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导师团队风采】公管学院 “科研育人,师生共进”研究生导师团队

【导师团队风采】公管学院 “科研育人,师生共进”研究生导师团队

阅读量:3783268 2019-10-25


CUMT
 | 讲述 矿大研究生自己的故事 |

段鑫星老师团队
01团队简介
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段鑫星教授领衔的“科研育人,师生共进”导师团队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2人。近5年来,团队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5项,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4项,学术与教学获奖14项,包括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6项,省哲学社会科学奖3项,累计培养博士生4名(在读2名),硕士生36名(在读16名)。截止目前,共发表高水平论文94篇,其中CSSCI、CSSCI扩展期刊62篇。编写教材7本,编著16本,著作5本,译著16本,共计44本。
团队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研育、研教、研学、研社”四研互动培养模式,打造“科研精进、师生共进,学术共成长”研究团队。在教学科研方面,研究团队重视提升自身科研能力,始终保持勇于进取、业务精湛的高标准、严要求;在培养学生方面,始终坚持爱岗敬业、以德为先,注重培养研究生学术研究能力;在社会服务方面,注重打造“学术+实践”相协调的创新团队,培养研究生重视实践运用,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02团队事迹
一、加强思想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对研究生的思想引领,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是团队开展一切教学科研活动的首要任务。1.强化理论学习。通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升理论修养和思想政治素质。引导研究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研究生自觉树立有信仰、有理想、有担当、有情怀的新时代大学生风貌做好榜样。2.重视课程思政。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在教学科研中坚守思政的刚性和课堂主阵地,将具有时代感的正能量内容引入课堂,放大思政工作的鲜活性,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注重其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更好肩负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职责。3.开展素质训练。一方面以科研项目为依托,为研究生积极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提供平台,鼓励其运用所学知识去观察、适应、改造社会。另一方面通过素质拓展训练,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巧妙融入训练之中,增强团队师生凝聚力,全面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素质拓展训练现场 二、重视学生培养,以学生成才为核心目标团队坚持科教融合、科研育人,厚植学术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严谨求实、致力创新的团队文化氛围下,研究生通过不断提升学术本领、增强个人本领,取得了优异的成绩。1.研究生成长。以“科研—课题”项目为依托,放手引导学生参与项目设计、调研、执行和结题报告撰写等工作。近5年,团队研究生参与团队科研项目15项,共发表CSSCI论文10篇,CSSCI扩展期刊7篇,中文核心期刊6篇。余利川、赵智兴连续两年包揽学院博士国家奖学金,马逍遥获得本年度硕士国家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获得率位居全院第一。余利川荣获2018年度江苏省优秀学生,毕业后顺利留在学院从教。
2.研究生就业。坚持“333”就业模式,根据学生特点,引导学生读博深造、进入政府部门或国企。近5年,共有5名硕士毕业生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包括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天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国内知名“双一流”高校;共有10名硕士毕业生进入天津天狮学院、盐城工学院、江苏师范大学、淮北师范大学、扬州大学等高校从事教学、辅导员工作;另有6名硕士毕业生考入中共临夏市委组织部、中共宿州市委组织部、马鞍山市国税局及安徽建工国企等单位,在各自领域贡献青春力量。
3.研究生学术交流。形成常态化的集体学术工作讨论和单个研究生面对面交流制度。每两周开展一次全体研究生学术交流探讨会,导师团队结合自身工作安排,坚持做到不缺席、不早退。按照博士生、硕士生搭档,高年级、低年级组队等多种方式,形成研究团队的“传帮带”氛围。近3年,10余名硕士研究生经过研讨成功发表CSSCI扩展期刊、中文核心期刊等高水平论文,连续3年获得徐州市社科项目。
同时,团队鼓励研究生“带着论文去旅行”,参加国内高水平学术会议、赴外交流,如“大学人与大学发展:教师·学术·组织”高层论坛大会、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大学风险防控:权力运行制约与监督”学术论坛,拓展了学生的学术视野,提升了学术能力。

2019年团队与阿奈特教授合影
4.研究生全面发展。注重研究生个性化发展的“目标培养、过程管理、人文教育、思政工作,‘四位一体’”培养举措。近年来,共计4人次先后赴海外“孔子学院”从事志愿活动,位居全校第一。硕士生马逍遥共计出版长篇历史小说3部,在审2部,顺利成长为国内青年作家。谢幸福等3人入选校辅导员“优才计划”,入选率位列全校第一。同时,团队定期组织体检、春游、摘草莓等业余活动和学期总结,“同心一家、快乐学术、健康生活”的团队家庭氛围,让毕业多年的学生依然念念不忘,即使身在天南海北,也心系如一家。
2019团队年终总结会
三、注重实践运用,以服务社会为价值导向提升研究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实现知识转化为成果,重在引导其自觉参与社会服务。近年来,经过长期努力和尝试,团队在公益创业、支教游学和公共平台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优秀成绩,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1.“MEAP”项目收获丰硕成果团队历时十年研发出的MEAP(煤炭员工援助计划)项目,长期致力于服务煤矿安全生产和煤矿职业安全健康,为煤炭员工提供心理援助、心理培训、危机干预和健康宣传,构建和谐的煤矿工作环境努力提供系统、长期的援助服务。目前,团队成员先后对东曲煤矿、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徐庄煤矿、山西潞安环能股份公司五阳煤矿等开展煤炭员工援助计划,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是目前国内煤炭安全心理、安全教育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团队项目“基于MEAP的煤矿安全生产心理建设体系的构建和实践研究”获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首届江苏省研究生公益创业科研创新实践大赛一等奖、2018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在第四届江苏志愿服务展示交流会中,“MEAP——矿工心理帮扶计划”项目作为我校唯一入选参展参评的项目,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志愿服务项目。2018年团队获得“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
2.丽江支教和游学活动形成规模
该项目主要分为“走出去”与“带进来”两个方面。“走出去”指的是每学期在校内招募一支热爱支教的大学生团队,分别于寒暑假(暑假两期、寒假一期)前往孤儿学校进行心理帮扶类的支教活动,为孤儿提供精神上的帮助、关心与关爱。“带进来”指的是每学期为没有机会出远门的留守儿童提供以心理帮扶为主题的游学活动,带领他们走进大学校园,帮助他们更加积极向上的成长,激发其对大学的渴望及为之努力的动力。在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公益的大背景下,经过团队近几年的推动和发展,丽江支教与游学活动在校内逐渐形成品牌,影响力和社会效应不断提升。
2019年“爱心理”丽江民族孤儿学校暑期支教3.“爱心理”公众平台影响力持续增强段鑫星教授指导团队硕士研究生开展“爱心理,爱生活”公益创业项目,建立微信公众平台。“爱心理,爱生活”公益创业项目依托徐州市云龙区爱心理健康与教育服务中心,借助线上线下双渠道,为受众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目前项目拥有一个微信公共平台——爱心理,爱生活(微信号:ipsy_ilfe),三个子项目——互联网+心理健康公益服务、心灵驿站——煤矿员工帮助计划、心灵双约——心理帮扶游学活动,提供线上线下一对一个体咨询、团体辅导、心理知识推送、心理讲座等服务。项目始于2015年,于2015年10月上线微信公众平台“爱心理爱生活”,2015年12月进去中国矿业大学创业实践园,2016年4月参加创青春创业比赛并获江苏省铜奖,2016年6月注册为徐州市云龙区爱心理健康与教育服务中心,2019年参加创青春创业比赛并获得国赛金奖。目前公众号关注量近5000+,推文阅读量逐渐增长,公众平台的影响力持续增强。 CUMT
| 因为有你  我们更精彩 |
  编辑 | 尚可
来源 | 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院
  欢迎留言,我们陪你研途不再孤单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