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少年的你》易烊千玺太难了!戏里出生是原罪,戏外流量是原罪!

《少年的你》易烊千玺太难了!戏里出生是原罪,戏外流量是原罪!

阅读量:3874942 2019-10-28



少年的你

我们已经见过太多
因为“技术原因”的撤档
以至于“技术原因”这个词条
无悬念入围影视圈十大鬼话系列
其实
撤档一般不外乎四种情况
1.内容敏感需要剪片调整
这其中又分为局部剪和残剪
有可能还涉及补拍
2.市场考量
片方肯定要争取利益最大化
如果换个档期能有更好的票房斩获
何苦硬上
这其中又分为佳作择期与烂片逃档
3.主演出事
上映前出轨、吸毒、逃税、
随地大小便、乱扔果皮纸屑
4.撞枪口
突然撞上新规或特殊时间
你看
没有一条是技术原因
但条条都需要具备技术之外的技术把控
《少年的你》很明显是属于第一种
有删剪有补拍
拉扯下来最终只少了3分钟
也就一泡尿的时间

逃档的烂片不值得同情
逃到哪个档期都是炮灰
因为现在除了春节档和国庆档
具有明显的档期效应之外
其余的350天并没有绝对的冷热之分
暑期档都是不存在的
《哪吒》的大爆
这个光暑期档没资格认

但是对于被迫撤档动刀的佳作
深表同情和惋惜
如今
玩命抢救121天
《少年的你》终于得以上映
《八佰》还会远吗

《少年的你》开局有点吓人
评分一向苛刻的豆瓣
居然给一部青春片开出了8.7分
(虽然目前已经降到8.5)
偏向大众观影感受的猫眼
更开出了逆天的9.7分
客观来讲
影片无疑是一部很有诚意的佳作
但确实还不至于配这个分数
在这个分数里
有四字弟弟的粉丝流量
有对青春片深刻打开方式的认可
有《七月与安生》团队的真香效应
有抢救四个月重见天日的小别胜新婚
更有市场对校园霸凌这类现实题材的支持

这也刚好体现了中国电影
目前非常好的两个趋向:
一.现实题材的崛起
腐国有《黑镜》
我大天朝有《搜索》
米国有《达拉斯买家俱乐部》
我大天朝有《我不是药神》
阿三有《雄狮》
我大天朝有《亲爱的》
阿三有《炙热》
我大天朝有《盲山》
棒子有《熔炉》
我大天朝有《嘉年华》
棒子有《夜间飞行》
我大天朝有《少年的你》

这让我们开始有信心期待
中国电影还会涌现出更多更棒的
现实题材作品
当然
这不仅需要创作者敢于为群体发声
更需要审查对创作放宽
至于电影分级制度
在中国根本不适合
免提

二.敢于聚焦黑暗面
自打学生时期开始
就有一种声音在潜移默化着我们:
这个世界是没有黑暗的
只有光明在等着我们歌颂
可问题是
人有七情六欲
社会有三教九流
世界有五行八作
这种限定本身就是
反人性、反现实、反人类!

像很久以前的
《十七岁的单车》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风柜来的人》
……
先别说什么市场空间
就连露脸机会都没有

也是最近几年
随着市场观影主导群体的更朝迭代
大众审美的提高
观众意识的演变
文化生态的进步
像《过春天》《狗十三》《少年的你》
这类所谓的另类青春才逐步走入大家视野
并且越来越主流

究根到底
这是精神追求的提高
从肤浅造作的狗血
唱赞歌的伪热血
转变到了
正视成长痛点
审视社会症结
检视教育弊病
的带入式体验

下面重点说说本片《少年的你》

《少年的你》有两个很出挑的亮点
一.远不止校园霸凌
有人可能会说
中国第一部反应校园霸凌的影片是
《悲伤逆流成河》
但我个人不太认可
有两个原因:
1狗血的人物关系
无病呻吟的自怜自怨
坐实了青春发情片的属性
而且还是特别低龄化的那种
与其说是在为校园霸凌发声
不如说是在消费校园霸凌
2婊里婊气的女主本身就是个问题少女
(绝非攻击演员人身,仅针对角色观感!)
性格阴郁尖锐、矫揉造作
她的遭遇根本不足以作为校园霸凌的案例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少年的你》不但人物逻辑合情合理
叙事节奏张弛有度
指向性形散而神聚
留白和私货满目琳琅
而且精准深刻的挖掘了
造成校园霸凌的全方位因素
未成年人不像成年人
擅长隐忍和伪善
他们看不惯谁讨厌谁
往往会不加掩饰的表现出来
完全不知道利害轻重
而且他们对付一个人的手段
体现自我优越的方式
都非常原始单一
无非就是
拉帮结伙暴力征服打压异己
孩子影片中
施暴者魏莱出生在富裕家庭
有一种《寄生虫》式的
富人精英心理
对他人置若罔顾、自私冷漠
而且家里对她的期望极高
因为复读父亲甚至一年不理她
正是在这种高压和强权下
她尤其需要排解的渠道
从而舒缓积压的焦虑和不安
还有另外一个施暴者的家长
被老师叫到学校后
二话不说就是对孩子
一通拳打脚踢
这其中有养家不易的闹心
更有不懂教育的低文化体质
家庭由于校园霸凌的
隐秘性、突发性、难以界定性
以及未成年人的特殊性
学校和老师特别被动
但是目前学校都设立了
专项治理方案
处置预案
值班制度
加装了摄像监控
更加强了宣传教育
从根本上杜绝
给教育部和学校点赞
学校看见这类场面
首先是拿起手机拍照录影
发朋友圈
求助就问
“为什么不是别人,
怎么就偏偏是你呢?”
比起施暴这件事本身
社会的冷漠和麻木
更加穷凶极恶
社会

这样看来
影片探讨的问题显然不只是校园霸凌
还有
家庭教育的缺失
父母关爱的缺席
相关机制的不健全
社会人性的冷漠
……

影片更埋了一个痛彻心扉的暗梗:
比校园霸凌更惨的是
连上学接受教育的资格都没有

与其说被查身份证、被怀疑强奸
是因为纹身长发大裤衩
倒不如说出生就是原罪
在主流院线里
能看到一部如此敢拍的现实题材商业片
最后几分钟法制宣传教育式的片尾
完全值得被体谅忍受

另外
影片的类型片元素非常丰富
绝不仅仅只是青春片的格局
有那么几个瞬间
我甚至晃神是
《白夜行》
《嫌疑犯X的献身》
《第三度嫌疑人》
《恶意》
的混合体
曾国祥如果说自己不是日本犯罪悬疑片迷
我是不会信的
(关于本片小说作者融梗抄袭以上多部作品的那些言论
本文不予讨论)

二.角色化反太成功
如果只是把陈念和小北的关系解读为早恋
那么可能你只看了《少年》
没有看《的你》

陈念是一个性格敏感内向
不善交际的优等生
母亲做三无面膜在外躲债
她一心就只想考上清华
一方面想通过高考这个途径让自己走出去
一方面也想帮母亲走出来
就因为帮了
遭遇校园暴力跳楼自尽的胡小碟
所以成了被暴力的对象
被排球砸、被推下楼梯、被剪头发
被追了躲进垃圾箱
被扒光衣服拍裸照
……
终日笼罩在校园暴力的黑暗阴影里

小北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
没有头脑、没有本事、没有未来
跟三无面膜没两样
从小被父母遗弃
住在脏陋的郊区简易房里
连接受教育的
经济基础和社会条件都不具备
成天打打杀杀
信奉读书无用、挨打就要打回去
是大家眼中卑污顽劣的小混混

这两个人看似风马牛不相及
但其实却有着诸多共鸣:
都是没有庇护的灵魂
缺少家庭关怀
没有社会援助
只能孤身在血腥泥泞里
饱受肉体与灵魂的双重煎熬
对方的出现
就像彼此黑暗里的一束光
相互依偎、希冀、守望、取暖

都是边缘化的群体
一个寻助无门
一个索性直接放弃自我
正如汪峰在《一百万吨的信念》里写的:
不要期许好人相助
好人都在挖煤倒土
不要期盼获得公正
公正就是人可吃人

都在对方身上
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陈念想拯救小北
拯救片尾那个学生
拯救所有悲悯无助的弱者
小北知道自己的人生没有希望
但他想在陈念身上
实现自己遥不可及的寄望:走出去!
所以影片中才有了
让无数腐女们刷屏的两句台词:
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
只有你赢了,我才不算输!
                                  ——小北

他们的关系最美就美在:
一个只会流血的男孩居然为她流了泪
一个只在意成绩的女孩竟然问他疼不疼
然而却无关爱情

在破屋里
在泥土中
在垃圾堆
在监狱房
最卑污的灵魂绽放出了最璀璨的人性光辉


事隔多年后
也就是呼应片头的那个片尾
陈念做了一名英语老师
她问学生used to be和was有什么区别
然后告诉学生并没有含义上的区别
只不过
used to be包含了对失去乐园的感叹
最后分别用used to be、was和is三个词
重复了三句同义的台词
听着貌似一个意思
但是心境和意向却截然不同:
第一句
This used to be our playground
(这是我们曾拥有的乐园啊)
这是遇见小北前失去乐园后的不堪回首

第二句
This was our playground
(这曾是我们的乐园)
这里面蕴含了
遇见小北后光明到来前的温暖追忆

第三句
This is our playground
(在是我们的乐园)
这是回望过去接纳一切的痊愈

单就这个片头片尾的设计
就足以甩开同类型影片几条街
这其中也充分体现了他们对于彼此的意义
再想想审讯对峙时的默契与信任
高考632分后义无反顾的自首
不免泪目
与其用爱情去拉低
不如用救赎来升华

但影片也有一个很遗憾的缺陷:
结尾没有给这段关系一个善终
片尾看见小北继续跟在陈念身后二十米
我不知道四字弟弟的粉丝看了有多苏
但放到现实中
这样的关系根本不可能持久

“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
是很悦耳、很洗脑的诺言
海王的父亲是这么做的
小北也是这么做的

但前提是:
海王的母亲本来就不想做亚特兰娜女王
出狱前的陈念还没有“走出去”
只有在这个先决前提下
海王父亲在岸边的等待才有意义
小北的守候才有身份

一旦女王回到海底了
一旦陈念“走出去”了
他们之间的灵魂纽带就会断裂
他们之间的命运齿轮就会脱扣
任何一方的滞留都会失去美感
取而代之的是
种族、阶层、三观、兴趣的隔阂

如果导演处理成:
小北在监控那里就止步
微笑的看着陈念带着学生渐渐走远
影片的立意和段位会更高

关注婉不约才有婉来约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