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频繁离职也和原生家庭有关

频繁离职也和原生家庭有关

阅读量:3799951 2019-10-26



夜里醒来,想起前几天和父亲的通话。他说他不想做后厨跑堂的活了,也是干了没两个月,熟人介绍的。他已经五十多岁了,没知识、没技术,身体也不好,还想干什么?当时我很反感,深深地感到厌恶,厌恶他这个年龄还挑三拣四,厌恶他已经不知道第几次跟我说起不想干了,厌恶他不知道珍惜难得的机会。
 
听说心理学上有这样一种观点:你讨厌那个人,是因为你自己身上有和他一样的特质。那我深深厌恶的那个人不就是我自己吗?难道我老是换工作也和原生家庭有关,有遗传特质?
 
我仔细地回想每一份工作离职的原因,除了一个公司倒闭,一个谋求更好的机会,剩下的全是因为无法跟领导相处,身心俱疲而离职。
 
貌似我心里总是不服气,不服气领导的工作能力、工作方式。领导安排工作内容从来没有考虑到下属的心情,不管是否合理,甚至有时候有些可笑,但因为他是领导,我只能照做,还给我很难看的脸色,像极了记忆中父母的强压政策,心有不服又无力反抗,只能逃离。
 
父母算是第一批农民工,我7岁的时候跟他们一起来到崇明岛。父亲那时候在码头扛水泥、扛化肥、修路,打零工挣钱,后来跟着建筑工队,做做小工。母亲进过几个小厂,但也都时间不是很长,动过两次手术,一次是甲亢,一次是子宫肌瘤。
 
小时候对工作没什么概念,只知道他们工作很辛苦,挣钱不容易。父亲经常晚上收工回来,摘下头上的帽子,长长地叹一口气,说挣钱比吃屎还难。
 
大概是我三年级的时候,有一天中午放学回家吃饭,我还没到家门口,看见姑姑、姑父在我们家,心里还想着中午有好吃的了,正高兴着呢,不知道父亲从哪里冲出来,手里拿着棍子还是什么东西,要跑过来打我,我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误,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下意识地跑。后来,午饭也没敢回去吃,自己又回了学校。晚上回去又好像没事了,我忘了。但我深深记得父亲拿着东西冲过来的画面。
 
父亲有点大男子主义,在家里有点说一不二的感觉。对父亲的反抗大概在四、五年级的时候开始。那时候骑自行车上学,中午带饭,有时候自行车轮胎扎破了,或是带饭的保温桶炸了,父亲都会骂骂咧咧,当时心里很不是滋味,我也不想呀,可是嘴上一句也不敢说。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六年级的时候,崇明公立学校的借读费要一千块,父母让我读民办学校,我不愿意。我清楚地记得开学的那天早上,父亲很生气地大声说话,不知道是自言自语,还是唠叨,还是骂,我不知道该用哪个词语表达。大意是挣钱辛苦,不能什么都由着我。我看着,没有说话,心里也有点害怕。母亲说,看你爸都发这么大火了,赶快去吧。于是,我默默地去了那个民办学校。次年,我就回了老家,开始了6年的留守生活。
 
直到现在,我都没有释怀,有的时候还会想起那天早上的情景,甚至把我没有考上好大学的原因一部分归咎在这件事上。
 
之后一直到高中毕业,跟他们的联系就不多了,那时候电话、手机没有普及,寒暑假也不是都让我去他们那儿,主要是春运的车费比较贵,去了也是尽量多做家务、洗衣服、做饭,争取不惹他们生气,我努力表现出自己很懂事、很节俭的一面,好像他们这么辛苦都是因为要供我读书,至少那时候我是这么认为的、他们也是这么说的。父亲也一直跟着施工队辗转,见到的次数更少了。
 
和母亲的对抗要从大学时候开始。大二的时候,想考个驾驶证,打电话给母亲,希望她能支援一点经费,母亲不同意,说我不务正业,还想学这学那的,这件事就不了了之。后来一次电话里母亲说,她们厂老板的女儿大学的时候考了驾照,现在他们厂里的小货车都能开了。那时,我心里对母亲不同意我考驾照的反抗情绪就起来了。
 
大二暑假,我一个在丽江读大学的高中同学,说他那边风景特别美,叫我们几个小伙伴一起,边打暑假工,一边去那里玩一下。我便告诉母亲,说我暑假不回去了,去打暑假工。
 
母亲一听说我要去云南,说哪里偏僻又落后,发生了意外,公安局都没法查案。现在看来,好像也不无道理,现在失踪遇害的女大学生的新闻有点多。不过,我们那个时候还没听说。
 
最后,母亲使出了杀手锏,说我去可以,下学期的学费就自己挣,不要问她要了。这句话深深地刺痛了我。当时,我真的担心母亲会真的不给我学费,迫于无奈,暑假回了家,宅了一个暑假,貌似回去还大吵了一架。
 
在想独立又没有经济能力的年龄,用金钱压制的方法,让我和母亲的关系,估计从那时就已经裂开了一条大缝。我的愿望就是尽快独立,摆脱对父母的经济依赖和控制。
 
包括后来实习、找工作,我都很盲目,没有想过将来要做什么,只想着眼前有一份能挣到钱、保障我基本生活的工作,不用跟家里要钱,所以,后来那些乱七八糟的从业经历,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些年我读得书去哪里了,干了些什么,我从来没有想过什么规划、什么十年后的自己,只有眼前。总觉得自己在学校没学到扎实的东西,不能胜任专业性比较高的工作,只能去一些门槛低的岗位,幻想着自己有一天从基层干起,能够走上人生巅峰。
 
我不记得是哪一年,是大学毕业后,还是在上学的时候,一天吃晚饭的时候,没有任何对话,父亲冷不丁地说,要不是因为你,我们家早就买房子了。我没有说话,继续吃饭。这种无力争辩、默默忍受、唯唯诺诺跟随我进入职场,被领导说也无力争辩,可我心里是个很要强的人,心里一直记着,反复地想,反复地想,怎么也消化不掉。
 
至于和领导关系紧张,我一直是认为自己倒霉,总是遇见强势的领导,有两次情况特别严重。那段时间,每天早上一醒来就心情不好,眼前总是浮现领导的嘴脸,上班心情不如上坟,对领导临时安排任务十分抵触,我不会也不愿意讨好上司,被否定后也不愿意缓和关系,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下班回来,情绪崩溃大哭。我觉得自己可能生病了,脑子有点问题,去医院看神经内科,医生让我去精神卫生中心,说我有抑郁症。
 
上一份工作的情况,让我意识到原生家庭的影响。
 
当时部门有我和一位同事,还有一位新入职的总监,三位女性。我的职位比较低,做一些打杂的活,因为经常帮总监处理一些临时性的工作,所以一开始我和总监的关系相对比较近,但是,慢慢地我发现自己被边缘化,总监和另一位同事的关系越来越好,经常关起门来谈心,而我的工作被领导挑剔的越来越多,总是这也不好那也不好。有一次,她心情不好,我正好撞到枪口上,她在大厅里当着很多人的面大声训斥我。
 
有一个瞬间让我觉得我们三个人的关系像极了家里,我、姐姐和母亲的关系。我一直认为,虽然母亲不承认,她从小就偏心姐姐。我穿姐姐穿过的衣服,用姐姐用过的书,母亲给姐姐零花钱不给我,给姐姐买衣服不给我买。他们俩还经常一起取笑我,说我穿的衣服怎么样,头发又怎么弄了,我好像一直是被边缘和嘲笑的对象。
 
高中毕业的那个暑假,打工挣了二三千块钱,给即将上大学的自己买了几件衣服。晚上,妈妈和姐姐通电话,撇着嘴说我自己上街买了几百块钱衣服,我看见和听见的时候,觉得母亲很陌生,我不是她的女儿吗?为什么要这么说我?
 
你肯定觉得,因为我没有给父母买,所以她会不开心。我给她买的东西,她从来都看不上。给她买过一件羊毛衫,我很开心地拎回家,让她试试,她说放那吧,看都不愿意看一眼,心灰意冷。姐姐给她寄一盒月饼,她没事就打开看,一遍又一遍。
 
这样的事情很多,我也特别敏感,总是能捕捉到那些眼神、语气和神情。敏感,也许是从小要小心翼翼怕惹了父亲,是留守在亲戚家的察言观色和寄人篱下培养出来的。
 
父母亲并没有意识到这些,也不知道我心里的阴影。刚毕业那会,回家次数多了,母亲开始和我说工作上面的事情。那时候,她在一家宾馆里做保洁员,经常跟我抱怨,一起工作的大妈如何挤兑她,如何对她使坏。后来,母亲去常州给姐姐带孩子,在那边的餐馆打杂,我们视频的很大一部门内容也是听她说老板娘如何使唤她,同事如何不好等等。
 
我现在抱怨工作的内容似乎和她一模一样,都是一些小事,但是总是能把情节描述的淋漓尽致,好像天底下都是坏人,自己受尽了委屈,甚至抱怨时的语气和神态,恍惚间我都以为自己是母亲。
 
我也终于变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昨天,我看到一句话,大意是,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好像我总是在埋怨没有得到父母的关爱、遇人不淑、专业不好,可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问题。是啊,自己的人生要自己负责, 纵使环境恶劣,选择随波逐流的是自己呀......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