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天津大学园林设计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解析】
某民俗主题博物馆展览公园设计
一、场地概况
本次设计位于北方某山旅游风景区,北部山上有一座民俗文化博物馆建筑,建筑呈流线型设计风格,建筑外部采用陶土元素进行外立面设计,共有三层。民俗博物馆四周均为山地树林。在基地南部有一条城市干道,为主要进出通道基地面积约26公顷,呈长条形的山地场地,南低北高。结合博物馆建设一个民俗文化展览公园,要有条通往民俗博物馆的上山车道,在博物馆周边设置6个停车位。
二、规划设计要求
1、设计要求风格明显,体现民俗艺术气氛,形成一个具有艺术氛围的山地空间。
2、设计需考虑用地现有环境条件,合理安排功能,尺度适宜。巧妙解决交通功能与整体布局问题,使山地与博物馆协调一致。
3、设计适量水池、绿化和足够的活动场地。
4、设计园灯,对灯具进行布置。
5、注意防止山洪危害,考虑雨洪管理系统。
6、园路坡度设计,符合相关设计规范。
三、设计内容
1、总平面图,标注主要量点,必须标注标高,比例自定
2、剖面图、立面图各至少1张,标注标高,比例自定。
3、透视效果图2-3张4、设计说明150-200字(设计构思、立意和生态设计说明)。
四、图纸及表现要求
1、图纸规格为A2(594mmx420mm)
2、用纸自定
3、总平面图、平面图、剖面图,使用工具与徒手绘制均可
4、效果图务必用色彩表现,表现技法不限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cD0pLhupOTZwM3vzPbSXMvFErnqiaQvVVt67bR5eIVDRC9O1Yc4MScsmtnztSwLC6V6ApFfPxKw6s6uJr79Weyg/640?wx_fmt=jpeg)
【试题解析】
1、设计场地位于北方某山麓旅游风景区内,是一座民俗文化博物馆的展览公园,博物馆外立面采用陶土元素,特色鲜明,设计公园时也可以借鉴博物馆的一些元素到场地中。
2、博物馆建筑位于场地北部山上,四周均为树林。基地南部是一条城市干道,是主要的进出通道。场地有一定的竖向变化,从南到北逐渐抬升,最后通往北部山上的博物馆。
3、设计要求有一条通往民宿博物馆的上山车道,并设置六个停车位,因此要合理规划场地交通,合理安排人车流线。
4、设计要求风格明显,体现民宿艺术氛围。这是对场地特征的一个要求,建筑性质与场地性质有一定联系。
5、场地有竖向变化,因此设计坡地时要注意道路坡度符合规范。
【场地分析】
1、周边交通
场地外环境中的交通比较简单,只有南面的一条城市千道,是主要的进出通道。场地入口就只能设置在南面,但场地内部要求设一条上山车道,故入口处要考虑人行和车行的设置,尽量人车分流,不要有太多的流线交叉。
2、周边用地
场地位于北方某山麓旅游风景区内,四周均为山林地带,山地林地氛围浓厚,故要合理安排空间,合理布局,营独特的山地空间。
3、竖向分析
场地位于山林地带,有一定的竖向变化,从南到北场地逐步抬升,最后到达建筑所在的高地上,大致有16m高差,总体来看没有忽高忽低的场地,故设计时需要结合高差在每一段的变化,合理布置流线和空间。
【平面图绘制步骤】
第一步 确定道路、水体与主要节点形式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cD0pLhupOTZwM3vzPbSXMvFErnqiaQvVVOzaVo75p7NPqR2xJOjBC9nJHY5z6nmPIgSnFlRn1cZ8qrc7CqZgmJA/640?wx_fmt=jpeg)
第二步 绘制主要的植物配置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cD0pLhupOTZwM3vzPbSXMvFErnqiaQvVVP0yzPdk7wdwQV0ojZyPYTXQxxpSvRAFxeEtbFMhvGOlm3T80yxJMrg/640?wx_fmt=jpeg)
第三步 细化主要景观节点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cD0pLhupOTZwM3vzPbSXMvFErnqiaQvVVA30bticIuaZQV5yrtAU8pSvhbvXH031z6cV9IxntqGbkNLbc1y32ibRQ/640?wx_fmt=jpeg)
第四步 细化植物配置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cD0pLhupOTZwM3vzPbSXMvFErnqiaQvVVd79xd04zVicQhontrwvs65D07E3WcYMibQ6d5TfuiafOIUbX8GD30UGPg/640?wx_fmt=jpeg)
第五步 绘制投影、完善细节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cD0pLhupOTZwM3vzPbSXMvFErnqiaQvVVqfgpTKRBHgLXBLzpr4iarKJoCfVGLBibxI8GA5Hn4IvnJ6b1GLxyGOog/640?wx_fmt=jpeg)
【方案解析】
一、总平面图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cD0pLhupOTZwM3vzPbSXMvFErnqiaQvVVCwyn2L9icLBQTFjbXJgtKHXnQkZcicJibBo5SGk84VpQ78lZ3vTSW1Ficg/640?wx_fmt=jpeg)
二、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沿上山的道路布置,设有专门的车行入口,人行入口是一个集散小广场。穿过健身步道,右侧是以陶土为主要构建元素的景观墙,呼应场地民俗艺术氛围。再往前是可供休息、遮阳避雨的景观廊架。最后到达民俗博物馆,入口广场是以陶土元素来进行铺装,与博物馆建筑产生连续性。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cD0pLhupOTZwM3vzPbSXMvFErnqiaQvVVKnzeStmGLAthFndXniawnRoGukbgK58DLBIEIpW68TvQJPdkCgXFJ2A/640?wx_fmt=jpeg)
三、道路流线
将车行道路与人行道路分隔开,保证各条道路的畅通与安全,除了沿主入口广场而上的主要人行道路以外,在场地东侧的自然汇水沟形成的溪流旁也设置了一条游憩小路,穿过特色景观墙可以沿小路到达博物馆前广场,增添了休憩趣味性。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cD0pLhupOTZwM3vzPbSXMvFErnqiaQvVVYZenmMwC6Iic0icdrI0PQf2sKqGWf6u0icwwuSYJ1IQetPtBERA2Mj6Uw/640?wx_fmt=jpeg)
四、景观节点
节点沿上山的道路分布,将上山的人群分流,也增加了游览的趣味性。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cD0pLhupOTZwM3vzPbSXMvFErnqiaQvVVzITVibSRGc9o73QaWLm3ia50ccUgiayue7V2IRGWKKFOEt6tUWIJZEyyw/640?wx_fmt=jpeg)
五、灯具布置
沿车行道布置照明路灯,沿人行上山道路布置景观灯,在台阶处布置灯带,作为台阶提示与照明;在主入口的密林树阵以及主要的节点构筑物都饰以LED灯带装饰;在健身步道与节点平台处都设有地灯;沿临溪小道布置地灯提示照明。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cD0pLhupOTZwM3vzPbSXMvFErnqiaQvVV5Z63LgmTPB6V5VUH6Y1msyWNHSOaYvVaKEZGNlricfUlLR2HmLXMp1w/640?wx_fmt=jpeg)
六、细节设计
1、博物馆入口,陶土元素铺装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cD0pLhupOTZwM3vzPbSXMvFErnqiaQvVVILabkEicTlWZuIIKng3Q54MAmsb3CpKRSLrdTeN4ziaefPNWofxZ9qhQ/640?wx_fmt=jpeg)
2、健身梯道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cD0pLhupOTZwM3vzPbSXMvFErnqiaQvVVqwtFubzjzyeOYZPIHdA8gbEiakw8ia5cWYtxRYvbhp6e5gJOKrVG295g/640?wx_fmt=jpeg)
3、景观廊架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cD0pLhupOTZwM3vzPbSXMvFErnqiaQvVVWX17qYMlTsvYgFuQ6B98LUZdrmrelMz9TCJibBJ9bwIrNucUG8clTgg/640?wx_fmt=jpeg)
4、特色景观墙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cD0pLhupOTZwM3vzPbSXMvFErnqiaQvVVpOAMEpib9kcaIQ5Suw8ianMMDk5cWRYhUqneKL0oQo93JNicODyFTHh2g/640?wx_fmt=jpeg)
5、临溪小道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cD0pLhupOTZwM3vzPbSXMvFErnqiaQvVVzA8mrDnDbpyBrAxUUdo00xULyY3wn5KqdiaYO2L5FomBamaR94J3ibAw/640?wx_fmt=jpeg)
【关于山地景观道路设计】
山地景区道路的线形设计要全面考虑造景需要,实现蜿蜓起伏、曲折有致,要尽量利用自然地形,确保路基稳定,减少工程量和对自然生态的破坏。
一、设计要点1、山地景区道路有自由、曲线的方式,又有规则、直线的方式,形成不同的园林风格。在采取一种方式为主时,也要采取另外方式作为补充。2、山地景区道路能按其功能需要,运用变断面的形式。如转折处不同宽窄,坐凳、椅处外延边界,包括路旁的过路亭,及景区路和小广场相结合,宽狭不一,曲直相济,使园路多变,可一条路结合休闲、逗留和运动于一体。3、山区景区道路蜿蜒曲折。为延长游览路线,提高游览趣味和绿地的利用效率,园路—般设计为蜿蜒起伏状态,而在平坦区,也需要人为创造条件配合山地景区的转折和起伏。4、山地景区道路的交叉要少。防止多路交叉,避免路况复杂,导向不明;尽可能接近正交,否则角度过小,不利车辆转弯,人行穿绿地,不利管理;要主次分明,在宽度、铺装、走向上有明显区别;应具有景色和特点,特别是在三岔路口,应形成对景为宜。5、无障碍设施。无障碍设施是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也可方便老年人、妇女、儿童等。现代山地景区道路,尤其大型公共绿地要按相关标准提供无障碍设施。
二、道路宽度1、单行车道要大于3.5m,双行车道要在6.0~6.5m之间。2、单人行道按0.8~1m,三人游步道可以2~2.5m。
三、竖向设计
1、在保证路基稳定条件下,尽可能运用原有地形减少工程量,景区内外道路要有良好衔接,以便于排水。2、舒适的游览坡道值要小于7%3、人行坡度陡于10%时,应设计台阶。
【案例赏析】广东泰康拓荒牛纪念园景观设计
泰康拓荒牛项目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福田镇境内,罗浮山风景区后山(西侧),项目用地自然条件优越,是个山青水秀,排水良好的环境。这是一个以纪念基建工程兵历史为主题的基建工程兵纪念园墓园,谨以此纪念那些峥嵘岁月里为推动国家历史进程而奋斗的“拓荒牛”缩影。设计师用开拓、创新、团结、奉献的“拓荒牛精神”的文化核心来丰富项目,由此引申出 “一个时代的记忆,一个民族的灵魂”的设计理念。
项目由眺望景台、台地花海、汗青池三部分构成。台地花海即为墓葬纪念区,汗青池为休闲景观区。功能分区分明。动线流畅合理。项目最大的挑战就是坡度复杂的山地地形对景观营造有较大的挑战,山脊排水方式过于单一,设计师在每级台阶内设置种植区域,草阶的设置能有效的舒缓降雨带来的排水压力。
作为纪念墓园性质的景观设计师不去破坏不去过度修饰,依山而势做台地式墓位处理,消化高差的同时丰富景观层次。针对性的保留现状直径30cm以上古树,与现状台地墓地结合,去除小树杂树,保证墓区整体性,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台地浅丘,花香弥漫,梯田式台阶被层层的浓荫绿草怀抱,人工景观之美和山水自然之美和谐相融。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cD0pLhupOTZwM3vzPbSXMvFErnqiaQvVVYhwpriaibLs3bJ8SWBcJgOEvAM4zVTX8gib0kgIw4Xyic3f12ib2TMicTuGA/640?wx_fmt=jpeg)
台地式的设计使得阶梯和开阔的组团空间相互融合构成一个整体。这种具有大尺寸铺装和不规则种植池的设计,在各个节点处连接形成一个开放空间。拾级而上,是坡顶的观景平台。白色的花岗岩、原木质地的长椅、锈蚀钢板这些现代简约的物料运用和植物配置,增添了景观独特的趣味性。同时项目亦注重人文关怀,场地台地高差大,特地采用简洁的线性栏杆,不同于普通住宅栏杆,依山就势与折线形台地基本线条结合,简洁的拉丝钢材质栏杆仅保留基本扶手功能形态,简洁实用。在加强祭扫者大高差上的心理安全感的同时,又在视觉上整体消隐,不抢整体的台地景观的设计效果。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cD0pLhupOTZwM3vzPbSXMvFErnqiaQvVVOdmBqZBvsT6oqmr8OnroO8cJshTMFZia3vA7mesBxfwdicSKpXT8icv1A/640?wx_fmt=jpeg)
多层次的空间体验、多角度的感官视线。同时提醒人们时代的发展趋势,并将陵园生态化、园林化和艺术化,塑造成功能复合、氛围明朗、艺术环境兼具的旅游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