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大家总是提及一个话题原生家庭对自己的伤害,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在原生家庭中受到过不可磨灭的伤害,哪些伤害伴随了自己的一生,并且对自己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大家提及最多的是性格、信赖以及亲密关系等方面。
父母这一代人经历了饥荒和社会飞速发展,他们那个时代只要可以吃饱就是生活幸福,但是我们这一代开始注重情感需求,开始注重生活品质,所以我们也开始学习如何营造良好的亲子关系,弥补自己的情感缺失,也为下一代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创造双向沟通的机会
现代家长多是十分忙碌,每天都为了这个家忙里忙外的,经常阻碍了亲子间的沟通交流。
当孩子期望父母陪伴或向父母倾诉心事时,父母往往未必有空间和时间来了解孩子所讲述的事件的起因和发生过程,也没有时间来作及时的回应。更常见的是,家长不时将自己的期望及要求向孩子单向地灌输,忽略了孩子内心的个人想法,使得亲子双方缺少双向的沟通。
作为家长,一定都十分重视与子女建立良好的沟通,只是有时候不知不觉就偏重了向子女教导和分析道理。其实,子女也有个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独特见解,家长不妨多倾听。家长可以利用亲子相处的时光,和孩子进行真诚的交谈,分享一些生活细节,让孩子表达个人见解,这是巩固亲子之间双向沟通的重要方式。
明确的夸赞胜于空乏的批判
要和子女建立亲密关系,就要多称赞子女,多向他们表达父母的欣赏。子女还处于成长阶段,很多知识及独立能力,以及他们的性格,仍是在被塑造的过程中。
生活当中的很多细节,例如主动和别人打招呼、和别人建立眼神接触、收拾玩具、细致关怀年幼的小朋友、一句问候父母的话语等行为表现,其实正可以帮助孩子建立社交技巧及责任感。如果能够被父母认同和赞许,就会有助于孩子建立自信心,父母也在表达对孩子的欣赏的过程中,强化了父母和子女间的亲密感。
当然,作为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他们的行为表现一定还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有时候也让父母很烦恼,但这是孩子成长必经之路,多欣赏孩子的点滴进步,要比简单的批评来的好的多,还有助于孩子强化积极正面的行为。
蹲下来倾听孩子的情绪
很多家长都对子女抱着很高的期望,尤其是繁重的抚养成本,导致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更对子女就寄予了更高的期望,而极端的家长会将孩子作为自己生命的延伸,迫使孩子去完成自己的梦想,读某所大学、学某种乐器等等;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导致子女的压力也很大,当子女表现没有达到父母单方面的要求时,家长就会感觉非常的失望,给子女施加更大的压力。
但是要想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家长必须注意亲子间的情感交流和分享,家长不妨多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及感受,多关心孩子的情绪变化,并和孩子分享自己的感受,比如"你看起来不是很高兴,妈妈想听听你的感受!”、“爸爸看到你今天好像很开心,能不能跟我分享下有什么高兴的事情?”、“看到你今天能够主动收拾玩具,妈妈和爸爸感到很高兴!”等,让孩子亲身体验,情绪其实是可以透过言语表达和别人沟通、分享的,而不需要通过过激的或者负面的行为去将情绪发泄出来。只要父母多倾听子女表达内心感受,亲子间的距离一定能够拉近。
在游戏中加强亲子关系
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的权利,而且更是孩子擅长之处,细心的家长可能会发现孩子在幼年时期已喜欢在游戏中表现自我,而且还能通过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开始学习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受。家长不妨每天抽出一些时间专门陪伴孩子玩耍,暂且放下工作,让孩子在安全和鼓励性的气氛下和你一同开怀游玩,例如通过角色扮演、故事分享、互相追逐、捉迷藏游戏、堆积木、拼图游戏等,加强亲子间的亲密接触。
父母关系荣融洽
如果父母关系融洽,孩子更容易从中学会如何友善亲切地待人,相反,如果夫妻之间存在意见分歧和冲突事件,孩子也会误以为这就是人际间相处应该持有的态度,时间长了就会逐渐与别人疏离、对家人缺乏信任。因此父母如果只是某一方向子女施加关怀,而另一方不加以配合,便难以建立家庭亲密感。只有父母双方一同为着孩子的利益着想,多一点包容,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发生冲突,才能有助于建立亲子间的亲密感。
小编有话说:
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之大,对孩子一辈子都会有影响。有没有好好去改善孩子的原生家庭呢?是否尝试着找过老师寻求帮助?
可以马上扫描文章下方的二维码,让情感顾问为你解答!
长按识别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