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我不想见到第二天的太阳了哦。我在考虑要不要打电话给自杀干预中心,我现在处于一种十分平静的状态。而且今天天气真的很好呀。那么好的天里死掉,来生应该也会诞生在一个明媚的天气里....."
当我在键盘上敲击这些文字时,眼泪禁不住哗哗地往下流;而她:一个正值青春年华的女孩,却将自己的死亡之路描述得如此轻描淡写。
女孩自己在输入这些文字时会是什么心情已经无人得知,我们看到的是:在我们眼里充满激情和诱惑的多彩世界,她毫不留恋地放弃了。10月23日,有网友在微博发布寻人启事:暨南大学文学院中文系2017级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李某秀于10月22日晚失联。随后,环卫工人在珠江边捡到她的鞋子和手机。24日,警方找到她的遗体。痛心!又有什么用?一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随着奔腾不息的江水流逝而去。
从简短的新闻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她成长经历的特别之处:父母离异,爷爷奶奶将她抚养长大。一年多前,她开始心情不好,经常睡不着觉,去看过心理医生,医生劝她不要太焦虑。这是一个在非正常的原生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一个自体感很弱、没有安全感的孩子。英国著名儿童心理医生,关系精神分析学家奥利弗?詹姆斯在他的著作《原生家庭生存指南》中说:从小经历了父母离婚或分居的孩子,长大以后患抑郁症的可能性比一般家庭的孩子高一倍;如果一个孩子5岁时成长在父母关系不和谐的家庭,这个孩子长大以后患抑郁症的概率比一般家庭的孩子高4倍;如果这个孩子在童年后期经常受到轻视、虐待、过度控制或忽视,患抑郁症的风险会更高。 从媒体报道的很多自杀或伤人的新闻中,我们可以发现悲剧的主角几乎都是在非正常的家庭中长大:去年冬天弑母的12岁男孩吴兵、8月跳楼自杀的13岁女孩小罗、9月三个初中生相约跳楼 ......
奥利弗?詹姆斯多年致力于研究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用大量的实例研究提出自己的理念:大多数人的心理差异,遗传的影响都不起主要作用,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成长环境造成。一般来说,父母的抚育方式是最重要的,特别是在0-6岁这个阶段,父母的抚育方式会影响孩子的脑电-化学模式,进而影响孩子以后交友、择偶和择业。父母对孩子的早期抚育模式对孩子影响如此之大,但是有些孩子连最基本的“父母抚育”这个条件都达不到,他们的童年是与祖辈在一起度过的。比如这个平静地放弃生命的女孩,还有我国农村大量的留守儿童,其实他们就是典型的不良抚育的受害者。他们被动地来到这个世界,没有丝毫支配自己命运的权利,完全受父母或其他照顾者的安排。这些父母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孩子身上所犯的错误,甚至有人说:“留守儿童是好事,起码能独立生活,不培养少爷公主。”可是,孩子心理上受到的创伤可能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去弥补,或者,他还来不及长大就失去了活着的兴趣。其实,早期抚育不良对孩子的伤害,早在尹建莉老师在2009年出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就有一段鞭辟入里的评判:把养育孩子的责任推出去,这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损害不会立即呈现,但孩子不会白白做出牺牲和让步,任何不良的成长过程都会在他的生命中留下痕迹,成为日后影响他生命质量的一个病灶,同时也给整个家庭带来很多麻烦。
为什么原生家庭的养育方式对人的一生有巨大的影响?
1、童年的早期经历决定了脑的电-化学模式。童年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0-3岁是人类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2岁时大脑中的突触数量是其母亲的两倍;3岁后会慢一点,但在6岁之前仍然属于人生中发育最快的阶段。由于童年早期是大脑神经网络构建的的关键期,童年早期的经历具有更持久和重要的影响。经历发生的时间越早,对大脑的影响越持久。这些不同体现在右侧大脑的脑电模式、心率、体内的应激激素(皮质醇)水平等方面。婴儿期的不良经历会导致体内的皮质醇水平升高,如果皮质醇水平持续过高,会导致永久性的大脑损伤,使我们对无关紧要的事情反应过度:恐慌、焦虑或抑郁,很容易被触发。与动物和人的有关研究表明,在动物刚出生不久(或者在人的童年早期)大脑的一个特定部位如果受到外界刺激,就会变得更大,神经元之间会形成更多链接。外界刺激的频率和强度越大,大脑的那个特定部位就会变得越复杂。源自童年经历的这些模式的总和,就是一个人成年后的人格、心理健康和智力的物质基础。
2、关系和情感也有敏感期。
我们的童年早期经历之所以会产生更大的影响,不仅因为童年早期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而且因为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在特定阶段对某些线索特别敏感。0-6岁的儿童就是依靠一个接一个的敏感期来发展自己的,错过了敏感期,再学东西会就会成效有限。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仅身体和认知发展有敏感期,关系和情感模式也有敏感期。对恒河猴的研究发现,如果小猴一出生就被从母猴身边带走,跟同龄的其他小猴一起长到6个月,与母猴抚养大的小猴相比,没有母猴抚育的小猴更怕生,更恐惧新事物,在猴群中的地位是最低的。而母猴自己抚养大的小猴更有安全感,社交能力更强,在猴群中的地位更高。它们长大后受到社交孤立的威胁时,其大脑和身体的应激反应也有所不同。一个孩子假若幼儿时期在与父母或父母的替代照顾者的依恋关系中没有建立安全感的,到了学龄期,其体内的皮质醇水平仍然会很高,并且有异常的脑电波模式。
3、你现在的样子基本取决于你生长的环境,而不是遗传。
双胞胎研究领域的国际权威罗伯特.普罗明认为:大多数的个体行为差异是环境造成的。虽然我们在体貌上的人个体差异主要受遗传的影响,但是在心理上的个体差异并不大受遗传的影响。荷兰的研究人员博姆曾经是专业教育问题儿童的教师,她在担任教师期间对具有困难气质的孩子们进行了研究,发现“早期抚育对儿童的依恋模式很重要”。有四分之一的孩子在分别面对双亲时表现出不同的依恋模式,如果依恋模式是遗传的,那么无论孩子与谁打交道,他的表现应该是相同的。其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发现有很多孩子在父母面前的表现跟在爷爷奶奶面前的表现截然不同:在父母面前孩子会比较理性、克制,而在祖辈面前会比较任性。童年遭遇父母离异的孩子和留守儿童都是原生家庭不正常的孩子,他们在幼小的时候就与父母分离,得不到正常家庭的温暖和爱,无法与父母保持良性的互动,无法生活在正常的家庭氛围当中。而他们所表现出的行为和心理问题已经成为社会问题,这是针对留守儿童的一份调查结果。南方沿海某省一项调查显示,19.6%的留守儿童觉得自己不如人,11.4%觉得自己受歧视,9.5%有过被遗弃的感觉;北方某省的一项调查显示,在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已高达20%。
如何抚育一个心理健康、具有安全感的孩子?
奥利弗?詹姆斯在《原生家庭生存指南》中说:我们会成长为今天这个样子,是受到父母的言传身教,关爱虐待及我们与父母的身份认同等因素共同影响的。妈妈对孩子的早期抚育方式将直接影响到孩子一生的幸福。1、做共情能力强的妈妈。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提出了”足够好的妈妈”的概念,母亲的共情对婴儿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就像食物对婴儿的身体健康那样重要。对孤儿院孩子的研究证明,如果照顾婴儿的人只关注婴儿的生理需求,不关注婴儿的情感和社交需求,婴儿可能会死亡。在荷兰就曾经发生这样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有一个机构希望教导低收入的母亲学会 实施卫生保健。同时,他们把一些失去父母的孩子安置在十分完善且管理科学的环境中,那里有营养丰富的食物,而且由受过最新观念训练的护士来照顾孩子。可是,不久那里还是引发了疾病,造成了许多孩子死亡,而由低收入父母照顾的孩子却没有患相同的疾病,他们看起来比妥善照顾的孩子更健康。好在医生和护士及时发现了他们的缺陷,并立即进行了补救。一个与孩子共情的妈妈会满足婴儿的需求,会适应婴儿的节奏,会不断地与婴儿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2、妈妈亲自带孩子到3岁。
0.5-3岁则是婴幼儿形成安全依恋关系的敏感期,我们在这个时期形成对其他人的基本期望。如果一个孩子在婴幼儿期没有固定的照顾者,得到的针对性关爱比较少,孩子的心理发育就会受到很大影响。我们的依恋模式主要受早期抚育方式的影响,0.5-3岁是一个特别敏感的时期。你如果想养育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妈妈最好自己带孩子到三岁。因为工作或其他原因,你不能24小时陪伴在孩子的身边,那么要保证每天有一段时间与孩子高质量地互动,真切地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武志红曾在《为何家会伤人》中说:婴幼儿在三岁之前,如果妈妈与孩子有过长时间的分离,那就准备好长大给他看心理医生的钱吧。
3、如果与孩子有空间的分离,情感上尽量维持一定的链接。因为工作原因不得不离开孩子,将孩子寄养给祖辈或保姆的父母,要从思想上认识到:爷爷奶奶只是替代照顾者,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你现在要全力以赴拼事业,嫌孩子阻碍了你进步的脚步,选择让孩子拥有一个不良的成长环境,由此形成的心理创伤以后很难来弥补,最后受苦的还是自己。据西部某劳务输出大省在一县域内的调查显示:70%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3次,有的甚至几年才回家1次;近30%的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通信频率月均不足1次。虽然现实所迫不能陪伴孩子成长,但要努力维系与孩子之间的情感链接,及时给孩子输注爱的营养。现在通讯方式如此发达,父母完全可以每天跟孩子视频一段时间,唠唠家常,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之情;现在的交通也非常发达,多回去几次完全可以做到。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时刻在关注着他,他也有着强大的依靠,尽量减少孩子的失落心理。