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江南大学徐岩教授受邀以“基于多组学技术解析中国白酒成分的生物学代谢机制”为题做了白酒与健康之间关系的主题演讲。
江南大学副校长徐岩
目前普遍认为慢性酒精摄入会导致酒精性肝脏疾病(ALD),并且酒精通过诱导肠道菌群结构的改变对ALD的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白酒是中国传统的固态发酵酒精饮料。近年来通过对白酒成分的解析发现,白酒中除了含有酒精和水,还含有上千种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大部分是通过微生物发酵产生,再通过独特的固态蒸馏的方式进去到白酒中,因而许多物质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和风味活性功能,如短链脂肪酸、短链脂肪酸/饱和长链脂肪酸乙酯、芳香类化合物、杂环类物质等。文献报道这些物质具有免疫调节、抗菌以及抗氧化等活性功能。然而白酒中的这些物质对酒精诱导的肝损伤是否具有缓解作用以及潜在的机理并不清楚。
最近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徐岩教授课题组联合美国夏威夷大学癌症中心贾伟教授课题组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通过动物实验的方法,首次科学证实了中国白酒中潜在的生物活性成分对酒精诱导的肝损伤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该研究通过建立3个不同的动物模型(雄性C57BL/6J小鼠)——(1)为期12周高剂量(3.12倍标准饮酒剂量)白酒干预的动物模型;(2)为期12周低剂量(1.5倍标准饮酒剂量)白酒干预的动物模型;(3)基于白酒主体成分的调配白酒干预模型,并通过对动物的表型、生化和肝脏病理分析发现白酒干预造成的肝损伤程度均显著低于酒精。进一步通过对肠道菌群结构及其代谢组的研究发现,白酒比相同浓度的酒精造成较低程度肝损伤的潜在机制可能是由于白酒中的活性物质通过保护酒精诱导的AKK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丰度的下降,从而减轻肠屏障功能的破坏,并增加肠道内有益代谢物饱和长链脂肪酸和短链脂肪酸的浓度,该研究系统科学地证实了中国白酒不是酒精。
该研究历时三年,主要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轻工业技术与工程一级学科计划、中国白酒健康研究院、酱香型白酒研究所等提供资金资助。相关研究成果目前已经以“Solid-state fermented Chinese alcoholic beverage (Baijiu) and ethanol resulted in distinct metabolic and microbiome responses”为题于今年5月发表在生物学和基础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权威期刊FASEB Journal上(影响因子5.391),徐岩教授为文章通讯作者,徐岩教授课题组方程博士为文章第一作者。
FASEB Journal被公认为是生物学和基础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权威期刊,是由美国实验生物学学会联合会(Federation of American Societies For Experimental Biology)主办。该机构成立于1912年,目前是美国最大的学术联盟,由美国生物化学家学会(ASBC)、美国细胞生物学会(ASCB)、美国免疫学家协会(AAI)、美国生理学会(APS)、美国营养学会(AIN)、美国药理学和实验治疗学会(ASPET)等27个学术组织联合组成,来自世界各地的会员数超过12万。
徐岩:教授,博士生导师,江南大学酿酒科学与酶技术中心主任,美国化学学会(ACS)农业与食品化学部Fellow。徐岩教授长期从事酿酒工程与酶技术领域科学研究,先后主持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973计划课题”、“863计划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等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
对于中国白酒不是酒精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中国酱香白酒网公众号
【延展资讯】1、酒为什么会是“百药之首”?2、适量饮酒有好处:帮助大脑排除毒素 !3、为什么说酱酒是纯天然发酵的有机食品,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