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 降
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露水凝结成霜。随着“霜降”的到来,进入了“千树扫作一番黄”的晚秋,冬季的脚步声在最后一缕秋风和一抹残阳中渐行渐近,已隐隐可闻。
2019年霜降时间:10月24日1时19分37秒。
民间有谚曰“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 此时人体的阳气逐渐收藏到了肚脐以下,下半身也增温了。降到身体的阳气要滋养五脏。霜降是天气潜降的最后高峰期,正是我们补充能量,借天势将能量潜藏于体内的最好契机。
三国吴国韦昭说:「霜降之后,清风先至,所以戒人为寒备也。」霜降的时候,先有清风,提醒人们戒备寒气。而后,新的一季又将萌生,金生水,终者藏。
霜降三候
【一候:豺乃祭兽】是说豺捕捉猎物,储藏起来以备过冬食用。
【二候:草木黄落】草木黄落又一秋。一叶落而知秋,万叶落而知生命轮回。
【三候:蛰虫咸俯】昆虫蛰伏起来,不吃东西也不活动,预备开始冬眠,以此度过即将到来的严冬。
霜降健康信息预报
主气为阳明燥金,客气为太阴湿土。
燥气与湿气轮番登场,风雨流行,寒气入侵。
霜降是秋冬转换的最后15天,四季转换前18天是土季,而今年霜降又增加了土湿。这种气运最伤害的就是脾胃,腹泻、呕吐等症需注意,同时还要注意防治呼吸道疾病如肺病、咳嗽、扁桃腺炎、支气管炎、咽喉炎等。
节气调理须知
起居调护
一定切记:霜降,不要熬夜。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最伤阴血的就是“熬夜”,此时已经进入深秋的后半月,秋气伤肝,此时要滋养肝血,而熬夜极伤肝血。
肝血不足时,人容易在子夜失眠,脾气急躁,甚至双目干涩,指甲变薄,手脚发麻,上至心脏,下至大小便,都会受影响。
秋天气候早晚温差大,冷热失常,往往使人措手不及,贼风往往会乘虚而入,使人生病,被中医称为贼风。因此,一定要注意保暖,特别是中老年人,颈项、膝盖和腿部的保暖尤需注意。
在天高气爽的天气里,也需适当活动身体,打太极、游玩、赏花、登山;保持内心宁静,情绪乐观,舒畅胸怀,抛开一切烦恼,避免悲伤情绪。
饮食养生调脾胃
李东垣《脾胃论》中说:“五行相生木火土金水循环无端,唯脾无正形于四季之末各旺一十八日以生四脏,四季者辰戌丑未是也”。每个节气后18天都是调补脾胃的最佳时期。
霜降节气为脾脏功能处于旺盛的时期,但也是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复发的高峰期。此时需要调护脾胃之土,相当于秋季收割后对土壤进行翻作疏松,以便来春农作物更好吸收肥料,如此才能顺应自然天地,符合深秋补脾胃而冬季补肾“启而承之,再承而启之”的规律,调和人体五脏以生肝心肺肾之神机。
霜降五行属土,宜平补,忌过于滋腻。“春天吃花,秋天吃果”,玉米、小米、南瓜、红薯、板栗、核桃仁、山药、芝麻等都是这个时节适宜吃的食物。除此之外,白菜、萝卜、牛肉、藕等也是平补健脾胃好的选择。
【白萝卜】
谚语“秋后萝卜赛人参”。在秋燥时节吃白萝卜可以清解积热。但白萝卜偏寒,脾虚泄泻者需慎食。
【板栗】
板栗性温味甘,可养胃、健脾、强筋、壮腰、活血、消肿。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说:“栗,肾之果,肾病宜食之。”同时也可“厚肠胃”。
药食膳推荐:
【参梨粥】
功效:补脾养胃,润肺生津。
做法:党参15克,粳米120克,梨一个,红糖适量。党参用温水泡2小时,再与材料同入锅煮粥。
【芝麻养血茶】
功效:滋养肝肾,养血润肠。
做法:黑芝麻6克炒奋研碎,与茶叶3克混和,加水适量煎煮饮或用沸水冲泡后饮。
【益精填髓选膏方】
肺金易受邪之季,肺阴虚者可服用审平膏,而阳虚气虚者可选用升明膏等,辨证服用膏方行强化调理,滋养脏腑气血,可防治脾胃疾病,内伤咳嗽,骨关节病,心脑血管等疾病。
(图为中医治未病中心四象脾土六气调神膏品)
经络保健
【内关】
主要对心胸部症状有调整作用,可改善心脏供血,治疗心脏疾病,如心慌、胸痛、胸闷等。经常揉按内关对心脑血管疾病、肠胃功能紊乱、失眠、神经衰弱等有效。
【涌泉】
涌泉是人体长寿的大穴。经常按摩可使肾精充足、耳聪目明、精力充沛、腰膝不软。对神经衰弱、失眠多梦、消化不良、胃痛、腹胀、月经不调、腰腿疼痛等有效。常按涌泉还可开窍醒神,对脑血管病引起的神昏痴呆、中风不语、肢体瘫痪有辅助治疗效果。
秋季补脾坐功
功效:调脾开胃,宣肺利气。
1.盘腿正坐,全身放松,两手掌心向下,分别轻按两侧大腿上,自然呼吸;
2.深吸气后闭气,两手徐徐上提,在胸前两手十指相叉上头后,在头顶上十指紧夫,两手向两边用力,反复拉动;
3.至气急欲呼气时,暂侍拉动,十指松开,将两手慢慢收回,恢复正坐姿势,徐徐呼气,慢慢吸气;
4.以上2、3步动作为一次,连做五次。
节气前后根据体质辨证选择中医特色治疗方法的调护,有助于健脾通络,益气固表。
晚秋日,养情志、养心神、养气节
“一片紅葉一片情,不知思情落誰家。”
| 霜降是语 |
霜降已至,冬寒未远,
一叶知秋寒,冷暖可自知?
文章来源:中医治未病中心
文章编辑:医院宣传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