟着对象走。

视频范例  
衣纹最关键的是线条组织,所以稿子至关紧要。创作这个形象我参考了一张图片,从图片局部可以发现,真实对象的衣纹是三维立体的,这会让衣纹比较细碎凌乱。

只要把手臂结构压缩为扁平的二维平面,问题就简单多了。就像浮雕上的刻线,只要外轮廓没问题,衣纹的方圆曲直、长短粗细、疏密摆布并不会干扰结构表现。

肆  /  勾墨线
衣领前胸的线条走向平缓流畅
就会退到画面后面去

       袖子的线条强悍有力
尤其是边缘用笔粗细变化丰富
有效地突出了手部表情

衣纹走向、轻重变化
能使运笔产生速度感,产生动感
使衣纹有了生气
 
完成的白描



 
花纹服饰《网5?青衣》

精细并非面面俱到
纹样的工整在于勾线严谨
既然要画花纹就得画得工整,
歪歪扭扭的纹样在画面上是非常突兀的,
还不如一片空白。
过铅笔稿的时候非常谨慎,
把纹样的大框架认真地规划好,
平行线、垂直线、圆形,全都马虎不得。
?用墨线勾勒头发与头饰细节。

?勾线的同时,用淡墨渲染头发,形成明确的虚实关系。
?继续用墨线勾勒头发与头饰细节,并不时渲染头发,使左实右虚的虚实关系越来越明确。

     贰    
疏密对比
为了衬托出头饰的精美,
这幅画的衣服花纹采用了减法,
纹样简单,仅勾勒几条关键的结构线,
并且保留了白描效果,不设色。
衣襟上的花纹与头发、
衣纹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相互影响。
所以一边勾花纹,一边染头发、勾衣纹。
?衣袖上的花纹比衣襟上的细密一点。


染色切忌喧宾夺主
花纹再精美,
也只是陪衬。
这张画我想保留白描的味道,
所以花纹不能画得过于鲜艳。
?用曙红、朱砂、石青渲染头饰,使用不着边际的晕染,不干扰线条。有时用颜色复勾,突出线条。

?用蛤粉复勾渲染头饰。

?用蛤粉复勾渲染衣服花纹。
?用蛤粉复勾渲染两鬓花朵珠子。
作画步骤
创作过程-网5青衣
每一张画都有不可预知的命运
1
起 稿
?第一稿我喜欢画很小的草图,因为尺幅小更容易把握整体关系。

?第二稿放大了一点点,勾画比较详细的细节。不过这张稿子脸部有点歪,后来在放大稿上进行了调整。

?
色彩第一稿

?
色彩第二稿,虚虚蒙蒙的色彩效果,更能保留白描的韵味。

2
过铅笔稿,渲染画面虚实关系
铅笔稿过得小心细致,
尽量不修改。
一旦落到画纸上,
铅笔线也是画面的一部分。
将来勾的墨线会与铅笔线完全重合,
互相渗透,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

用淡墨渲染出网的明暗关系
并染出人物的逆光效果
定下画面的整体虚实关系才开始勾墨线

3
勾墨线
一边完成头发饰物、
衣纹的渲染勾勒,
一边用淡淡的墨线勾勒脸部线条,
反反复复地复勾,
脸部线条慢慢变得肯定明确。

4
衬 托
用蛤粉勾勒脸部外轮廓,
加强逆光效果。
与此同时,渲染头发服饰,
只渲染脸部周边物体,
肤色质感悄悄地被衬托出来。

5
染 色
先渲染头发服饰,
再用用曙红、赭石、墨对脸部进行微弱的渲染,
边染边勾线。
染色并没有特定步骤,很随意。
有时,我会在头饰上加几点高光,
有时会把两鬓的花朵画得更娇艳,
用曙红给脸颊染上娇嫩的腮红,
五官也越来越清晰,一切似乎都挺顺利的。
突然,我发现自己画过了,
眼睛四周的渲染太重了,
尤其是下眼睑,多了双黑眼圈
 ......

6
擦洗修复
深呼吸,我让心情平静下来,
开始用清水小心擦洗过重的线条和颜色,
这个过程非常缓慢,动作轻柔,
并不时放笔远看,一点点调整。

我先用蛤粉提亮两鬓花朵,
同时,用墨线修补脸部因擦洗破损的线条。
再用曙红填补擦洗破损的线条与平面,
并用蛤粉修改一些无法擦洗的线条。

擦洗后的修复需要谨慎,
不能只在破损的地方下笔,
而是调整四周的整体关系,
使破损处越来越不明显。

我加强头发对比,
并用比较浓的墨线复勾头发边缘和眼睛的线条,
用曙红渲染指尖血色。
随着整体关系的进一步调整,
脸部的破损处也进一步被修复。
渐渐地,擦洗痕迹被清理干净,
脸色也变得温润。
以上作画步骤均转载自:罗阿姨课堂(ID:LAYkt-)
 展览时间:2019年

芥子园 
国画界丹青圣手的摇篮
《芥子园画谱》成书于清代,自此便风行了300余年,毫不夸张地说:它是艺术名家的摇篮,可以快速培养艺术修养。
 
《芥子园画谱》自出版三百多年以来,不断拓展出新,历来被世人所推崇,为世人学画必修之书。在它的启蒙和熏陶之下,培养和造就了无数的中国画名家。

近现代的一些画坛名家如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都从《芥子园画谱》迈出了画家生涯的第一步。称《芥子园画谱》为启蒙之良师,一点也不过分。

 
齐白石把《芥子园画谱》当做自己的启蒙老师,他的回忆自述说,借来的书,用松油柴火为灯,一幅一幅的勾影。足足画了半年,把一部《芥子园画谱》,除了残缺的一本以外,都勾影完了,钉成了十六本。

齐白石
《芥子园画谱》施惠画坛300余年,育出代代名家,可谓功德无限。何镛称此书“足以名世,足以寿世”,然也。

然而,300多年前的教材,在瞬息万变的今天,是不是已经过时了?
这个问题,由著名艺术家、现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冰先生来回答再恰当不过了。

徐冰2010年完成的《芥子园山水卷》的灵感,
就是来自于这本古老的教科书。
徐冰认为,这本书是中国绘画的精华与浓缩,最代表中国文化和艺术核心,他说:
“《芥子园画谱》就是符号的字典。
它收集了各种各样的典型范式。人分几群,独坐看花式、两人看云式、三人对立式、四人坐饮式:一个人是什么姿势,两个人是什么姿势,小孩问路是什么姿势,都是规定好的。
所以,艺术家只要像背字典一样记住“偏旁部首”、再去拼接组合描绘世界万物。

中国画讲究纸抄纸,不讲究写生,过去都是靠临摹,到清代总结出来,这些拷贝的范本分类、细化,变成一本书。
这就是为什么《芥子园画谱》是集中了中国人艺术的核心方法与态度的一本书。                                                                                           ”
 

在康熙年间,《芥子园画传》原版初集就已稀贵如金了,常人难睹其真容。清末时,芥予园旧版已毁废,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芥子园画传》初集首次在海外被重新发现。

山水卷画论部分《画学浅说》首页,
字大行稀,绝对不用担心看成近视眼。
书中较为系统介绍了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及绘画、品画的基本技艺。绘画基本技巧介绍科学合理,浅显明了,使初学者易领会、易临摹。
画谱内容丰富,荟萃中国历代著名画家模仿作品,为中国画初学者最宝贵之画谱宝库。故此画谱问世三百多年来,风行于画坛,至今不衰。

对此传世珍宝,我们竭尽全力,重新编辑出版了这本《芥子园画谱》线装彩页版,希图将其精髓尽现于您眼前。

全书主要分为初集、二集、三集三部分,囊括树谱、山石谱、人物屋宇谱、梅兰竹菊谱、花卉草虫翎毛谱之精华内容。除此之外,并附中国画的绘画技法、各名家画论及经典画作于其中,以飨读者。
《芥子园画谱》深入浅出,循循善诱,令人读之如醍醐灌顶,顿开茅塞。

芥子虽小,可纳须弥山。
《芥子园画谱》的影响力犹如这枚小小的种子,携带着能量,飘散在各处,在每一个人心中种下一座须弥山。
《芥子园画谱》是一套世间少有珍藏的艺术品;同时也是零基础学者的入门教科书。不管是拿来欣赏,还是作为绘画入门的书本,大家都应该看看这套书。

《芥子园画谱》手工仿古线装彩页版







(点击图片可见大图)
(点击图片可见大图)
(点击此行文字查看更多图片细节)

《芥子园画谱》
手工线装彩色仿宣套装全集共4册原价:398.00元/套
粉丝回馈价:268元/套
  小编提醒:
1、如果收到的物品您不满意,可联系寄件人处理;
2、7天内可与寄件人协商退货,15天内仍为您保留换货的权利;
3、全国包邮,敬请放心购买。
  购买方式:
扫码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填写姓名、电话、收货地址即可下单,这边会尽快发货,货到付款。

或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链接进入均可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