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7日,由学会三晋哲学文化专业委员会、山西省社会科学院《晋阳学刊》编辑部和商务印书馆山西大学阅读体验店共同举办,“新时代与哲学的使命”龙城哲思对话会在山西大学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山西省社科院等高校院所以及社会各界哲学爱好者40余人参加。对话会由商务印书馆山西大学阅读体验店总经理武强编审主持。
学会副会长、山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二芳教授致开幕辞。她首先代表学会对莅会嘉宾和与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对商务印书馆山西大学阅读体验店的辛苦付出表示衷心感谢。指出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只有基于当代实践才能创造伟大理论,只有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能激发伟大思想,只有引领时代发展才能使哲学不愧于伟大时代。这次对话会聚焦新时代哲学的使命议题,探讨新时代的哲学理论创新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希望以此次对话会为契机,使广大哲学爱好者与学界加强交流,提升哲学思想教育普及以及共同推进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工作的繁荣发展。
在对话会上,中国人民大学谢地坤教授、清华大学卢风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吴冠军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姜宇辉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吴静教授担任特邀对话嘉宾,分别发表了主旨演讲。中国人民大学谢地坤教授分析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取得的成果,及其对社会思想文化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同时,深刻地反思当前哲学研究面临的困境,新时代给哲学提出的新挑战,追问新时代哲学的使命担当。谢地坤教授认为,哲学作为人类文化的理论自觉,是关乎人类的安身立命之学,哲学的使命不仅在于对世界的本质的把握,还在于促进人类认知自我,对社会发展提供价值导向指引。谢地坤教授提出,新时代的哲学研究要很好地使哲学与时代相结合,理论与现实相联系,处理好哲学普遍性与民族狭隘性、世界精神与民族精神、共同体价值与民族价值之间的关系,使作为精神追求的哲学成为现实的人在现实世界的真正地自我实现。
清华大学卢风教授分享了不同的思想家对新时代特质的不同哲学思考,提出了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精神特质。卢风教授认为,不同时代具不同的时代精神,产生了不同的哲学形态。中世纪哲学是神学的婢女,哲学从属于宗教。启蒙运动开启的近代哲学形态由笛卡尔、康德等人奠定,现代分析哲学的工作也只是对其基本框架的修补,虽然试图纠正康德哲学的一些错误,但也远还没有成功。卢风教授提出,20世纪80-90年代以来,作为新时代精神的信息哲学和生态哲学代表着新时代的哲学形态。新时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笛卡尔式自然观认知,拒斥康德式人与非人事物之间的截然二分,主张人类的谦卑和对大自然的敬畏。
华东师范大学吴冠军教授认为,在当下的时代存在着哲学越来越被“边缘化”的境况。在大学课堂里哲学被经济学“挤压”,商品大潮中人们对哲学越来越不“友好”,哲学在社会上的思想“声音”越来越小。吴冠军教授认为,诸种对哲学的误解和不公迫使新时代的哲学工作者追问哲学与时代的关系问题。德国哲学家德勒兹认为,哲学是以”创造概念“的方式在做事情。第一,“创造概念”使哲学与时代发生关系,以哲学方式表达时代社会生活关切;第二,通过“创造概念”展现哲学的力量,哲学在影响时代社会生活价值追求。因此,哲学要走出被外在社会挤压的窘境,作为哲学的工作者必须紧跟这个新时代,不断与新时代发生关联,介入新时代,反思新时代,进而创造新时代。
华东师范大学姜宇辉教授认为,今天哲学被“边缘化”除了外部的原因,某种意义上说,还与现在哲学没有现实感、缺乏时代性、隐匿了立场使哲学失去了锋芒等自身的原因密切相关。南京师范大学吴静教授认为,在新时代当需要厘清哲学与时代的关系,追问哲学表达时代问题的方式。哲学应该在回应时代精神回响中淬炼关注现实的方式,哲学应当是“拼接画”和“蒙太奇”式的面对现实本身,而不是退回到概念本身。
在对话交流环节,特邀嘉宾和与会代表围绕新时代蕴涵的哲学精神特质、新时代哲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思想话语体系建构等进行了深入交流。本次对话会在热烈地讨论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